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18270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9 16: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其包括第一仓筒,所述第一仓筒的底部设有第一曝气装置,所述第一仓筒的中部设有三相分离器,所述三相分离器上设有至少一根能排走分离后气体的排流管,所述三相分离器的上方设有沉淀区,所述沉淀区内设有多根斜管。开启第一曝气装置是污水与活性污泥发生硝化反应,硝化反应后的混合物进入三相分离器,气体通过排流管排走,泥水混合液在三相分离器的上方发生反硝化反应并流经沉淀区的斜管。由于泥水混合液流经斜管,因此泥水混合液中的活性污泥与沉淀区的接触面积大,活性污泥能依附在斜管的管壁中,而不随出水流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降低了出水的悬浮物浓度,也提高了活性污泥的利用率,降低了污水处理的成本。

A sewage treatment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领域中的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水环境治理中的活性污泥法工艺是目前最为常见的处理方式,其工艺简单,通过组合单元中的各设备,控制各设备中的碳氮比、温度、pH等条件即可达到单元的最优处理效果。但就处理后产生的二次污染(污泥饼)的处理成本过高,除其含水率高外,有效污泥并未达到污泥龄便往外排,活性污泥未能得到充分的利用,同时增加了处理后出水的污泥含量,致使提高了污泥处理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其能提高污泥的利用率,并使出水质量提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其包括第一仓筒,所述第一仓筒的底部设有第一曝气装置,所述第一仓筒的中部设有三相分离器,所述三相分离器上设有至少一根能排走分离后气体的排流管,所述三相分离器的上方设有沉淀区,所述沉淀区内设有多根斜管。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环绕在第一仓筒外侧的第二仓筒,所述排流管的出口伸入第二仓筒中,所述第一曝气装置和三相分离器之间形成好氧区,所述好氧区与第二仓筒之间通过回流孔连通。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三相分离器包括至少一层分离层,各分离层包括至少一个倒V型的集气罩,所述集气罩的下方均设有集气管,所述集气管均连接至排流管的入口。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仓筒的底部设有第二曝气装置。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仓筒和第二仓筒一体成型。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三相分离器的上方设有出水堰组件,所述出水堰组件包括至少一个主堰和至少一个副堰,所述主堰的堰高小于副堰的堰高,所述主堰与副堰垂直连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开启第一曝气装置是污水与活性污泥发生硝化反应,硝化反应后的混合物进入三相分离器,气体通过排流管排走,泥水混合液在三相分离器的上方发生反硝化反应并流经沉淀区的斜管。由于泥水混合液流经斜管,因此泥水混合液中的活性污泥与沉淀区的接触面积大,活性污泥能依附在斜管的管壁中,而不随出水流失。本技术降低了出水的悬浮物浓度,也提高了活性污泥的利用率,降低了污水处理的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正剖视图;图2是图1中圆a的放大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第一仓筒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参照图1~2,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其包括第一仓筒1,第一仓筒1的底部设有第一曝气装置3,第一仓筒1的中部设有三相分离器5,三相分离器5上设有至少一根能排走分离后气体的排流管6,三相分离器5的上方设有沉淀区,沉淀区内设有多根斜管7。在第一仓筒1的底部放入活性污泥,启动第一曝气装置3并通入污水。污水在好氧区与氧气、活性污泥进行硝化反应,活性污泥、氧气及硝化后的水组成的混合物进入三相分离器5中分离,其中,气体通过排流管6排走,三相分离器5的上方形成厌氧区。大部分的活性污泥不能通过三相分离器5而沉回好氧区中,少部分的活性污泥因三相分离器5不能完全分离,而与液体形成泥水混合液进入厌氧区。泥水混合液在三相分离器5上方的厌氧区中进行反硝化反应,同时向上溢流进入沉淀区。泥水混合液流经斜管7,斜管7极大地增加了泥水混合液与沉淀区的接触面积,使泥水混合液中的活性污泥能依附在斜管7的管壁上。活性污泥在重力的作用下从斜管7逐渐往下滑落并不断积聚,在经过三相分离器5后最终掉落会好氧区中,沉淀区的设置减少了活性污泥随出水流失的量,既提高了出水的质量,也使污泥能被充分利用,降低了污水处理成本。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还包括环绕在第一仓筒1外侧的第二仓筒2,排流管6的出口伸入第二仓筒2中,第一曝气装置3和三相分离器5之间形成好氧区,好氧区与第二仓筒2之间通过回流孔连通。优选地,第一仓筒1和第二仓筒2可一体成型。在第二仓筒2的底部放置有活性污泥。三相分离器5分离得到气体、大部分的活性污泥和含有少量活性污泥的泥水混合液,大部分的活性污泥沉降回好氧区中继续反应。一部分泥水混合液在气提作用下进入排流管6的入口,与气体一同排向第二仓筒2。气体进入第二仓筒2后从液面逸出,从第一仓筒1流出的泥水混合液与第二仓筒2的污水混合并向下流动,在厌氧的条件下与活性污泥进行反硝化反应。然后第二仓筒2中的液体与活性污泥的混合物通过回流孔重新流入到好氧区中。从三相分离器5中分离的余下部分的泥水混合液向上溢流并作反硝化反应,然后出水。污水能在第一仓筒1和第二仓筒2之间形成回流,增强了对污水的除氮效果。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三相分离器5包括至少一层分离层,各分离层包括至少一个倒V型的集气罩,集气罩的下方均设有集气管,集气管均连接至排流管6的入口。优选地,三相分离器5中设有三层分离层,每层分离层均设有三个以上的集气罩,位于中层及底层的集气罩分布在顶层的各集气罩的间隙下方,以保证能很好地截流活性污泥,以及收集气体。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二仓筒2的底部设有第二曝气装置4。可定时短期开启第二曝气装置4,以混合搅拌第二仓筒2的污水及活性污泥,增加污水与活性污泥的接触面积,提高反硝化反应的效率。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参照图3,三相分离器5的上方设有出水堰组件8,出水堰组件8包括至少一个主堰81和至少一个副堰82,主堰81的堰高小于副堰82的堰高,主堰81与副堰82垂直连通。优选地,主堰81和副堰82均为齿形堰。本实施例中,出水堰组件8包括两个主堰81和十个副堰82,各副堰82均与两个主堰81连通,各副堰82等距间隔。当第一仓筒1中的液面到达主堰81的高度时,出水沿主堰81流走,主堰81的至少一端设有出水口并连接水管。当第一仓筒1的出水量较大时,主堰81上难以及时疏导出水,第一仓筒1的液面上涨至副堰82的高度,出水流到副堰82中,副堰82的储存一部分的出水,当主堰81的排水量降低时,副堰82上的出水排至主堰81上再流走。出水堰组件8控制出水的流量,使其流速均匀。以上是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专利技术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技术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仓筒(1),所述第一仓筒(1)的底部设有第一曝气装置(3),所述第一仓筒(1)的中部设有三相分离器(5),所述三相分离器(5)上设有至少一根能排走分离后气体的排流管(6),所述三相分离器(5)的上方设有沉淀区,所述沉淀区内设有多根斜管(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仓筒(1),所述第一仓筒(1)的底部设有第一曝气装置(3),所述第一仓筒(1)的中部设有三相分离器(5),所述三相分离器(5)上设有至少一根能排走分离后气体的排流管(6),所述三相分离器(5)的上方设有沉淀区,所述沉淀区内设有多根斜管(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环绕在第一仓筒(1)外侧的第二仓筒(2),所述排流管(6)的出口伸入第二仓筒(2)中,所述第一曝气装置(3)和三相分离器(5)之间形成好氧区,所述好氧区与第二仓筒(2)之间通过回流孔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相分离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洁云冯境华王国彬朱枭强陈博叶彬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鹏凯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肇庆市鹏凯环保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