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装饰板表面平整装置,包括加工台,所述加工台上端侧壁的四个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四个所述支撑柱的上端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位于同一侧的两个所述连接块之间共同固定连接有轨道梁,两个所述轨道梁之间共同设有与其相互垂直的滑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但在移动打磨组件进行打磨时不会出现晃动移位的情况,移动打磨稳定性好,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打磨平整的效果和精度,而且在使用时,其打磨高度可调节,从而可以对不同高度规格的装饰板进行打磨,更加方便实用,同时,方便将待加工装饰板插入在两个卡块之间,且在插入及打磨时,卡块可将其稳固固定住,弹性压簧不会发生向两侧偏转的情况。
A surface leveling device for building decorative boar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装饰板表面平整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材料生产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建筑装饰板表面平整装置。
技术介绍
建筑装饰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指采用装饰装修材料或饰物对建筑物的内外表面及空间进行的各种处理过程,其中建筑装饰板就是一种常见的建筑用材,是一种人造板材,用多种专用纸张经过化学处理后,用高温高压胶合剂制成的热固性层积塑料,常用于高级房舍的墙壁、屋顶,制作讲究的柜、橱、桌、床等,建筑装饰板的表面平整度是其质量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目前,建筑装饰板生产时,常常需对其表面进行平整工序,一般是通过打磨进行平整。专利技术专利“一种建筑装饰板表面平整装置”(申请号:CN201810295175.8)存在下述问题:一是打磨组件仅通过一个圆形安装孔滑动连接在圆柱形滑杆上,在移动打磨组件进行打磨时易出现晃动移位的情况,导致打磨平整效果差;二是打磨组件的打磨高度固定,无法调节打磨组件的高度,无法对不同高度规格的装饰板进行打磨;三是通过弹性压簧连接着的卡块将待加工装饰板固定夹持住,但是在使用时装饰板不方便插入两个卡块之间,较为麻烦,且在使用时卡块仅靠弹性压簧弹性连接在底座上,不够稳固,弹性压簧易向两侧偏转,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建筑装饰板表面平整装置,用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建筑装饰板表面平整装置,其不但在移动打磨组件进行打磨时不会出现晃动移位的情况,移动打磨稳定性好,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打磨平整的效果和精度,而且在使用时,其打磨高度可调节,从而可以对不同高度规格的装饰板进行打磨,更加方便实用,同时,方便将待加工装饰板插入在两个卡块之间,且在插入及打磨时,卡块可将其稳固固定住,弹性压簧不会发生向两侧偏转的情况。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装饰板表面平整装置,包括加工台,所述加工台上端侧壁的四个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四个所述支撑柱的上端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位于同一侧的两个所述连接块之间共同固定连接有轨道梁,两个所述轨道梁之间共同设有与其相互垂直的滑杆,所述滑杆两端的侧壁上均贯穿设有与轨道梁位置相对应的第一通孔,所述滑杆上设有装置块,所述装置块的侧壁上贯穿设有与滑杆位置相对应的第二通孔,所述装置块的下端侧壁上设有装置槽,所述装置槽的上端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输出轴的末端朝下固定连接有打磨组件,所述加工台上设有夹持机构。优选地,所述轨道梁、滑杆、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形状均设置为长方体,所述轨道梁与第一通孔的内壁滑动连接且相抵,所述滑杆与第二通孔的内壁滑动连接且相抵。优选地,所述加工台下端侧壁的四个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四个所述支撑腿的下端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设置为圆盘形。优选地,所述加工台的两侧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集屑槽,所述集屑槽的开口朝上设置。优选地,所述装置块的上端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把手。优选地,所述打磨组件包括壳体、驱动电机和打磨轮,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中空腔,所述驱动电机与中空腔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的末端朝下贯穿中空腔的底壁并固定连接有打磨轮。优选地,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加工台的上端侧壁上的四个固定块,位于同一侧的两个所述固定块的侧壁上均通过弹性压簧弹性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的两端侧壁上均设有圆弧面,所述固定块的侧壁上贯穿设有导向孔,所述导向孔内滑动连接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靠近卡块的一端贯穿弹性压簧并与卡块的侧壁固定连接。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在加工台上设置支撑柱、连接块、轨道梁、滑杆、第一通孔、装置块、第二通孔,使用时在移动打磨组件变换打磨位置时,人工手持把手便可通过装置块带动打磨组件移动位置,如可使得装置块沿滑杆滑动,同时还可以使得装置块带动滑杆沿两端的轨道梁滑动,且因轨道梁、滑杆、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形状均设置为长方体,轨道梁与第一通孔的内壁滑动连接且相抵,故在移动打磨组件进行打磨时不会出现晃动移位的情况,移动打磨稳定性好,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打磨平整的效果和精度;2、通过在打磨组件的上端设置装置块、装置槽和电动推杆,使用时在调节打磨组件打磨的高度时,电动推杆可带动打磨组件上下升降调节位置,使得其打磨高度可调节,从而可以对不同高度规格的装饰板进行打磨,更加方便实用;3、通过设置夹持机构,夹持固定时,只需先将待加工装饰板放置在加工台上,然后推动待加工装饰板插入放置在两个卡块之间,两个卡块均通过弹性压簧的弹性作用夹持住待加工装饰板,且在使用时导向杆沿导向孔滑动,提高了稳定性,不会发生向两侧偏转的情况,方便将装饰板插入在两个卡块之间,且在插入及打磨时卡块可将其稳固固定住,弹性压簧不会发生向两侧偏转的情况。综上所述,本技术不但在移动打磨组件进行打磨时不会出现晃动移位的情况,移动打磨稳定性好,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打磨平整的效果和精度,而且在使用时,其打磨高度可调节,从而可以对不同高度规格的装饰板进行打磨,更加方便实用,同时,方便将待加工装饰板插入在两个卡块之间,且在插入及打磨时,卡块可将其稳固固定住,弹性压簧不会发生向两侧偏转的情况。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建筑装饰板表面平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建筑装饰板表面平整装置的部分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建筑装饰板表面平整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建筑装饰板表面平整装置的轨道梁、滑杆、第一通孔、装置块和第二通孔的立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加工台、2支撑柱、3连接块、4轨道梁、5滑杆、6第一通孔、7装置块、8第二通孔、9装置槽、10电动推杆、11打磨组件、12支撑腿、13支撑座、14集屑槽、15把手、16壳体、17驱动电机、18打磨轮、19固定块、20弹性压簧、21卡块、22圆弧面、23导向孔、24导向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参照图1-4,一种建筑装饰板表面平整装置,包括加工台1,加工台1上端侧壁的四个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2,四个支撑柱2的上端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3,位于同一侧的两个连接块3之间共同固定连接有轨道梁4,两个轨道梁4之间共同设有与其相互垂直的滑杆5,滑杆5两端的侧壁上均贯穿设有与轨道梁4位置相对应的第一通孔6,滑杆5上设有装置块7,装置块7的侧壁上贯穿设有与滑杆5位置相对应的第二通孔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装饰板表面平整装置,包括加工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台(1)上端侧壁的四个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2),四个所述支撑柱(2)的上端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3),位于同一侧的两个所述连接块(3)之间共同固定连接有轨道梁(4),两个所述轨道梁(4)之间共同设有与其相互垂直的滑杆(5),所述滑杆(5)两端的侧壁上均贯穿设有与轨道梁(4)位置相对应的第一通孔(6),所述滑杆(5)上设有装置块(7),所述装置块(7)的侧壁上贯穿设有与滑杆(5)位置相对应的第二通孔(8),所述装置块(7)的下端侧壁上设有装置槽(9),所述装置槽(9)的上端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10),所述电动推杆(10)输出轴的末端朝下固定连接有打磨组件(11),所述加工台(1)上设有夹持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装饰板表面平整装置,包括加工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台(1)上端侧壁的四个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2),四个所述支撑柱(2)的上端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3),位于同一侧的两个所述连接块(3)之间共同固定连接有轨道梁(4),两个所述轨道梁(4)之间共同设有与其相互垂直的滑杆(5),所述滑杆(5)两端的侧壁上均贯穿设有与轨道梁(4)位置相对应的第一通孔(6),所述滑杆(5)上设有装置块(7),所述装置块(7)的侧壁上贯穿设有与滑杆(5)位置相对应的第二通孔(8),所述装置块(7)的下端侧壁上设有装置槽(9),所述装置槽(9)的上端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10),所述电动推杆(10)输出轴的末端朝下固定连接有打磨组件(11),所述加工台(1)上设有夹持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装饰板表面平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梁(4)、滑杆(5)、第一通孔(6)和第二通孔(8)的形状均设置为长方体,所述轨道梁(4)与第一通孔(6)的内壁滑动连接且相抵,所述滑杆(5)与第二通孔(8)的内壁滑动连接且相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装饰板表面平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台(1)下端侧壁的四个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12),四个所述支撑腿(12)的下端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少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诺派建筑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