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U型磁浮轨道交通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交通
,特别涉及一种U型磁浮轨道交通梁。
技术介绍
目前,公知的磁悬浮技术最早由德国工程师赫尔曼.肯佩尔提出,并在1934年申请了磁悬浮列车的专利。而我国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对磁悬浮列车进行研究。磁浮轨道梁是磁悬浮列车的载体,并对列车有很强的约束力。目前常见的磁浮轨道梁有以下三种代表结构:其一,以专利“预制钢筋混凝土中低速磁悬浮梁及其生产方法”(CN105297561B)为代表的单体组合矩形梁,在其结构中需要单独增设应急疏散平台和钢制结构,维保费用较大。在建设施工时铺设轨道、供电线路、通讯线路等都是高空作业,因此,在建设过程中存在较多的安全管控风险。此外,该结构中没有保养和维修通道,检修时困难较大,使用过程中雨水容易污染梁的本体,从而影响城市美观。其二,以专利“中低速磁浮交通组合梁单元、中低速磁浮交通组合梁、轨道系统及施工方法”(CN108374316A)为代表的磁浮轨道梁结构,该方案公开的结构中,只是重在解决上承式混凝土箱梁桥断面利用率低、常规混凝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U型磁浮轨道交通梁,其特征在于,包括外U形的梁体和置于该梁体内的U形或Π形的轨道支承;所述轨道支承的底部与所述梁体的底部连为一体;所述轨道支承的高度低于所述梁体的高度,且所述梁体的高度与列车地板平齐;所述梁体与所述轨道支承之间设置有安装通道;所述外U形的梁体的两臂为两个翼板,且在所述翼板的顶端都设有翼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U型磁浮轨道交通梁,其特征在于,包括外U形的梁体和置于该梁体内的U形或Π形的轨道支承;所述轨道支承的底部与所述梁体的底部连为一体;所述轨道支承的高度低于所述梁体的高度,且所述梁体的高度与列车地板平齐;所述梁体与所述轨道支承之间设置有安装通道;所述外U形的梁体的两臂为两个翼板,且在所述翼板的顶端都设有翼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U型磁浮轨道交通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翼板为向外凹的弧形翼板,且所述弧形翼板为主要承力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U型磁浮轨道交通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翼沿的下部设置有滴水反向角。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U型磁浮轨道交通梁,其特征在于,当两片轨道交通梁横向并列组合拼装在一起时,两个相邻的所述翼沿可以组成一个应急疏散通道。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U型磁浮轨道交通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梁体的内侧壁上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晓波,谭斌,徐闯,李良才,刘延龙,郭俊峰,翟勇,张彪,陆清元,奚成,李大源,张蕾,龚俊虎,崔阳华,谢海林,鄢巨平,李伟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十三局集团轨道交通工程有限公司,中铁二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磁浮交通投资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