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钢材外形尺寸测量装置,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钢材的外形尺寸检测结果易受人为因数干扰的问题。本钢材外形尺寸测量装置,包括底座和设于底座上的用于放置钢材的放置架,底座上设有与置于放置架上的钢材平行的水平轨道一、滑动设于水平轨道一上的滑座一以及用于驱动滑座一在水平轨道一上滑动的动力单元一,滑座一上设有检测时位于钢材正下方的第一传感器以及检测时位于钢材侧方的第二传感器,滑座一上还设有用于驱动第二传感器上下升降的驱动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检测结果不受人为因素干扰,检测效率高,精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钢材外形尺寸测量装置
本技术属于检测设备
,涉及一种钢材外形尺寸测量装置。
技术介绍
在零部件加工生产过程中,检测零件外形是判断待测零件加工是否合格的必要手段。传统对螺纹钢或螺旋肋钢外形参数的检测都是利用检测工具进行接触式的手动检测,通过此种方式对批量生产的零件进行检测时,存在以下弊端:1.检测工作量大、效率低、检测结果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2.检测工具易磨损,对检测人员要求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检测结果不受人为因素干扰的钢材外形尺寸测量装置。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钢材外形尺寸测量装置,包括底座和设于底座上的用于放置钢材的放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上设有与置于放置架上的钢材平行的水平轨道一、滑动设于水平轨道一上的滑座一以及用于驱动滑座一在水平轨道一上滑动的动力单元一,所述的滑座一上设有检测时位于钢材正下方的第一传感器以及检测时位于钢材侧方的第二传感器,所述的滑座一上还设有用于驱动第二传感器上下升降的驱动组件。本测量装置主要用于对螺旋肋钢的外形尺寸进行测量,第一传感器测量螺旋肋钢的肋宽和肋高等参数,第二传感器测量螺旋肋钢的外径等参数。在上述的钢材外形尺寸测量装置中,所述的驱动组件包括固定在滑座一上的竖直轨道、滑动设于竖直轨道上的滑座二以及用于驱动滑座二在竖直轨道上滑动的动力单元二,上述的第二传感器设于滑座二上。动力单元二动作时带动滑座二在竖直轨道上竖直运动,当第二传感器运动至钢材的正侧方时动力单元二停止。在上述的钢材外形尺寸测量装置中,所述的滑座二上设有水平轨道二、滑动设于水平轨道二上的滑座三以及用于驱动滑座三在水平轨道二上的滑动的动力单元三,所述的水平轨道二与置于放置架上的钢材垂直,所述的第二传感器设于滑座三上。设置的水平轨道二、滑座三和动力单元三用于调节第二传感器与钢材之间的距离,保证第二传感器处于有效的测试范围。在上述的钢材外形尺寸测量装置中,所述的动力单元一为设于水平轨道一上的电机一,所述电机一的输出轴通过丝杆副一与滑座一传动连接。具体的,丝杆副一中的丝杆与滑座一螺纹配合,当丝杆沿自身中轴线转动时,滑座一沿着水平轨道一直线运动。该丝杆副一中的丝杆与电机一同轴固连。在上述的钢材外形尺寸测量装置中,所述的动力单元二为设于竖直轨道上的电机二,所述电机二的输出轴通过丝杆副二与滑座二传动连接。具体的,丝杆副二中的丝杆与滑座二螺纹配合,当丝杆沿自身中轴线转动时,滑座二沿着竖直轨道直线运动。该丝杆副二中的丝杆与电机二的输出轴同轴固连。在上述的钢材外形尺寸测量装置中,所述的动力单元三为设于水平轨道二上的电机三,所述电机三的输出轴通过丝杆副三与滑座三传动连接。具体的,丝杆副三中的丝杆与滑座三螺纹配合,当丝杆沿自身中轴线转动时,滑座三沿着水平轨道二直线运动。为了方便电机三的安装,将电机三垂直设于水平轨道二上,由于电机三的设置方向与丝杆副三中的丝杆垂直,该丝杆副三中的丝杆与电机三的输出轴通过齿轮组传动连接。在上述的钢材外形尺寸测量装置中,所述的放置架包括固定在底座上的支架一和支架二,所述的支架一上设有V型槽一,所述的支架二上设有V型槽二,所述的V型槽一与V型槽二同向延伸。由于支架一和支架二固定在底座上,当将不同外径的钢材放入V型槽一与V型槽二内时,不同外径的钢材的中轴线在底座上的正投影始终位于同一条线上,因此在检测时,无需对位于下方的第一传感器的位置进行调节,只需调节位于侧方的第二传感器的高度位置即可。钢材外形尺寸测量装置的测量方法,包括如下步骤:①将待测钢材置于放置架上;②动力单元一驱动滑座一在水平轨道一上运动,带动第一传感器由钢材中心沿钢材的长度方向水平移动,通过第一传感器获取钢材的肋高h,肋宽w1和肋间距w2;③驱动组件带动第二传感器上升至最高点后带动第二传感器下移,第二传感器找到钢材的上边缘点a,找到上边缘点a后第二传感器上移一段距离m,m<h,然后第二传感器在动力单元一的作用下水平移动w1+w2的距离,在移动w1+w2距离的过程中若第二传感器未获取到有效数据,则上边缘点a在钢材的外肋边缘,即波峰处,若获取到有效数据,则上边缘点a在钢材的基圆边缘,即波谷处;第二传感器下移距离m至上边缘点a’;④第二传感器在驱动组件的作用下下移,第二传感器找到钢材的下边缘点b,记录第二传感器由上边缘点a运动至下边缘点b的竖直距离s;找到下边缘点b后第二传感器下移一段距离n,n<h,然后第二传感器在动力单元一的作用下水平移动w1+w2的距离,在移动w1+w2距离的过程中若第二传感器未获取到有效数据,则下边缘点b在波峰,若获取到有效数据,则下边缘点b在波谷;⑤计算钢材基圆直径:情况一,若步骤③中上边缘点a在波峰,步骤④中下边缘点b在波峰,基圆直径d=s-2h;情况二,若步骤③中上边缘点a在波峰,步骤④中下边缘点b在波谷,基圆直径d=s-h;情况三,若步骤③中上边缘点a在波谷,步骤④中下边缘点b在波峰,基圆直径d=s-h;情况四,若步骤③中上边缘点a在波谷,步骤④中下边缘点b在波谷,基圆直径d=s。m的取值范围为h/3-2h/3,优选h/2;n的取值范围为h/3-2h/3,优选h/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通过V型槽一与V型槽二对钢材进行定位,当将不同外径的钢材放入V型槽一与V型槽二内时,不同外径的钢材的中轴线在底座上的正投影始终位于同一条线上,在检测时,无需对位于下方的第一传感器的位置进行调节;第一传感器与第二传感器协同工作,能测出钢材的肋宽、肋高、肋间距和基圆直径,测量方法简单快速,测量精度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较佳实施例的工作状态图。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较佳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提供的第一传感器的检测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提供的测量方法的第一种情况的测量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提供的测量方法的第二种情况的测量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提供的测量方法的第三种情况的测量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提供的测量方法的第四种情况的测量示意图。图中,1、底座;2、水平轨道一;3、滑座一;4、动力单元一;5、第一传感器;6、第二传感器;7、竖直轨道;8、滑座二;9、动力单元二;10、水平轨道二;11、滑座三;12、动力单元三;13、支架一;14、支架二。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所示的钢材外形尺寸测量装置,用于测量螺旋肋钢的肋宽、肋高和基圆直径,它包括底座1和设于底座1上的用于放置钢材的放置架,放置架包括固定在底座1上的支架一13和支架二14,支架一13上设有V型槽一,支架二14上设有V型槽二,V型槽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材外形尺寸测量装置,包括底座(1)和设于底座(1)上的用于放置钢材的放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1)上设有与置于放置架上的钢材平行的水平轨道一(2)、滑动设于水平轨道一(2)上的滑座一(3)以及用于驱动滑座一(3)在水平轨道一(2)上滑动的动力单元一(4),所述的滑座一(3)上设有检测时位于钢材正下方的第一传感器(5)以及检测时位于钢材侧方的第二传感器(6),所述的滑座一(3)上还设有用于驱动第二传感器(6)上下升降的驱动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材外形尺寸测量装置,包括底座(1)和设于底座(1)上的用于放置钢材的放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1)上设有与置于放置架上的钢材平行的水平轨道一(2)、滑动设于水平轨道一(2)上的滑座一(3)以及用于驱动滑座一(3)在水平轨道一(2)上滑动的动力单元一(4),所述的滑座一(3)上设有检测时位于钢材正下方的第一传感器(5)以及检测时位于钢材侧方的第二传感器(6),所述的滑座一(3)上还设有用于驱动第二传感器(6)上下升降的驱动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材外形尺寸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组件包括固定在滑座一(3)上的竖直轨道(7)、滑动设于竖直轨道(7)上的滑座二(8)以及用于驱动滑座二(8)在竖直轨道(7)上滑动的动力单元二(9),上述的第二传感器(6)设于滑座二(8)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材外形尺寸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座二(8)上设有水平轨道二(10)、滑动设于水平轨道二(10)上的滑座三(11)以及用于驱动滑座三(11)在水平轨道二(10)上的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达,陈世强,雷珊,钱楷,向长城,张建强,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民族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