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风筒内置冷却塔,包括冷却塔本体、抽风电机、匀气透水板和活性炭过滤层,所述冷却塔本体侧壁下方设置有透气窗,所述透气窗下方设置有积水筒体,冷却塔本体上方通过螺栓连接有透气顶盖,所述冷却塔本体内部上方焊接有风筒,所述风筒内部设置有电机支撑,所述电机支撑上设置有所述抽风电机。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匀气透水板可以使外部的空气均匀的进入到填料层内部,提高空气与水源的热交换率的同时,不影响水源的正常流通,实用方便,通过在积水筒体内部设置活性炭过滤层,可以起到吸附过滤水源的作用,达到对水源起到净化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筒内置冷却塔
本技术涉及冷却塔
,具体涉及一种风筒内置冷却塔。
技术介绍
冷却塔是集空气动力学、热力学、流体学、化学、生物化学、材料学、静、动态结构力学,加工技术等多种学科为一体的综合产物,水质为多变量的函数,冷却更是多因素,多变量与多效应综合的过程,现如今为了降低冷却塔的噪音,大都吧风筒内置。但是现有的风筒内置冷却塔在使用过程中,进入到所述冷却塔内部的冷风流速和覆盖面不够均匀,造成冷风与水源的热交换效率降低,同时,现有的冷却塔中由于没有设置过滤装置,排出的冷却水中含有较多的杂质,影响后期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风筒内置冷却塔,解决了现有的风筒内置冷却塔在使用过程中,冷风与水源的热交换效率较低,以及排出的冷却水中含有较多的杂质,影响后期使用的问题。(二)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风筒内置冷却塔,包括冷却塔本体、抽风电机、匀气透水板和活性炭过滤层,所述冷却塔本体侧壁下方设置有透气窗,所述透气窗下方设置有积水筒体,冷却塔本体上方通过螺栓连接有透气顶盖,所述冷却塔本体内部上方焊接有风筒,所述风筒内部设置有电机支撑,所述电机支撑上设置有所述抽风电机,所述抽风电机输出端设置有叶片,所述叶片下方设置有布水器,所述布水器输入端通过螺纹连接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上设置有进水阀,所述布水器下方设置有填料层,所述填料层为玻璃纤维材料,所述填料层下方设置有所述匀气透水板,所述匀气透水板上成型有匀气透水孔,所述匀气透水板下方设置有所述活性炭过滤层。进一步的,所述积水筒体下方通过法兰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外围焊接有支撑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出水管与外部冷却水源收集管路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抽风电机与所述风筒通过所述电机支撑连接,所述抽风电机与所述叶片通过键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抽风电机启动,带动所述叶片快速旋转,在所述风筒内部形成负压,带动所述冷却塔本体内部的空气与外部的空气循环流动,与所述布水器喷出的水源进行热交换,达到冷却降温的目的。进一步的,所述填料层与所述匀气透水板搭接,所述匀气透水板与所述冷却塔本体通过卡槽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匀气透水板可以使外部的空气均匀的进入到所述填料层内部,提高空气与水源的热交换率的同时,不影响水源的正常流通,实用方便。进一步的,所述布水器与所述冷却塔本体通过螺钉连接,所述进水阀与所述进水管通过螺纹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布水器可以使其内部的水源分散的喷出,与空气进行热交换散热。进一步的,所述活性炭过滤层与所述积水筒体通过螺钉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活性炭过滤层起到吸附过滤水源的作用,可以对水源起到净化的目的。进一步的,所述透气窗与所述冷却塔本体以及所述积水筒体均通过螺栓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透气窗与所述透气顶盖形成一个流通的回路,便于所述冷却塔内部空气与外部空气的循环流动。(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为解决现有的风筒内置冷却塔在使用过程中,进入到所述冷却塔内部的冷风流速和覆盖面不够均匀,造成冷风与水源的热交换效率降低的问题,本技术中的匀气透水板可以使外部的空气均匀的进入到填料层内部,提高空气与水源的热交换率的同时,不影响水源的正常流通,实用方便;2、为解决现有的冷却塔中由于没有设置过滤装置,排出的冷却水中含有较多的杂质,影响后期使用的问题,本技术通过在积水筒体内部设置活性炭过滤层,可以起到吸附过滤水源的作用,达到对水源起到净化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一种风筒内置冷却塔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一种风筒内置冷却塔的主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一种风筒内置冷却塔中匀气透水板的俯视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冷却塔本体;2、透气窗;3、积水筒体;4、支撑腿;5、出水管;6、进水管;7、进水阀;8、透气顶盖;9、风筒;10、抽风电机;11、电机支撑;12、叶片;13、布水器;14、填料层;15、匀气透水板;16、匀气透水孔;17、活性炭过滤层。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风筒内置冷却塔,包括冷却塔本体1、抽风电机10、匀气透水板15和活性炭过滤层17,冷却塔本体1侧壁下方设置有透气窗2,透气窗2下方设置有积水筒体3,冷却塔本体1上方通过螺栓连接有透气顶盖8,冷却塔本体1内部上方焊接有风筒9,风筒9内部设置有电机支撑11,电机支撑11上设置有抽风电机10,抽风电机10输出端设置有叶片12,叶片12下方设置有布水器13,布水器13输入端通过螺纹连接有进水管6,进水管6上设置有进水阀7,布水器13下方设置有填料层14,填料层14为玻璃纤维材料,填料层14下方设置有匀气透水板15,匀气透水板15上成型有匀气透水孔16,匀气透水板15下方设置有活性炭过滤层17,积水筒体3下方通过法兰连接有出水管5,出水管5外围焊接有支撑腿4,出水管5与外部冷却水源收集管路连接,抽风电机10与风筒9通过电机支撑11连接,抽风电机10与叶片12通过键连接,抽风电机10启动,带动叶片12快速旋转,在风筒9内部形成负压,带动冷却塔本体1内部的空气与外部的空气循环流动,与布水器13喷出的水源进行热交换,达到冷却降温的目的,布水器13与冷却塔本体1通过螺钉连接,进水阀7与进水管6通过螺纹连接,布水器13可以使其内部的水源分散的喷出,与空气进行热交换散热,透气窗2与冷却塔本体1以及积水筒体3均通过螺栓连接,透气窗2与透气顶盖8形成一个流通的回路,便于冷却塔内部空气与外部空气的循环流动。如图2-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填料层14与匀气透水板15搭接,匀气透水板15与冷却塔本体1通过卡槽连接,匀气透水板15可以使外部的空气均匀的进入到填料层14内部,提高空气与水源的热交换率的同时,不影响水源的正常流通,实用方便。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活性炭过滤层17与积水筒体3通过螺钉连接,活性炭过滤层17起到吸附过滤水源的作用,可以对水源起到净化的目的。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过程如下:在使用此冷却塔时,抽风电机10启动,带动叶片12快速旋转,在风筒9内部形成负压,带动冷却塔本体1内部的空气与外部的空气循环流动,外部需要冷却的水源通过进水管6进入到布水器13内部,经过布水器13喷出与循环流动的冷空气进行热交换,达到冷却降温的目的,冷却后的水源通过填料层14和匀气透水板15后,经过积水筒体3内部的活性炭过滤层17过滤后,通过出水管5排出到外部,匀气透水板15可以使外部的空气均匀的进入到填料层14内部,提高空气与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筒内置冷却塔,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却塔本体(1)、抽风电机(10)、匀气透水板(15)和活性炭过滤层(17),所述冷却塔本体(1)侧壁下方设置有透气窗(2),所述透气窗(2)下方设置有积水筒体(3),冷却塔本体(1)上方通过螺栓连接有透气顶盖(8),所述冷却塔本体(1)内部上方焊接有风筒(9),所述风筒(9)内部设置有电机支撑(11),所述电机支撑(11)上设置有所述抽风电机(10),所述抽风电机(10)输出端设置有叶片(12),所述叶片(12)下方设置有布水器(13),所述布水器(13)输入端通过螺纹连接有进水管(6),所述进水管(6)上设置有进水阀(7),所述布水器(13)下方设置有填料层(14),所述填料层(14)为玻璃纤维材料,所述填料层(14)下方设置有所述匀气透水板(15),所述匀气透水板(15)上成型有匀气透水孔(16),所述匀气透水板(15)下方设置有所述活性炭过滤层(1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筒内置冷却塔,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却塔本体(1)、抽风电机(10)、匀气透水板(15)和活性炭过滤层(17),所述冷却塔本体(1)侧壁下方设置有透气窗(2),所述透气窗(2)下方设置有积水筒体(3),冷却塔本体(1)上方通过螺栓连接有透气顶盖(8),所述冷却塔本体(1)内部上方焊接有风筒(9),所述风筒(9)内部设置有电机支撑(11),所述电机支撑(11)上设置有所述抽风电机(10),所述抽风电机(10)输出端设置有叶片(12),所述叶片(12)下方设置有布水器(13),所述布水器(13)输入端通过螺纹连接有进水管(6),所述进水管(6)上设置有进水阀(7),所述布水器(13)下方设置有填料层(14),所述填料层(14)为玻璃纤维材料,所述填料层(14)下方设置有所述匀气透水板(15),所述匀气透水板(15)上成型有匀气透水孔(16),所述匀气透水板(15)下方设置有所述活性炭过滤层(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筒内置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积水筒体(3)下方通过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小彬,
申请(专利权)人:麦斯克厦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