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用混凝土混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0733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6 23: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用混凝土混合装置,包括底座、第二箱体、连接块和第一箱体,所述第一箱体顶部的右端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通过皮带与第二旋转杆传动连接,第二旋转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圆锥齿轮,第二圆锥齿轮靠近第一箱体的一端啮合连接有第一圆锥齿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电机、第二旋转杆、第一圆锥齿轮、第二圆锥齿轮、第一旋转杆、旋转块、第一粉碎齿、第二电机、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和第三旋转杆以及第五旋转杆、第二粉碎套筒、第一粉碎套筒、第二粉碎齿、第三粉碎齿、第四旋转杆和搅拌杆的作用,达到了混合效率高的需求,解决了现有的混合装置混合效率低,从而降低了施工效率的问题。

A concrete mixing device for buil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用混凝土混合装置
本技术涉及混合装置
,具体为一种建筑用混凝土混合装置。
技术介绍
混凝土,是指由胶凝材料将集料胶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的统称,通常讲的混凝土一词是指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集料,与水(可含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而得的水泥混凝土,也称普通混凝土,它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而现有的混合装置混合效率低,从而降低了施工的效率,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建筑用混凝土混合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用混凝土混合装置,具备混合效率高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混合装置混合效率低,从而降低了施工效率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用混凝土混合装置,包括底座、第二箱体、连接块和第一箱体,所述第一箱体顶部的右端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通过皮带与第二旋转杆传动连接,所述第二旋转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圆锥齿轮,所述第二圆锥齿轮靠近第一箱体的一端啮合连接有第一圆锥齿轮,所述第一圆锥齿轮靠近第一箱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旋转杆,所述第一旋转杆远离第一圆锥齿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转块,所述旋转块远离第一圆锥齿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粉碎齿,所述第一箱体底部的中端开设有出料口,且出料口内表面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筛网,所述第二箱体内腔的上端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第三旋转杆,所述第三旋转杆外表面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粉碎套筒,所述第一粉碎套筒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粉碎齿,所述第三旋转杆外表面的左端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的背面啮合连接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五旋转杆,所述第五旋转杆外表面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粉碎套筒,所述第二粉碎套筒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粉碎齿,所述第二箱体内腔的下端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第四旋转杆,所述第四旋转杆外表面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搅拌杆,所述底座顶部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左侧的中端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底座顶部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杆。优选的,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通过皮带与第四旋转杆传动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二箱体顶部的中端开设有第二进料口,且第二进料口与第一箱体底部的中端连通。优选的,所述连接块内表面的左端开设有第一通孔,且第一通孔的内腔插接有第二旋转杆。优选的,所述第一箱体顶部的中端开设有第一进料口,所述第一箱体左右两侧的中端开设有第二通孔,且第二通孔的内腔插接有第一旋转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设置了第一电机、第二旋转杆、第一圆锥齿轮、第二圆锥齿轮、第一旋转杆、旋转块和第一粉碎齿,人们通过外置控制器打开第一电机,第一电机会带动第二旋转杆转动,第二旋转杆在转动的同时会带动第二圆锥齿轮转动,第二圆锥齿轮在转动的同时会带动第一圆锥齿轮,第一圆锥齿轮在转动的同时会带动第一旋转杆转动,第一旋转杆在转动的同时会带动旋转块转动,旋转块在转动的同时会带动第一粉碎齿转动,这样可将较大的石子粉碎成较小的颗粒,并通过筛网进入到第二箱体,从而达到第一级粉碎的目的,设置了第二电机、主动齿轮、从动齿轮、第三旋转杆、第五旋转杆、第二粉碎套筒、第一粉碎套筒、第二粉碎齿和第三粉碎齿,人们通过外置控制器打开第二电机,第二电机会带动主动齿轮转动,主动齿轮在转动的同时会带动第三旋转杆转动,第三旋转杆在转动的同时会带动第一粉碎套筒转动,第一粉碎套筒在转动的同时会带动第二粉碎齿转动,同时主动齿轮在转动的同时也会带动从动齿轮转动,从动齿轮在转动的同时会带动第五旋转杆转动,第五旋转杆在转动的同时会带动第二粉碎套筒转动,第二粉碎套筒在转动的同时会带动第三粉碎齿转动,可将较小的颗粒粉碎成需要大小的颗粒,从而达到第二级粉碎的目的,设置了第四旋转杆和搅拌杆,第二电机会带动第四旋转杆转动,第四旋转杆在转动的同时会带动搅拌杆转动,可将粉碎后的颗粒进行搅拌混合,从而达到混合的目的,通过以上结构的配合,达到了混合效率高的需求,解决了现有的混合装置混合效率低,从而降低了施工工作效率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二箱体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第一支撑杆;3、第二支撑杆;4、第二箱体;5、第二电机;6、主动齿轮;7、旋转块;8、第一圆锥齿轮;9、第一旋转杆;10、连接块;11、第二旋转杆;12、第一电机;13、第一粉碎齿;14、第二圆锥齿轮;15、第一箱体;16、第三旋转杆;17、搅拌杆;18、第四旋转杆;19、第一粉碎套筒;20、第二粉碎齿;21、从动齿轮;22、第二粉碎套筒;23、第三粉碎齿;24、第五旋转杆;25、筛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本技术的底座1、第一支撑杆2、第二支撑杆3、第二箱体4、第二电机5、主动齿轮6、旋转块7、第一圆锥齿轮8、第一旋转杆9、连接块10、第二旋转杆11、第一电机12、第一粉碎齿13、第二圆锥齿轮14、第一箱体15、第三旋转杆16、搅拌杆17、第四旋转杆18、第一粉碎套筒19、第二粉碎齿20、从动齿轮21、第二粉碎套筒22、第三粉碎齿23、第五旋转杆24和筛网25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请参阅图1-2,一种建筑用混凝土混合装置,包括底座1、第二箱体4和第一箱体15,连接块10内表面的左端开设有第一通孔,且第一通孔的内腔插接有第二旋转杆11,第一箱体15顶部的右端安装有第一电机12,第一箱体15顶部的中端开设有第一进料口,第一箱体15左右两侧的中端开设有第二通孔,且第二通孔的内腔插接有第一旋转杆9,第一电机12的输出轴通过皮带与第二旋转杆11传动连接,第二旋转杆1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圆锥齿轮14,第二圆锥齿轮14靠近第一箱体15的一端啮合连接有第一圆锥齿轮8,第一圆锥齿轮8靠近第一箱体1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旋转杆9,第一旋转杆9远离第一圆锥齿轮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转块7,旋转块7远离第一圆锥齿轮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粉碎齿13,第一箱体15底部的中端开设有出料口,且出料口内表面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筛网25,人们通过外置控制器打开第一电机12,第一电机12会带动第二旋转杆11转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用混凝土混合装置,包括底座(1)、连接块(10)、第二箱体(4)和第一箱体(15),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箱体(15)顶部的右端安装有第一电机(12),所述第一电机(12)的输出轴通过皮带与第二旋转杆(11)传动连接,所述第二旋转杆(1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圆锥齿轮(14),所述第二圆锥齿轮(14)靠近第一箱体(15)的一端啮合连接有第一圆锥齿轮(8),所述第一圆锥齿轮(8)靠近第一箱体(1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旋转杆(9),所述第一旋转杆(9)远离第一圆锥齿轮(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转块(7),所述旋转块(7)远离第一圆锥齿轮(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粉碎齿(13),所述第一箱体(15)底部的中端开设有出料口,且出料口内表面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筛网(25),所述第二箱体(4)内腔的上端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第三旋转杆(16),所述第三旋转杆(16)外表面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粉碎套筒(19),所述第一粉碎套筒(19)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粉碎齿(20),所述第三旋转杆(16)外表面的左端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6),所述主动齿轮(6)的背面啮合连接有从动齿轮(21),所述从动齿轮(21)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五旋转杆(24),所述第五旋转杆(24)外表面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粉碎套筒(22),所述第二粉碎套筒(2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粉碎齿(23),所述第二箱体(4)内腔的下端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第四旋转杆(18),所述第四旋转杆(18)外表面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搅拌杆(17),所述底座(1)顶部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2),所述第一支撑杆(2)左侧的中端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5),所述底座(1)顶部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杆(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用混凝土混合装置,包括底座(1)、连接块(10)、第二箱体(4)和第一箱体(15),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箱体(15)顶部的右端安装有第一电机(12),所述第一电机(12)的输出轴通过皮带与第二旋转杆(11)传动连接,所述第二旋转杆(1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圆锥齿轮(14),所述第二圆锥齿轮(14)靠近第一箱体(15)的一端啮合连接有第一圆锥齿轮(8),所述第一圆锥齿轮(8)靠近第一箱体(1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旋转杆(9),所述第一旋转杆(9)远离第一圆锥齿轮(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转块(7),所述旋转块(7)远离第一圆锥齿轮(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粉碎齿(13),所述第一箱体(15)底部的中端开设有出料口,且出料口内表面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筛网(25),所述第二箱体(4)内腔的上端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第三旋转杆(16),所述第三旋转杆(16)外表面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粉碎套筒(19),所述第一粉碎套筒(19)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粉碎齿(20),所述第三旋转杆(16)外表面的左端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6),所述主动齿轮(6)的背面啮合连接有从动齿轮(21),所述从动齿轮(21)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五旋转杆(24),所述第五旋转杆(24)外表面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粉碎套筒(22),所述第二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涛
申请(专利权)人:唐山市隆全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