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紧装置、顶撑装置及夹紧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0485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6 2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压紧装置、顶撑装置及夹紧设备。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紧装置包括:第一框架;设置在第一框架上用以向工件施加压紧力的多个第一压块;工件具有待操作区域,多个第一压块能压紧待操作区域的周围,并使待操作区域裸露。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压紧装置、顶撑装置及夹紧设备可以有效的提高工件的夹紧和固定效率。

Pressing device, jacking device and clamping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压紧装置、顶撑装置及夹紧设备
本技术涉及工件夹持
,尤其涉及一种压紧装置、顶撑装置及夹紧设备。
技术介绍
本部分的描述仅提供与本技术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而不构成现有技术。纯电动汽车的电池箱可通过焊接工艺来组装完成。在焊接过程中,电池箱的底板需要被固定,以保证最终得到的电池箱满足焊接质量和强度要求。也就是说,常规的电池箱底板组装,大体上可以包括电池箱底板固定和焊接两个工序。虽然焊接工序引用了机器人焊接技术,但是固定则需要由人力进行手工完成。这就极大的掣肘了电池箱整体组装效果的提高。当然,上述仅是一个示意性的举例说明。实际上,许多工件在被执行相关的工艺操作(例如:焊接、维修、机加工、热处理等)之前,均需要被夹紧和固定。因此,采用现有技术人力手工来实现工件的夹紧和固定,效率低下。应该注意,上面对技术背景的介绍只是为了方便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并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而阐述的。不能仅仅因为这些方案在本技术的
技术介绍
部分进行了阐述而认为上述技术方案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前述的现有技术缺陷,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压紧装置、顶撑装置及夹紧设备,其可以有效的提高工件的夹紧和固定效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压紧装置,包括:第一框架;设置在所述第一框架上用以向工件施加压紧力的多个第一压块;所述工件具有待操作区域,多个所述第一压块能压紧所述待操作区域的周围,并使所述待操作区域裸露。r>优选地,多个所述第一压块分多列排布,相邻两列所述第一压块间隔相对设置且跨列在同一个所述待操作区域的两侧。优选地,所述第一压块具有能随工件的表面走势而发生浮动的自由度。优选地,所述第一框架上设置有不与所述待操作区域发生位置干涉的压梁,所述压梁上设置有压紧盘,所述第一压块设置在所述压紧盘上。优选地,所述压紧盘边缘向外延伸形成有压紧爪,所述第一压块设置在所述压紧爪上。优选地,所述压紧爪和所述第一压块之间偏压设置有弹性件。优选地,所述弹性件为多组,多组所述弹性件设置在靠近所述第一压块边缘的位置。优选地,所述压梁上设置具有活塞杆的动力伸缩组件,所述压紧盘固定在所述活塞杆端部,所述活塞杆能带动所述压紧盘朝向或背离工件移动。优选地,所述压梁上固定有扶正筒,所述压紧盘连接有导向件,所述导向件插设在所述扶正筒中。优选地,所述压紧盘背对所述第一压块侧的边缘向外延伸形成有第二压块。一种与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所述的压紧装置相配合的顶撑装置,包括:第二框架;设置在所述第二框架上且与多个所述第一压块相对应的凸块,所述凸块在工件被施加压紧力时向其施加反作用力,以使工件被夹紧在所述凸块和所述第一压块之间。优选地,所述第二框架上设置有支撑梁,所述凸块设置在所述支撑梁上。优选地,所述第二框架上承载有轨道,所述轨道上设置有用于供工件放置的滑台,所述滑台能承载工件在所述第二框架外侧和内侧之间移动切换。优选地,所述轨道可移动的设置在固定轨上,所述固定轨被支撑在所述第二框架上。优选地,所述第二框架上设置有第一止挡块,所述第一止挡块在所述轨道向所述第二框架的内侧移动到工作位置时顶固所述轨道。优选地,所述第二框架上设置有第二止挡块,所述第二止挡块在所述滑台向所述第二框架的内侧移动到工作位置时顶固所述滑台。优选地,工件外壁向外延伸形成有台肩,所述轨道上设置有止退钩,所述止退钩在所述滑台向所述第二框架的外侧移动到预定位置时挂接所述台肩。优选地,所述第二框架上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支撑所述轨道在工作位置上升或下降。优选地,所述第二框架上设置有定位销,工件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销相配合的定位孔;当所述滑台移动到工作位置时,所述升降机构带动所述轨道及承载在所述滑台上的工件下降,所述定位销插入所述定位孔中。一种夹紧设备,包括:第一框架;与所述第一框架转动连接的第二框架,所述第一框架能相对所述第二框架打开或盖合,工件能在所述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处于盖合状态时被夹紧在两者之间;所述第二框架能被转动机构执行翻转操作。优选地,所述转动机构为两个具有转动轴的马达,所述第二框架两个相对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用于与所述转动轴相连接的连接件。优选地,所述第一框架通过枢转轴与所述第二框架连接;所述第二框架上设置具有活塞杆的开合驱动组件,所述活塞杆与所述第一框架连接,以推动所述第一框架围绕所述枢转轴转动。优选地,所述开合驱动组件为具有缸筒的液压缸或气压缸,所述缸筒通过管线与泵体连接,所述管线上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在所述泵体停止工作时关闭,以限制液压或气压从所述缸筒回流至所述泵体。优选地,所述第一框架上设置有锁合件,所述第二框架上设置有与所述锁合件相对应的配合件;所述锁合件和所述配合件连接时,所述第一框架与第二框架保持盖合状态。本技术实施例的压紧装置、顶撑装置及夹紧设备,可以方便快速的实现工件的夹紧和固定,并且不干涉对工件中所有待操作区域将要执行的操作,从而极大的提高了工件的夹紧和固定效率。参照后文的说明和附图,详细公开了本技术的特定实施例,指明了本技术的原理可以被采用的方式。应该理解,本技术的实施例在范围上并不因而受到限制。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条款的范围内,本技术的实施例包括许多改变、修改和等同。针对一种实施例描述和/或示出的特征可以以相同或类似的方式在一个或更多个其它实施例中使用,与其它实施例中的特征相组合,或替代其它实施例中的特征。应该强调,术语“包括/包含”在本文使用时指特征、整件、步骤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整件、步骤或组件的存在或附加。附图说明在此描述的附图仅用于解释目的,而不意图以任何方式来限制本技术公开的范围。另外,图中的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等仅为示意性的,用于帮助对本技术的理解,并不是具体限定本技术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教导下,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各种可能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来实施本技术。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夹紧设备中的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处于打开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夹紧设备中的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处于盖合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夹紧设备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压紧装置中动力伸缩组件与压紧盘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的第一压块与压紧盘的装配结构分解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框架;/n设置在所述第一框架上用以向工件施加压紧力的多个第一压块;所述工件具有待操作区域,多个所述第一压块能压紧所述待操作区域的周围,并使所述待操作区域裸露;多个所述第一压块分多列排布,相邻两列所述第一压块间隔相对设置且跨列在同一个所述待操作区域的两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框架;
设置在所述第一框架上用以向工件施加压紧力的多个第一压块;所述工件具有待操作区域,多个所述第一压块能压紧所述待操作区域的周围,并使所述待操作区域裸露;多个所述第一压块分多列排布,相邻两列所述第一压块间隔相对设置且跨列在同一个所述待操作区域的两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块具有能随工件的表面走势而发生浮动的自由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架上设置有不与所述待操作区域发生位置干涉的压梁,所述压梁上设置有压紧盘,所述第一压块设置在所述压紧盘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盘边缘向外延伸形成有压紧爪,所述第一压块设置在所述压紧爪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爪和所述第一压块之间偏压设置有弹性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多组,多组所述弹性件设置在靠近所述第一压块边缘的位置。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梁上设置具有活塞杆的动力伸缩组件,所述压紧盘固定在所述活塞杆端部,所述活塞杆能带动所述压紧盘朝向或背离工件移动。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梁上固定有扶正筒,所述压紧盘连接有导向件,所述导向件插设在所述扶正筒中。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盘背对所述第一压块侧的边缘向外延伸形成有第二压块。


10.一种与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压紧装置相配合的顶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框架;
设置在所述第二框架上且与多个所述第一压块相对应的凸块,所述凸块在工件被施加压紧力时向其施加反作用力,以使工件被夹紧在所述凸块和所述第一压块之间。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顶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框架上设置有支撑梁,所述凸块设置在所述支撑梁上。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顶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框架上承载有轨道,所述轨道上设置有用于供工件放置的滑台,所述滑台能承载工件在所述第二框架外侧和内侧之间移动切换。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顶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可移动的设置在固定轨上,所述固定轨被支撑在所述第二框架上。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顶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框架上设置有第一止挡块,所述第一止挡块在所述轨道向所述第二框架的内侧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文军李鹏田心宽陈维
申请(专利权)人:安川首钢机器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