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救生圈套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0884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7 00: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水上救生装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救生圈套装,该救生圈套装包括救生圈和远程手持端,救生圈包括圈体、驱动装置和电源,圈体的外轮廓呈等腰三角形,且圈体的外轮廓在等腰三角形的底边处向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方向凹陷以形成用于容置人员的容置位;驱动装置与电源电连接,且驱动装置和电源均设置于圈体上,驱动装置包括左喷水推进器和右喷水推进器,左喷水推进器和右喷水推进器位于容置位的两侧;远程手持端与救生圈通信连接,配置为能够控制驱动装置动作。该救生圈套装改善了现有技术中使用救生圈营救溺水者时,在很大程度上受限于溺水者与岸边之间的距离,营救的局限性比较大的问题。

A life buoy su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救生圈套装
本技术涉及水上救生装备
,特别涉及一种救生圈套装。
技术介绍
在公园、景区或者其他人员较为密集的水域,当有人员溺水的情况发生时,营救者通常会使用救生圈、绳索等进行营救,其中,多数情况会依靠救生圈进行营救。而使用救生圈进行营救时,营救者需将救生圈抛向溺水者,这就使得依靠救生圈营救溺水者在很大程度上受限于溺水者与岸边之间的距离,营救的局限性比较大。因而,亟待设计一种新的救生装备来改善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救生圈套装,用于改善现有技术中使用救生圈营救溺水者时,在很大程度上受限于溺水者与岸边之间的距离,营救的局限性比较大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救生圈套装,包括:救生圈和远程手持端,其中,所述救生圈包括圈体、驱动装置和电源,所述圈体的外轮廓呈等腰三角形,且所述圈体的外轮廓在等腰三角形的底边处向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方向凹陷以形成用于容置人员的容置位;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电源电连接,且所述驱动装置和所述电源均设置于所述圈体上,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左喷水推进器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救生圈套装,其特征在于,包括:救生圈和远程手持端,其中,所述救生圈包括圈体、驱动装置和电源,所述圈体的外轮廓呈等腰三角形,且所述圈体的外轮廓在等腰三角形的底边处向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方向凹陷以形成用于容置人员的容置位;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电源电连接,且所述驱动装置和所述电源均设置于所述圈体上,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左喷水推进器和右喷水推进器,所述左喷水推进器和所述右喷水推进器位于所述容置位的两侧;所述远程手持端与所述救生圈通信连接,配置为能够控制所述驱动装置动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救生圈套装,其特征在于,包括:救生圈和远程手持端,其中,所述救生圈包括圈体、驱动装置和电源,所述圈体的外轮廓呈等腰三角形,且所述圈体的外轮廓在等腰三角形的底边处向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方向凹陷以形成用于容置人员的容置位;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电源电连接,且所述驱动装置和所述电源均设置于所述圈体上,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左喷水推进器和右喷水推进器,所述左喷水推进器和所述右喷水推进器位于所述容置位的两侧;所述远程手持端与所述救生圈通信连接,配置为能够控制所述驱动装置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救生圈套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圈体上设置有与所述左喷水推进器对应的左出水口和与所述右喷水推进器对应的右出水口,所述左出水口和所述右出水口位于所述容置位的两侧;所述圈体的底面设有底面进水口,所述底面进水口较各出水口远离所述容置位,所述底面与水面接触时,水能够由所述底面进水口进入所述左喷水推进器和所述右喷水推进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救生圈套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面上设有两个所述底面进水口,两个所述底面进水口关于所述圈体的中线对称设置,一个与所述左喷水推进器对应,另一个与所述右喷水推进器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救生圈套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圈体的顶面设有顶面进水口,所述顶面进水口较各出水口远离所述容置位,所述顶面与水面接触时,水能够由所述顶面进水口进入所述左喷水推进器和所述右喷水推进器;
各进水口处均设置有启闭组件,所述底面与水面接触时,所述底面进水口对应的启闭组件打开,以使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向奎向伟刘兴文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民族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