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塔筒的圆筒对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05057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6 23: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风电塔筒的圆筒对中装置,包括第一液压缸、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第一轴销和第二轴销,第一安装板的正面下端设置凸块,第一安装板的底部中间连接有第一液压杆,第一液压杆连接在第一液压缸的上端中间,第一液压缸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伸缩杆,第一安装板的左端中间设置有红外线发射器,第一安装板的右端中间设置有红外线接收器,第一轴销的左右两端对称设置有第一支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第一液压缸、红外线发射器、红外线接收器、第二液压缸、滑槽、滑块和第二支架结构,解决了现有的对中装置只能对同一型号的圆筒进行固定,导致装置适用性降低和传统方式通过人眼观察圆筒是否对齐存在误差,导致工作效果不佳的问题。

Cylinder centering device of wind tow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风电塔筒的圆筒对中装置
本技术涉及风电塔筒
,具体为风电塔筒的圆筒对中装置。
技术介绍
风电塔筒就是风力发电的塔杆,在风力发电机组中主要起支撑作用,同时吸收机组震动。风电塔筒的生产工艺流程一般如下:数控切割机下料,厚板需要开坡口,卷板机卷板成型后,点焊,定位,确认后进行内外纵缝的焊接,圆度检查后,如有问题进行二次较圆,单节筒体焊接完成后,采用液压组对滚轮架进行组对点焊后,焊接内外环缝,直线度等公差检查后,焊接法兰后,进行焊缝无损探伤和平面度检查,喷砂,喷漆处理后,完成内件安装和成品检验后,运输至安装现场,其中圆筒是风电塔筒的组成部件,以前是通过人力对圆筒进行对齐,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市场上出现了对中装置。但是,现有的技术具有以下不足:1.现有的对中装置只能对同一型号的圆筒进行固定,导致装置适用性降低的问题。2.传统方式通过人眼观察圆筒是否对齐存在误差,导致工作效果不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风电塔筒的圆筒对中装置,解决了现有的对中装置只能对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风电塔筒的圆筒对中装置,包括第一液压缸(2)、第一安装板(4)、第二安装板(6)、第一轴销(13)和第二轴销(25),其特征在于:第一安装板(4)的正面下端设置凸块(5),第一安装板(4)的底部中间连接有第一液压杆(7),第一液压杆(7)连接在第一液压缸(2)的上端中间,第一液压缸(2)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伸缩杆(3),第一安装板(4)的左端中间设置有红外线发射器(8),第一安装板(4)的右端中间设置有红外线接收器(10),第一轴销(13)的左右两端对称设置有第一支架(20),第一轴销(13)上连接有第一圆辊(19),第二轴销(25)的左右两端对称设置有第二支架(24),第二轴销(25...

【技术特征摘要】
1.风电塔筒的圆筒对中装置,包括第一液压缸(2)、第一安装板(4)、第二安装板(6)、第一轴销(13)和第二轴销(25),其特征在于:第一安装板(4)的正面下端设置凸块(5),第一安装板(4)的底部中间连接有第一液压杆(7),第一液压杆(7)连接在第一液压缸(2)的上端中间,第一液压缸(2)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伸缩杆(3),第一安装板(4)的左端中间设置有红外线发射器(8),第一安装板(4)的右端中间设置有红外线接收器(10),第一轴销(13)的左右两端对称设置有第一支架(20),第一轴销(13)上连接有第一圆辊(19),第二轴销(25)的左右两端对称设置有第二支架(24),第二轴销(25)上连接有第一圆辊(19),第二支架(24)的底部中间焊接有滑块(23),第一安装板(4)的上端开设有滑槽(21),滑块(23)活动连接在滑槽(21)的内部,第二支架(24)包含有安装座(11)和安装耳(14),第二安装板(6)的前端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第二伸缩杆(16)、第二液压缸(15)和第三伸缩杆(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电塔筒的圆筒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安装板(4)的底端等间距的焊接有外螺纹柱(28),外螺纹柱(28)上连接有内螺纹套(9),外螺纹柱(28)通过内螺纹套(9)和第一液压杆(7)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电塔筒的圆筒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外螺纹柱(28)通过内螺纹套(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乐彬沈秀慧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波尔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