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印刷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印刷机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印刷机。
技术介绍
喷墨印刷机由系统控制器、喷墨控制器、喷头、承印物驱动机构等组成。油墨在喷墨控制器的控制下,从喷头的喷嘴喷出喷印在承印物上。按照印刷要求,驱动器输送承印物,系统控制器负责整机工作的运转。但是,承印物在印刷时会受到印刷装置的张力和压力,导致承印物的表面并不是处于一个光滑平整的状态,使印刷后的图形、文字出现误差。为了避免这一情况,目前印刷机的印刷平台都是保持平滑的平面,同时通过印刷机的进料和出料部分绷紧承印物,使承印物沿其长度方向保持张紧状态。但是过于张紧的承印物不仅容易在长度方向上起经,也容易在宽度方向出现褶皱,仍不能保证表面的平整。因此,为了更好的对承印物进行锁定,使承印物在印刷时保持平整,在此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印刷机。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印刷机,包括机架、放卷装置、张紧装置、印刷装置、烘干装置、收卷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印刷机,包括机架(1)、放卷装置(6)、张紧装置(2)、印刷装置(8)、烘干装置(5)、收卷装置(7),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装置(2)包括与放卷装置(6)配合的放料张力组件(3)、与收卷装置(7)配合的收料张力组件(4),放料张力组件(3)包括连接于机架(1)的前张力轴导块(31)、沿前张力轴导块(31)长度方向滑动以调节张力的放料张力辊(32)、连接于前张力导向块一端的前距离传感器(33),其中前距离传感器(33)朝向放料张力辊(32)以检测放料张力辊(32)与前距离传感器(33)之间的间距;收料张力组件(4)包括后张力轴导块(41)、收料张力辊(42)、朝向收料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印刷机,包括机架(1)、放卷装置(6)、张紧装置(2)、印刷装置(8)、烘干装置(5)、收卷装置(7),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装置(2)包括与放卷装置(6)配合的放料张力组件(3)、与收卷装置(7)配合的收料张力组件(4),放料张力组件(3)包括连接于机架(1)的前张力轴导块(31)、沿前张力轴导块(31)长度方向滑动以调节张力的放料张力辊(32)、连接于前张力导向块一端的前距离传感器(33),其中前距离传感器(33)朝向放料张力辊(32)以检测放料张力辊(32)与前距离传感器(33)之间的间距;收料张力组件(4)包括后张力轴导块(41)、收料张力辊(42)、朝向收料张力辊(42)的后距离传感器(43);印刷装置(8)包括印刷底梁(11)、连接于印刷底梁(11)且支撑承印物的印刷平台(12),所述印刷平台(12)包括可拆连接的后弧板(13)、吸风平台(14)和前弧板(15),吸风平台(14)朝向承印物设有吸风通孔(141),吸风通孔(141)连通有风机(16),承印物经过放料张力组件(3)后,沿后弧板(13)滑入吸风平台(14),在吸风平台(14)进行印刷,并沿前弧板(15)从吸风平台(14)滑出,经过收料张力组件(4)后,进入收卷装置(7)收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平台(12)的两侧分别可拆连接有平台左封板(121)和平台右封板(122),平台左封板(121)和平台右封板(122)的底部支撑于印刷底梁(11),从而通过印刷平台(12)下方的印刷底梁(11)、印刷平台(12)两侧的平台左封板(121)和平台右封板(122)、顶部的吸风平台(14)、前后的前弧板(15)和后弧板(13),共同围成了吸风腔,吸风通孔(141)与吸风腔连通,风机(16)连接于吸风腔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吸风腔包括位于吸风平台(14)正下方的负压腔(142)、位于前弧板(15)正下方的抽吸腔(151)、位于后弧板(13)正下方的中空腔(131),负压腔(142)与抽吸腔(151)之间通过前挡板隔离,抽吸腔(151)与中空腔(131)之间通过后挡板隔离,前挡板设有多个与负压腔(142)连通的抽吸孔,多个抽吸孔沿前挡板的长度方向均匀排布,风机(16)连接于前挡板且与抽吸孔一一对应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吸腔(151)内连接有前弧支撑板(153),前弧支撑板(153)包括贴合于前弧板(15)内壁的弧面、抵接于前挡板的竖直面、抵接于印刷底梁(11)的水平面;前弧支撑板(153)沿抽吸腔(151)的长度方向均布有多个,每个前弧支撑板(153)均位于相邻的两风机(16)之间。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伟,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御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