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空调导风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08220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7 00: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车空调导风结构,包括导风结构、驱动电机和控制旋钮,所述导风结构设置在空调箱内的冷/暖风混合通道处;所述导风结构包括支架、导风流道和转动轴,所述导风流道通过转动轴设置在支架上,所述支架通过子母槽配合方式固定设置在空调箱内的壳体上;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空调箱的壳体外表面并与所述转动轴连接,所述控制旋钮与驱动电机的引脚通过线束插件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空调箱内的冷/暖风混合通道处设置导风结构,可增强吹面风口、吹脚风口或除霜风口的出风风量,从而实现单独调节单个出风口温度的目的,满足了驾乘人员对脸部、脚部的感知温度的不同需求,提升了乘车舒适性。

An air guiding structure of automobile air condition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空调导风结构
本技术涉及汽车空调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汽车空调导风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汽车内空调出风口分为吹面风口、吹足风口、除霜风口,其风量的大小可根据驾乘人员的需求而进行调节,但是吹面风口、吹足风口、除霜风口的风量是同时调节改变的,不能实现单独调节单个风口风量输送的目的。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汽车内空调并不单单是提供热量或冷量的装置,对于空调的舒适性的要求大大提升,驾乘人员对于吹面、吹足、除霜的风量有不同的需求,且各风口在不同季节所需要的温度各不同,同时因为脸部、脚部感知温度的不同,同种模式下对于出风口的温度需求也各不相同。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空调导风结构,本技术通过在空调箱内的冷/暖风混合通道处设置导风结构,可增强吹面风口、吹脚风口或除霜风口的出风风量,从而实现单独调节单个出风口温度的目的,满足了驾乘人员对脸部、脚部的感知温度的不同需求,提升了乘车舒适性。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汽车空调导风结构,包括导风结构(1)、驱动电机(3)和控制旋钮,所述导风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空调导风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导风结构(1)、驱动电机(3)和控制旋钮,所述导风结构(1)设置在空调箱(2)内的冷/暖风混合通道处;所述导风结构(1)包括支架(11)、导风流道(12)和转动轴(13),所述导风流道(12)的两端分别为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朝向冷风通道或热风通道,所述出风口朝向吹面风口、吹脚风口或除霜风口,所述导风流道(12)通过转动轴(13)设置在支架(11)上,所述支架(11)通过子母槽配合方式固定设置在空调箱(2)内的壳体上;所述驱动电机(3)设置在空调箱(2)的壳体外表面并与所述转动轴(13)连接,所述转动轴(13)在驱动电机(3)带动下旋转;所述控制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空调导风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导风结构(1)、驱动电机(3)和控制旋钮,所述导风结构(1)设置在空调箱(2)内的冷/暖风混合通道处;所述导风结构(1)包括支架(11)、导风流道(12)和转动轴(13),所述导风流道(12)的两端分别为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朝向冷风通道或热风通道,所述出风口朝向吹面风口、吹脚风口或除霜风口,所述导风流道(12)通过转动轴(13)设置在支架(11)上,所述支架(11)通过子母槽配合方式固定设置在空调箱(2)内的壳体上;所述驱动电机(3)设置在空调箱(2)的壳体外表面并与所述转动轴(13)连接,所述转动轴(13)在驱动电机(3)带动下旋转;所述控制旋钮与驱动电机(3)的引脚通过线束插件连接,所述控制旋钮通过旋转调节驱动电机(3)的引脚电压,控制驱动电机(3)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空调导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流道(12)设有多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空调导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流道(12)设有4个。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汽车空调导风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林谢虹朴雨植郑晓华于坪原
申请(专利权)人:泰铂上海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