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自动化上料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0756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6 23: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注塑自动化上料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注塑自动化上料机构,包括箱体、液压缸、推板、承载板、支撑臂、材料放置槽、第一弹性支撑件、第二弹性支撑件、限位杆支架以及限位杆,在对注塑机上料时,可以将原料桶放置于材料放置槽内,并利用液压缸推动推板向上运动,从而带动承载板上升,当材料放置槽端部的延伸部运动至限位杆底部之后,材料放置槽相对于支撑臂产生转动,材料放置槽一端高一端低产生倾斜,以便将材料放置槽内的原料桶内的原料倾倒于注塑机的进料口,上料完毕,液压缸带动承载板下降,材料放置槽回正,结构简单,可以使作业人员在低位将原料桶放置到材料放置槽内,有效降低了作业人员的工作强度。

Automatic feeding mechanism of injection mol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注塑自动化上料机构
本技术涉及注塑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注塑自动化上料机构。
技术介绍
注塑机又名注射成型机或注射机,它是将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料利用塑料成型模具制成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型设备。注塑机按照注射装置和锁模装置的排列方式,可分为立式、卧式和立卧复合式。现有的注塑机的入料口往往高度较高,目前多采用人工上料,操作较为费力,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注塑自动化上料机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注塑自动化上料机构,以解决现有的注塑机的入料口往往高度较高,人工上料操作较为费力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注塑自动化上料机构,包括:箱体、液压缸、推板、承载板、支撑臂、材料放置槽、第一弹性支撑件、第二弹性支撑件、限位杆支架以及限位杆。所述液压缸设置于所述箱体内部,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竖直向上伸出至所述箱体的顶部,所述推板连接于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顶部,所述箱体的顶部四角分别设置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垂直于所述箱体的上表面设置;所述承载板的四角设置有通孔,所述导向柱穿过所述通孔,所述承载板与所述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注塑自动化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液压缸(2)、推板(3)、承载板(4)、支撑臂(5)、材料放置槽(6)、第一弹性支撑件(7)、第二弹性支撑件(8)、限位杆支架(9)以及限位杆(10);/n所述液压缸(2)设置于所述箱体(1)内部,所述液压缸(2)的活塞杆竖直向上伸出至所述箱体(1)的顶部,所述推板(3)连接于所述液压缸(2)的活塞杆顶部,所述箱体(1)的顶部四角分别设置有导向柱(11),所述导向柱(11)垂直于所述箱体(1)的上表面设置;所述承载板(4)的四角设置有通孔,所述导向柱(11)穿过所述通孔,所述承载板(4)与所述导向柱(11)滑动连接,所述承载板(4)连接于所...

【技术特征摘要】
1.注塑自动化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液压缸(2)、推板(3)、承载板(4)、支撑臂(5)、材料放置槽(6)、第一弹性支撑件(7)、第二弹性支撑件(8)、限位杆支架(9)以及限位杆(10);
所述液压缸(2)设置于所述箱体(1)内部,所述液压缸(2)的活塞杆竖直向上伸出至所述箱体(1)的顶部,所述推板(3)连接于所述液压缸(2)的活塞杆顶部,所述箱体(1)的顶部四角分别设置有导向柱(11),所述导向柱(11)垂直于所述箱体(1)的上表面设置;所述承载板(4)的四角设置有通孔,所述导向柱(11)穿过所述通孔,所述承载板(4)与所述导向柱(11)滑动连接,所述承载板(4)连接于所述推板(3)的上表面;所述支撑臂(5)垂直设置于所述承载板(4)的上表面两侧中部,所述第一弹性支撑件(7)和所述第二弹性支撑件(8)设置于所述承载板(4)的上表面两端,所述第一弹性支撑件(7)和所述第二弹性支撑件(8)的顶部可以在竖直方向弹性伸缩;
所述材料放置槽(6)设置于所述承载板(4)上方,所述材料放置槽(6)的两端与所述支撑臂(5)的上部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弹性支撑件(7)和所述第二弹性支撑件(8)的顶部与所述材料放置槽(6)的底面两端相接触,所述材料放置槽(6)的一端地补边缘设置有延伸部(61);所述限位杆支架(9)在竖直方向上滑动连接于所述箱体(1)上,所述限位杆(10)设置于所述限位杆支架(9)的顶部,所述限位杆(10)位于所述延伸部(61)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自动化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板(3)的底面四角设置有紧固螺栓(31),所述紧固螺栓(31)穿过所述推板(3)与所述承载板(4)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自动化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放置槽(6)包括底板(601)、两个侧板(602)、固定端板(603)以及滑动端板(604),所述两个侧板(602)垂直连接于所述底板(601)上表面的两侧,所述固定端板(603)设置于所述底板(601)上表面的一端,所述滑动端板(604)在竖直方向上滑动连接于所述两个侧板(602)的内壁之间,所述滑动端板(604)位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军孙曙光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润邦模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