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冷车的气路系统、以及充冷车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30892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7 00:38
本公开涉及充冷车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充冷车的气路系统、以及用于飞机的多功能可移动式航空高压充冷车。本公开充冷车的气路系统,通过进气管路可以将地面气源的冷气对流灌充或增压灌充进氮气罐内,通过对流充气管路可以将冷气瓶内的冷气对流灌充进航空设备中,通过增压充气管路可以将冷气瓶内的冷气增压灌充进航空设备中,通过第一减压阀可对冷气进行连续调压满足航空器的不同气压需求。

A kind of air circuit system of the cold charging car and the cold charging c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充冷车的气路系统、以及充冷车
本公开涉及充冷车
,具体地涉及一种充冷车的气路系统、以及用于飞机的多功能可移动式航空高压充冷车。
技术介绍
为满足新型飞机外场飞行对不同压力气源需求,不同系统多级压力,启动时35MPa高压冷气需求,而原有设备的压力达不到飞机启动需要的高压压力,压力不能实现连续调压。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提供一种充冷车的气路系统、以及充冷车,可以输出连续可调的多级高压压力,具体技术方案是:本公开第一方面提供充冷车的气路系统,包括进气管路、对流充气管路和增压充气管路,所述进气管路的进气端至出气端之间的管路上依次设有进气接头、进气开关、转充开关、第一压力表和气瓶组件,所述对流充气管路的进气端连接于第一压力表与转充开关之间的管路上,所述对流充气管路的进气端至出气端之间的管路上依次设有增压阀、安全阀、充气组件、第二压力表和充气接头,所述增压充气管路的进气端连接于转充开关与进气开关之间的管路上,所述增压充气管路的出气端与安全阀连接,所述增压充气管路上设有压缩机;所述增压充气管路上设有与压缩机进行气路循环的循环支路,该循环支路上设有循环开关;所述气瓶组件包括并列连接的至少两个冷气瓶;所述充气组件包括并列连接的至少两个充气开关,至少一个所述充气开关与第二压力表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第一减压阀。本公开充冷车的气路系统,通过进气管路可以将地面气源的冷气对流灌充或增压灌充进氮气罐内,通过对流充气管路可以将冷气瓶内的冷气对流灌充进航空设备中,通过增压充气管路可以将冷气瓶内的冷气增压灌充进航空设备中,通过第一减压阀可对冷气进行连续调压满足航空器的不同气压需求。进一步地,所述安全阀至充气开关之间的管路上依次设有第二减压阀和第一过滤器,所述第二减压阀连接有第三压力表。进一步地,所述进气接头至进气开关之间的管路上依次设有第一止回阀、第二过滤器和第三减压阀,所述第三减压阀连接有第四压力表。进一步地,所述循环支路的出气端至压缩机之间的管路上依次设有第五压力表和第三过滤器。进一步地,所述压缩机至循环支路的进气端之间的管路上依次设有散热器、第四过滤器、第六压力表、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进一步地,所述循环支路的进气端与增压充气管路的出气端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第二止回阀。进一步地,所述至少两个冷气瓶上均设有截止阀。进一步地,所述气路系统还包括排气组件,所述排气组件包括设于排气管路上的第三止回阀、第四止回阀、第五止回阀、排气开关和排气接头,所述第三止回阀的进气端与充气开关的进气端连通,出气端分别与第四止回阀的进气端和排气开关的进气端连通;第四止回阀的出气端与进气开关的出气端连通;所述第五止回阀的进气端与充气开关的出气端连通,出气端与排气开关的进气端连通;所述排气开关的出气端与排气接头连通。本公开第二方面提供充冷车,包括本公开第一方面提供的气路系统。附图说明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充冷车的气路系统示意图。其中,1-进气接头;2-进气开关;3-转充开关;4-第一压力表;5-增压阀;6-安全阀;7-第二压力表;8-充气接头;9-压缩机;10-循环开关;11-冷气瓶;12-充气开关;13-第一减压阀;14-截止阀;15-第二减压阀;16-第一过滤器;17-第三压力表;18-第一止回阀;19-第二过滤器;20-第三减压阀;21-第四压力表;22-第五压力表;23-第三过滤器;24、散热器;25-第四过滤器;26-第六压力表;27-温度传感器;28-压力传感器;29第二止回阀;30-第三止回阀;31-第四止回阀;32-第五止回阀;33-排气开关;34-排气接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通过本领域人员,将本案中所有电气件与其适配的电源通过导线进行连接,并且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控制器以及编码器,以满足控制需求,具体连接以及控制顺序,应参考下述工作原理中,各电气件之间先后工作顺序完成电性连接,其详细连接手段,为本领域公知技术,下述主要介绍工作原理以及过程,不再对电气控制做说明。如图1所示,本公开实施例充冷车的气路系统,包括进气管路、对流充气管路和增压充气管路,进气管路的进气端至出气端之间的管路上依次设有进气接头1、进气开关2、转充开关3、第一压力表4和气瓶组件,对流充气管路的进气端连接于第一压力表4与转充开关3之间的管路上,对流充气管路的进气端至出气端之间的管路上依次设有增压阀5、安全阀6、充气组件、第二压力表7和充气接头8,增压充气管路的进气端连接于转充开关3与进气开关2之间的管路上,增压充气管路的出气端与安全阀6连接,增压充气管路上设有压缩机9;增压充气管路上设有与压缩机9进行气路循环的循环支路,循环支路上设有循环开关10;气瓶组件包括并列连接的至少两个冷气瓶11;充气组件包括并列连接的至少两个充气开关12,至少一个充气开关12与第二压力表7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第一减压阀13。其中,使用时,至少两个冷气瓶11可以设为五个一组;由进气开关2至转充开关3的管路可以分为三个管路,每个管路上均设有转充开关3、第一压力表4和五个一组的冷气瓶11,同时,增压充气管路的进气端也可以分为三路,各自设有增压阀5,每个增压阀5与对应的气瓶组连通。其中,每个冷气瓶11上均设有截止阀14。其中,安全阀6至充气开关12之间的管路上依次设有第二减压阀15和第一过滤器16,第二减压阀15连接有第三压力表17。其中,进气接头1至进气开关2之间的管路上依次设有第一止回阀18、第二过滤器19和第三减压阀20,第三减压阀20连接有第四压力表21。其中,循环支路的出气端至压缩机9之间的管路上依次设有第五压力表22和第三过滤器23。压缩机9至循环支路的进气端之间的管路上依次设有散热器24、第四过滤器25、第六压力表26、温度传感器27和压力传感器28。压缩机9可以使用隔膜式压缩机;散热器24可以使用风冷散热器。其中,循环支路的进气端与增压充气管路的出气端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第二止回阀29。其中,排气组件包括设于排气管路上的第三止回阀30、第四止回阀31、第五止回阀32、排气开关33和排气接头34,第三止回阀29的进气端与充气开关12的进气端连通,出气端分别与第四止回阀31的进气端和排气开关33的进气端连通;第四止回阀31的出气端与进气开关2的出气端连通;第五止回阀32的进气端与充气开关12的出气端连通,出气端与排气开关33的进气端连通;排气开关33的出气端与排气接头34连通。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充冷车,包括本公开实施例的气路系统,还包括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冷车的气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气管路、对流充气管路和增压充气管路,所述进气管路的进气端至出气端之间的管路上依次设有进气接头、进气开关、转充开关、第一压力表和气瓶组件,所述对流充气管路的进气端连接于第一压力表与转充开关之间的管路上,所述对流充气管路的进气端至出气端之间的管路上依次设有增压阀、安全阀、充气组件、第二压力表和充气接头,所述增压充气管路的进气端连接于转充开关与进气开关之间的管路上,所述增压充气管路的出气端与安全阀连接,所述增压充气管路上设有压缩机;所述增压充气管路上设有与压缩机进行气路循环的循环支路,该循环支路上设有循环开关;所述气瓶组件包括并列连接的至少两个冷气瓶;所述充气组件包括并列连接的至少两个充气开关,至少一个所述充气开关与第二压力表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第一减压阀。/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冷车的气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气管路、对流充气管路和增压充气管路,所述进气管路的进气端至出气端之间的管路上依次设有进气接头、进气开关、转充开关、第一压力表和气瓶组件,所述对流充气管路的进气端连接于第一压力表与转充开关之间的管路上,所述对流充气管路的进气端至出气端之间的管路上依次设有增压阀、安全阀、充气组件、第二压力表和充气接头,所述增压充气管路的进气端连接于转充开关与进气开关之间的管路上,所述增压充气管路的出气端与安全阀连接,所述增压充气管路上设有压缩机;所述增压充气管路上设有与压缩机进行气路循环的循环支路,该循环支路上设有循环开关;所述气瓶组件包括并列连接的至少两个冷气瓶;所述充气组件包括并列连接的至少两个充气开关,至少一个所述充气开关与第二压力表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第一减压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阀至充气开关之间的管路上依次设有第二减压阀和第一过滤器,所述第二减压阀连接有第三压力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接头至进气开关之间的管路上依次设有第一止回阀、第二过滤器和第三减压阀,所述第三减压阀连接有第四压力表。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立伟陈强陈渊博李真邱红军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新宇航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