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机散热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06606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6 23: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机散热模组,石墨片上表面贴合在外壳内侧,石墨片下表面固定连接导热层上表面,导热层下表面固定连接电池上表面,石墨片为U形,CPU导热板、显示屏导热板、热导管一和热导管二均位于电池下方,CPU导热板上开设配合CPU板8的CPU容纳槽,显示屏导热板上开设配合显示屏的显示屏容纳槽,CPU导热板通过热导管二固定连接石墨片左侧壁,显示屏导热板通过热导管一固定连接石墨片右侧壁;外壳上开设若干个配合导热柱的导热通孔,若干个配合导热柱分别插入导热通孔中。通过导热层将电池、CPU板和显示屏的热量快速的传导至石墨片上,降低了手机内部局部温差达到度的情况发生,使得手机能更加流畅的运行,降低了手机局部过烫的情况发生。

A heat dissipation module of mobile pho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机散热模组
本技术涉及一种手机散热模组,属于手机散热模组

技术介绍
散热模组(ThermalModule)顾名思义为运用于系统/装置/设备等散热用途的模组单元,现习已专指笔记型电脑的散热装置,而后扩及指称运用热导管的桌上型电脑及投影机等的散热装置(Cooler)。热导管(或称热管)是一种具有快速均温特性的特殊材料,其中空的金属管体,使其具有质轻的特点,而其快速均温的特性,则使其具有优异的热超导性能;热管的运用范围相当广泛,最早期运用于航天领域,现早已普及运用于各式热交换器、冷却器、天然地热引用等,担任起快速热传导的角色,更是现今电子产品散热装置中最普遍高效的导热(非散热)元件。现有技术中多采用热导管将手机发热组件热性传导至散热部件上,由于散热部件和手机电池之间存在间隙,多存在导热性能差,散热部件不能及时将手机发热组件的热量疏导并散发出去,这需要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手机散热模组,能够及时地将手机热量散发出去,保证了手机的正常运行。...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机散热模组,手机包括外壳(1)、电池(5)、CPU板(8)和显示屏(9),外壳(1)内侧开设容纳电池(5)、CPU板(8)和显示屏(9)的容纳槽,电池(5)、CPU板(8)和显示屏(9)均位于容纳槽中,其特征在于,包括石墨片(3)、导热层(4)、导热柱(6)、CPU导热板(7)、显示屏导热板(10)、热导管一(11)和热导管二(12),/n石墨片(3)上表面贴合在外壳(1)内侧,石墨片(3)下表面固定连接导热层(4)上表面,导热层(4)下表面固定连接电池(5)上表面,石墨片(3)为U形,/nCPU导热板(7)、显示屏导热板(10)、热导管一(11)和热导管二(12)均位于电池(5)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机散热模组,手机包括外壳(1)、电池(5)、CPU板(8)和显示屏(9),外壳(1)内侧开设容纳电池(5)、CPU板(8)和显示屏(9)的容纳槽,电池(5)、CPU板(8)和显示屏(9)均位于容纳槽中,其特征在于,包括石墨片(3)、导热层(4)、导热柱(6)、CPU导热板(7)、显示屏导热板(10)、热导管一(11)和热导管二(12),
石墨片(3)上表面贴合在外壳(1)内侧,石墨片(3)下表面固定连接导热层(4)上表面,导热层(4)下表面固定连接电池(5)上表面,石墨片(3)为U形,
CPU导热板(7)、显示屏导热板(10)、热导管一(11)和热导管二(12)均位于电池(5)下方,CPU导热板(7)上开设配合CPU板(8)的CPU容纳槽,显示屏导热板(10)上开设配合显示屏(9)的显示屏容纳槽,
CPU导热板(7)通过热导管二(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中林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联岱欣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