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注塑模具的取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0713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6 23: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注塑模具的取模装置,其结构包括从动臂、压杆、竖杆、第一传送带、后滚筒、传动轴、第二传送带、转齿、立柱、斜板、前滚筒、塑料板、支撑柱、端座、限位凸块、锥齿、转轮、传动轮,从动臂首端与压杆通过轴杆相连接,从动臂末端通过轴杆座与端座固定连接,竖杆一侧设有锯齿并与锥齿相啮合,压杆末端与竖杆通过轴杆相连接,竖杆竖直安装于端座上,第一传送带设于传动轴与传动轮之间,通过本装置工人仅需手动往复按压压杆,便可完成自动的取模以及塑料板的移动,操作简单,且经济成本小于一些自动化的取模装置,适用于一些中小型厂商。

A mould taking device for injection mol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注塑模具的取模装置
本技术是一种用于注塑模具的取模装置,属于模具加工领域。
技术介绍
现有模具在后期加工中需将切割好的模板(塑料板)进行取模,但现有技术在人工柜上还需用手掰动拆出,劳动强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注塑模具的取模装置,以解决现有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注塑模具的取模装置,其结构包括从动臂、压杆、竖杆、第一传送带、后滚筒、传动轴、第二传送带、转齿、立柱、斜板、前滚筒、塑料板、支撑柱、端座、限位凸块、锥齿、转轮、传动轮,所述从动臂首端与压杆通过轴杆相连接,所述从动臂末端通过轴杆座与端座固定连接,所述竖杆一侧设有锯齿并与锥齿相啮合,所述压杆末端与竖杆通过轴杆相连接,所述竖杆竖直安装于端座上,所述第一传送带设于传动轴与传动轮之间,所述传动轮与转轮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凸块与转轮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限位凸块位于锥齿一侧,所述支撑柱固定连接于端座与斜板之间,所述立柱设于两根,位于塑料板下方,所述第二传送带设于转齿与传动轴之间。...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注塑模具的取模装置,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从动臂(1)、压杆(2)、竖杆(3)、第一传送带(4)、后滚筒(5)、传动轴(6)、第二传送带(7)、转齿(8)、立柱(9)、斜板(10)、前滚筒(11)、塑料板(12)、支撑柱(13)、端座(14)、限位凸块(15)、锥齿(16)、转轮(17)、传动轮(18),所述从动臂(1)首端与压杆(2)通过轴杆相连接,所述从动臂(1)末端通过轴杆座与端座(14)固定连接,所述竖杆(3)一侧设有锯齿并与锥齿(16)相啮合,所述压杆(2)末端与竖杆(3)通过轴杆相连接,所述竖杆(3)竖直安装于端座(14)上,所述第一传送带(4)设于传动轴(6)与传动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注塑模具的取模装置,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从动臂(1)、压杆(2)、竖杆(3)、第一传送带(4)、后滚筒(5)、传动轴(6)、第二传送带(7)、转齿(8)、立柱(9)、斜板(10)、前滚筒(11)、塑料板(12)、支撑柱(13)、端座(14)、限位凸块(15)、锥齿(16)、转轮(17)、传动轮(18),所述从动臂(1)首端与压杆(2)通过轴杆相连接,所述从动臂(1)末端通过轴杆座与端座(14)固定连接,所述竖杆(3)一侧设有锯齿并与锥齿(16)相啮合,所述压杆(2)末端与竖杆(3)通过轴杆相连接,所述竖杆(3)竖直安装于端座(14)上,所述第一传送带(4)设于传动轴(6)与传动轮(18)之间,所述传动轮(18)与转轮(17)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凸块(15)与转轮(17)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限位凸块(15)位于锥齿(16)一侧,所述支撑柱(13)固定连接于端座(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焜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市欣泓润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