一种绝缘斗温控装置自适应控制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30111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9 19: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室外温度控制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绝缘斗温控装置自适应控制方法及其装置,该方法首先设定绝缘斗工作区域的目标体感温度;然后利用传感器采集绝缘斗工作区域内的温度、风速和水气压信息;接着通过智能寻优的方式,找到温控装置最小能耗下的控制参数;最后根据控制参数驱动温控装置进行工作,降低绝缘斗工作区域内作业人员的体感温度。本方法的优点在于,能根据天气的实时情况对温控装置进行控制,保证作业人员体感温度达到目标值,同时减少装置的能耗,起到节能降温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绝缘斗温控装置自适应控制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室外温度控制
,更具体的涉及一种绝缘斗温控装置自适应控制方法及其装置。
技术介绍
在高温天气下如果作业人员长时间在户外工作,则会出现体温调节机制发生障碍体内热蓄积,导致中暑等病症出现。因此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卫生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联合制定了《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并在《办法》中规定:日最高气温达到40℃以上,企业应停止当日室外露天作业。但每年的夏季都是我国城乡居民用电的高峰期,也是供电线网故障多发期。一旦供电线网发生故障,电力维修作业人员就必须在高温天气下,穿戴绝缘披肩和绝缘手套在绝缘斗臂车上进行作业。此时作业人员必然出现大量出汗、生理机能下降导致作业效率和专业判断力降低等问题。更为严重者会出现头晕、恶心、心悸乏力等中暑现象。如得不到及时的救护,更有可能导致猝死。因此如何保障绝缘斗臂车上作业人员的健康安全、避免高温酷暑,是当前电力维护维修企业所需共同面临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绝缘斗温控装置自适应控制方法,实现绝缘斗工作区域的温度控制,使在绝缘斗上的作业人员能在一个比较舒适的体感温度下进行作业,并在此基础上降低温控装置的能耗。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实现方案如下:一种绝缘斗温控装置自适应控制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参数设定:通过绝缘斗温控装置的输入模块,设定绝缘斗工作区域内的作业人员体感温度的目标值;S2:信息采集:通过绝缘斗温控装置上的传感器,测量绝缘斗工作区域内的温度T0、水气压e0和风速v0;S3:控制量计算:根据体感温度目标值和传感器采集到的环境数据,利用智能寻优的方式计算绝缘斗温控装置的控制参数;S4:装置驱动控制:根据控制量计算的计算结果,驱动绝缘斗温控装置的变频压缩机和风机进行工作。优选地,所述的步骤S3:控制量计算,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3.1:参数读取:读取绝缘斗工作区域内的温度T0、水气压e0和风速v0的测量值,以及用户设定的目标体感温度AT;S3.2:控制参数初始化:生成n个粒子,每个粒子包括粒子速度si(i=1,2,…,n)、风速控制值vi(i=1,2,…,n)和温度控制值Ti(i=1,2,…,n)三个参数;其中粒子速度si为0~1的随机值,风速控制值vi为绝缘斗温控装置风速输出范围内的某个随机值,温度控制值可通过下式的体感温度计算公式来计算:Ti=(AT-0.2e0+0.65·(vi+v0)+27)/1.07S3.3:控制参数适应度计算:利用下式的温控装置能耗计算公式,计算n个粒子的适应度,然后找到这n个粒子中,适应度最低的粒子所对应的风速值Pg;式中ρ表示空气密度,D表示绝缘斗的工作空间大小,c表示空气比热容,ηT1和ηT2分别表示压缩机的机械效率和制冷效率,ηV1和ηV2分别表示风机的内效率和机械效率;S3.4:控制参数更新:建立一个控制参数更新列表记录每次跟新前适应值最低的粒子所对应的适应值、风速控制值和温度控制值;然后利用下式对n个粒子的风速控制值进行更新;最后根据S3.2中的计算公式计算跟新后风速控制值所对应的温度控制值;式中ω和η1分别为惯性权重和学习因子,r表示一个0~1之间的随机数,si(t)和si(t+1)表示第i个粒子速度更新前和更新后的值,vi(t)和vi(t+1)分别表示更新前和更新后的风速输出值;S3.5:结束条件判断:判断控制参数更新次数是否达到设定阈值,如未达到则跳回步骤S3.3;如已达到,则在控制参数更新列表中找到适应值最低的粒子所对应的风速控制值和控制温度值作为控制参数输出。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绝缘斗温控装置自适应控制方法的装置,所述装置设有用于进行数据输入的输入模块、进行感应从而进行数据传输的传感器、用于对传感器等的数据进行处理同时进行其他模块的驱动的控制模块、变频压缩机以及风机,所述输入模块、传感器、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与变频压缩机和风机均电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提供了一种绝缘斗温控装置自适应控制方法及其装置,实现了绝缘斗工作区域的温度控制,使在绝缘斗上的作业人员能在一个比较舒适的体感温度下进行作业,并在此基础上降低温控装置的能耗。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绝缘斗温控装置自适应控制方法的的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绝缘斗温控装置自适应控制方法的控制参数计算流程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绝缘斗温控装置自适应控制方法的装置的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长”“短”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描述:实施例如图1至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绝缘斗温控装置自适应控制方法的实施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S1:参数设定:通过绝缘斗温控装置的输入模块,设定绝缘斗工作区域内的作业人员体感温度的目标值;例如,可以通过装置上的按钮或触摸屏输入25,则表示目标体感温度设定为25℃。S2:信息采集:通过绝缘斗温控装置上的传感器,测量绝缘斗工作区域内的温度T0、水气压e0和风速v0;S3:控制量计算:S3.1:参数读取:读取绝缘斗工作区域内的温度T0、水气压e0和风速v0的测量值,以及用户设定的目标体感温度AT;S3.2:控制参数初始化:生成50个粒子,每个粒子包括粒子速度si(i=1,2,…,50)、风速控制值vi(i=1,2,…,50)和温度控制值Ti(i=1,2,…,50)三个参数;其中粒子速度si为0~1的随机值,风速控制值vi为绝缘斗温控装置风速输出范围内的某个随机值,温度控制值可通过下式的体感温度计算公式来计算:Ti=(AT-0.2e0+0.65·(vi+v0)+27)/1.07S3.3:控制参数适应度计算:利用下式的温控装置能耗计算公式,计算n个粒子的适应度,然后找到这50个粒子中,适应度最低的粒子所对应的风速Pg;式中ρ表示空气密度,D表示绝缘斗的工作空间大小,c表示空气比热容,ηT1和ηT2分别表示压缩机的机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绝缘斗温控装置自适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S1:参数设定:通过绝缘斗温控装置的输入模块,设定绝缘斗工作区域内作业人员体感温度的目标值;/nS2:信息采集:通过绝缘斗温控装置上的传感器,测量绝缘斗工作区域内的温度T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绝缘斗温控装置自适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参数设定:通过绝缘斗温控装置的输入模块,设定绝缘斗工作区域内作业人员体感温度的目标值;
S2:信息采集:通过绝缘斗温控装置上的传感器,测量绝缘斗工作区域内的温度T0、水气压e0和风速v0;
S3:控制量计算:根据体感温度目标值和传感器采集到的环境数据,控制模块利用智能寻优的方式计算绝缘斗温控装置的控制参数;
S4:装置驱动控制:根据控制量计算的计算结果,驱动绝缘斗温控装置的变频压缩机和风机进行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斗温控装置自适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步骤S1参数设定,具体是通过按钮或触摸屏将目标体感温度输入,且体感温度输入范围为24℃~30℃;如果输入的目标体感温度低于24℃,则认为输入的值为24℃;如果输入的目标体感温度高于30℃,则认为输入的值为3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斗温控装置自适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信息采集,具体是采集绝缘工作斗四个角点上的温度、水气压和风速,然后分别求平均后得到绝缘斗工作区域内的温度T0、水气压e0和风速v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斗温控装置自适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控制量计算,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3.1:参数读取:读取绝缘斗工作区域内的温度T0、水气压e0和风速v0的测量值,以及用户设定的目标体感温度AT;
S3.2:控制参数初始化:随机生成n个粒子,每个粒子的初始位置由粒子速度si(i=1,2,…,n)、风速控制值vi(i=1,2,…,n)和温度控制值Ti(i=1,2,…,n)三个参数来确定;
S3.3:控制参数适应值计算:计算n个粒子的适应值,然后找到这n个粒子中,适应度最低的粒子所对应的风速值Pg;
S3.4:控制参数更新:记录每一次跟新前适应值最低的粒子所对应的适应值和粒子的位置,即粒子速度、风速控制值和温度控制值;然后对这n个粒子的位置进行更新;
S3.5:结束条件判断:判断控制参数更新次数是否达到设定阈值,如未达到则跳回步骤S3.3;如已达到,则在控制参数更新列表中找到适应值最低的粒子所对应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沛全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南方电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