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热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1725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热水器。具有进水单元、出水管(2)及加热单元,所述加热单元包括设于内胆(1)内部两端且可单独工作的预热加热体(4)和即热加热体(5),所述进水单元上设有与即热加热体(5)相间距离设置的进水口。可使即热加热体长时间持续工作,增加了热水出水能力,同时避免了即热加热体因长时间工作在高温下引起的老化问题,降低了维护成本。(*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热水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电热水器中,公知一种先对进入热水器的水进行预热,然 后对预热后的水进行即热的电热水器。例如中国专利ZL200520058863.0中公开了一种电热水器,其具有上、下游两个内 胆,两个内胆中均设有加热管。在上游内胆内对水进行预热,在下 游内胆内对水进行即热。此外,例如中国ZL200620074015.3中公开 了 一种对上述热水器加以改进的热水器,在下游内胆的下游侧另外 设置 一 个即热加热才几构,并且该即热加热才几构可单独工作。但是,上述这两种电热水器结构复杂,多个内胆之间的连接管焊 4矣难度高,而且,即热式加热部分的加热部件长时间工作在高温的 环境中,寿命容易缩短。此外,还有部分热水不能得到利用,造成 热水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出水端进行混 水和二次加热的电热水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电热水器,具有进水单 元、出水管及加热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单元包括设于内胆 内部两端且可单独工作的预热加热体和即热加热体,所述进水单元 上设有即热加热体相间距离设置的进水口 。在这里所述的相间距离 设置是指,进水单元被设置为进水口与加热体之间靠近并存在一定 的距离。通过进水管上的进水口与加热体相间距离设置,这样可向即热加热体周围直接供给冷水,在即热加热体周围进行二次混水。 可使即热加热体长时间持续工作,增加了热水出水能力,避免了即 热加热体因长时间工作在高温下引起的老化问题,降低了维护成本。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进水单元上还设有向内胆内的预 热加热体侧进水的进水口 。通过在内胆的预热加热体侧设有进水口 , 可实现水的分层移动,增加了热水的出水能力,节约能源。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进水单元由一根进水管组成,该 进水管从热水器的 一端延伸至热水器的另 一端,进水管上至少靠近 即热加热体的一端设有进水口 。这样,以简单的结构就实现了向即 热加热体的周围供给冷水。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进水管的顶端部设有滑动部件, 在该滑动部件与所述进水管顶端部之间设有通过热膨胀带动该滑动 部件来增大或减小进水口的面积的形变部件。通过形变部件的变型 来改变进水口的面积,进而改变向即热加热体供给的冷水量。这样, 可根据内胆内的水温自动调整热水器出水温度。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进水单元包括两根一端相连的进 水管,各进水管的另一端具有进水口 ,所述进水口分别对应于所述 两加热体。这里所述的分别对应于是指, 一根进水管的进水口对应 于一个加热体,另一根进水管的进水口对应于另一个加热体。采用 两根进水管来分别对应于两加热体,这样,可以确保供向两加热体 周围的冷水的比例。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进水管上的两端的进水口的面积比为或两才艮进水管的进水口的面积比为1/8~8。当进水口间的面积 比例不同时,可以满足不同的热水出水需要。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在两进水管的相连端部处设有调节 阀。通过设有调节阀,可从外部调节供向两进水管的各自进水量。 还可通过一套控制机构来根据热水器出水水温、内胆水温、进水水 温来自动控制调节阀。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在所述进水单元和/或出水管内还设有温度传感器。通过设置传感器,来实现自动控制。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电热水器的实施方式1的说明图。图2是本技术电热水器的实施方式1的变型例的说明图。 图3是本技术电热水器的实施方式1的变型例的说明图。 图4是本技术电热水器的实施方式1的变型例的说明图。 图5是本技术电热水器的实施方式1的变型例的局部放大说 明图,其中,图(A)表示在低温条件下的滑动部件所处的位置,图 (B)表示在高温条件下的滑动部件所处的位置。图6是本技术电热水器的实施方式2的说明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方式1〕图1示意性表示了根据本技术的电热水器的第一种实施方 式。图1中只表示电热水器的内胆1部分,由于内胆l之外的部分 可以采用各种公知结构,在这里,省略对内胆1之外部分的i兌明和 图示。如图l所示,在内胆l内侧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即热电加热体 5和预热电加热体4。在所述内胆1上的下端设置有进水管3 (相当 于本技术的进水单元)。该进水管3的设置方式可以采用各种 公知方式,例如螺紋连接等,也可以采用例如焊接等固定连接方式。 进水管3与内胆1间的连接部分应设有密封装置以便将内胆与外界 密封。如图l所示,进水管3是管状部件,以与两电加热体4、 5同 心的方式设置,其从内胆1的下端延伸到内胆1的上端,以便从外 部向内胆1内供水。在这里,将进水管3与内胆1间连接的一端称 为进水管3的基端,将进水管3位于内胆1中的自由端称为进水管3 的顶端。进水管3基端(进水端侧)和顶端(出水端侧)的管道侧 壁上分别设有进水口,并将位于进水管3上的位于基端的进水口称为基端进水口 3a,将位于顶端的进水口称为顶端进水口 3b。该进水 口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基端进水口 3a和顶端进水口 3b之 间的面积比在0.125 ~ 8中。当本技术的电热水器作为家庭洗浴 使用的电热水器使用时,可使基端进水口 3a和顶端进水口 3b间的 面积比例在0.5 ~ 2中,优选该面积比在0.8-1.2中。面积比往往是 与电加热体4、 5的功率、希望出水温度相关联,而选用这样的面积 比,基本上可以满足不同的热水用水要求。如图1所示,所述内胆1的上端,以可拆卸的方式设有出水管2。 出水管2的设置方式可以与上述进水管3的设置方式相同,例如螺 紋连接等。此外,该出水管2与内胆1间的连接部分也确保内胆1 与外界间的密封。该出水管2也是管状部件,其仅仅从该内胆1的 端部上向内胆1内凸出少许,供从内胆1向外出水。此外,该进水 管3和出水管2同心。如图所示,出水管2和进水管3之间相间一 定距离地设置。但该进水管3和出水管2也可以是非同心的部件。如图1所示,预热电加热体4设于所述进水管3基端的外周。该 预热电加热体4可与上述进水管3设置在同一法兰上。该预热电加 热体4用于预热内胆1内的水。即热电加热体5设于所述出水管2 的外周,同时设于进水管3的进水口 3b外周。该即热电加热体5可 与上述出水管2设置在同一法兰上。对于经由该顶端进水口 3b进入 内胆1内的水和/人下部升上来的水混合而成的混合水,通过该即热 电加热体5进行加热,即实现内胆1内的混水和二次加热。当从外 部向内胆l内供给冷水时,冷水的一部分经由基端进水口 3a进入内 胆,緩慢抬升内胆l中的水,另一部分冷水由顶端进水口 3b供给到 即热电加热体5的周围,与/人下部移动上来的水进4亍混合,然后在 被加热之后送出,这里的周围不仅仅局限于图示的预热电加热体4 (或即热电加热体5 )的内侧,也可以是预热电加热体4的图中外周。 这种进水口与加热体间不接触但相互靠近的设置方式,在这里称为 相间距离设置。此外,从基端出水口 3a出水的目的是利用水的热不 良传导性来抬升热水,可实现热水在内胆内分层移动,以节约能源,设置顶端出水口 3b的目的是混水,以降低即热电加热体5附近水温, 防止因水温超温而导致的即热电加热体5的工作受限。由此,可<吏 即热电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热水器,具有进水单元、出水管(2)及加热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单元包括设于内胆(1)内部两端且可单独工作的预热加热体(4)和即热加热体(5),所述进水单元上设有与即热加热体(5)相间距离设置的进水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京岩王任华孙强赵小勇赵静姝
申请(专利权)人:海尔集团公司武汉海尔热水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5[中国|青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