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塑复合管断面焊接装置,包括底座,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滑轨,两个滑轨之间设置有两个调节机构,调节机构由两个滑座、一个第一支撑板、四个第一支撑座、两个第一转轴两个调节轮和一个第一电机组成,四个第一支撑座平均分为两组,两组第一支撑座分别固定安装在第一支撑板顶部的两侧,两个第一转轴分别通过轴承设置在两组第一支撑座之间,两个调节轮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第一转轴的外表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四个调节轮对钢塑复合管进行支撑,通过第一电机带动其中一个第一转轴和调节轮转动,通过调节轮的转动带动钢塑复合管旋转,从而便于对钢塑复合管的不同面进行焊接,提高了该焊接装置的实用性。
A section welding device of steel plastic composite pi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塑复合管断面焊接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焊接装置,具体为一种钢塑复合管断面焊接装置。
技术介绍
钢塑复合管是以无缝钢管、焊接钢管为基管,内壁涂装高附着力、防腐、食品级卫生型的聚乙烯粉末涂料或环氧树脂涂料,采用前处理、预热、内涂装、流平、后处理工艺制成的给水镀锌内涂塑复合钢管,是传统镀锌管的升级型产品,钢塑复合管断裂后需要对其断面进行焊接,而现有焊接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不便于对钢塑复合管的位置进行调整,从而不便于对钢塑复合管的不同面进行焊接。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钢塑复合管断面焊接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钢塑复合管断面焊接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滑轨,两个所述滑轨之间设置有两个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由两个滑座、一个第一支撑板、四个第一支撑座、两个第一转轴两个调节轮和一个第一电机组成,四个所述第一支撑座平均分为两组,两组所述第一支撑座分别固定安装在第一支撑板顶部的两侧,两个所述第一转轴分别通过轴承设置在两组第一支撑座之间,所述两个调节轮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第一转轴的外表面,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其中一个第一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底座顶部的两侧均设置有位于两个调节机构两侧的辅助支撑机构,所述辅助支撑机构由一个第二支撑板、四个第二支撑座、两个第二转轴和两个支撑轮组成,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位于滑轨左侧的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由立柱、第二电机和丝杆组成,所述立柱的底部与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固定安装在立柱的顶部,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延伸至立柱的内部且与丝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丝杆的底端通过轴承与立柱内腔的底部相连,所述丝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一端延伸至立柱的外部且穿插连接有支撑方杆,所述支撑方杆的一端设置有焊接头。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滑座分别固定安装在第一支撑板底部的两侧,两个所述滑座分别与两个滑轨的外表面滑动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电机固定安装在其中一个第一支撑座的一侧,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均外接有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远离底座的一面螺纹连接有第一固定螺栓,所述第一固定螺栓的一端与底座的侧面接触。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底部与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四个所述第二支撑座平均分为两组,两组所述第二支撑座分别固定安装在第二支撑板顶部的两侧,两个所述第二转轴分别通过轴承设置在两组第二支撑座之间,两个所述支撑轮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第二转轴的外表面。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座的顶部螺纹连接有位于立柱外部的第二固定螺栓,所述第二固定螺栓的底端延伸至连接座的内部且与支撑方杆的顶部接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种钢塑复合管断面焊接装置,通过四个调节轮对钢塑复合管进行支撑,通过第一电机带动其中一个第一转轴和调节轮转动,通过调节轮的转动带动钢塑复合管旋转,从而便于对钢塑复合管的不同面进行焊接,提高了该焊接装置的实用性,通过设置支撑轮能够对钢塑复合管起到辅助支撑作用,进而使钢塑复合管放置时更加平稳,进而提高钢塑复合管焊接的质量,通过设置丝杆、连接座和支撑方杆能够根据钢塑复合管的实际情况调整焊接头的位置,进一步提高了该焊接装置的实用性。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一种钢塑复合管断面焊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钢塑复合管断面焊接装置的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钢塑复合管断面焊接装置的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滑轨;3、滑座;4、第一支撑板;5、第一支撑座;6、第一转轴;7、调节轮;8、第一电机;9、限位板;10、第一固定螺栓;11、第二支撑板;12、第二支撑座;13、第二转轴;14、支撑轮;15、立柱;16、第二电机;17、丝杆;18、连接座;19、支撑方杆;20、焊接头;21、第二固定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一种钢塑复合管断面焊接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滑轨2,两个滑轨2之间设置有两个调节机构,调节机构由两个滑座3、一个第一支撑板4、四个第一支撑座5、两个第一转轴6两个调节轮7和一个第一电机8组成,四个第一支撑座5平均分为两组,两组第一支撑座5分别固定安装在第一支撑板4顶部的两侧,两个第一转轴6分别通过轴承设置在两组第一支撑座5之间,两个调节轮7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第一转轴6的外表面,第一电机8的输出轴与其中一个第一转轴6的一端固定连接,底座1顶部的两侧均设置有位于两个调节机构两侧的辅助支撑机构,辅助支撑机构由一个第二支撑板11、四个第二支撑座12、两个第二转轴13和两个支撑轮14组成,底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位于滑轨2左侧的升降机构,升降机构由立柱15、第二电机16和丝杆17组成,立柱15的底部与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第二电机16固定安装在立柱15的顶部,第二电机16的输出轴延伸至立柱15的内部且与丝杆17的顶端固定连接,丝杆17的底端通过轴承与立柱15内腔的底部相连,丝杆17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连接座18,连接座18的一端延伸至立柱15的外部且穿插连接有支撑方杆19,支撑方杆19的一端设置有焊接头20,焊接头20为HT-ZDHJ600型激光焊接机的焊接头,调节轮7的外表面粗糙。其中,两个滑座3分别固定安装在第一支撑板4底部的两侧,两个滑座3分别与两个滑轨2的外表面滑动连接,通过设置滑座3和滑轨2能够对第一支撑板4的位置进行调整,提高了该焊接装置的实用性。其中,第一电机8固定安装在其中一个第一支撑座5的一侧,第一电机8和第二电机16均外接有控制开关,控制开关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第一电机8可适用的型号为5IK120RGN-CF型减速电机,第二电机16可适用的型号为YEJ80型电磁制动电机,控制开关可适用的型号为PA200型正反转控制开关。其中,第一支撑板4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限位板9,限位板9远离底座1的一面螺纹连接有第一固定螺栓10,第一固定螺栓10的一端与底座1的侧面接触,通过第一固定螺栓10和限位板9的配合对第一支撑板4的位置进行固定。其中,第二支撑板11的底部与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四个第二支撑座12平均分为两组,两组第二支撑座12分别固定安装在第二支撑板11顶部的两侧,两个第二转轴13分别通过轴承设置在两组第二支撑座12之间,两个支撑轮14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第二转轴13的外表面,通过设置支撑轮14能够对钢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塑复合管断面焊接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滑轨(2),两个所述滑轨(2)之间设置有两个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由两个滑座(3)、一个第一支撑板(4)、四个第一支撑座(5)、两个第一转轴(6)两个调节轮(7)和一个第一电机(8)组成,四个所述第一支撑座(5)平均分为两组,两组所述第一支撑座(5)分别固定安装在第一支撑板(4)顶部的两侧,两个所述第一转轴(6)分别通过轴承设置在两组第一支撑座(5)之间,所述两个调节轮(7)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第一转轴(6)的外表面,所述第一电机(8)的输出轴与其中一个第一转轴(6)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底座(1)顶部的两侧均设置有位于两个调节机构两侧的辅助支撑机构,所述辅助支撑机构由一个第二支撑板(11)、四个第二支撑座(12)、两个第二转轴(13)和两个支撑轮(14)组成,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位于滑轨(2)左侧的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由立柱(15)、第二电机(16)和丝杆(17)组成,所述立柱(15)的底部与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16)固定安装在立柱(15)的顶部,所述第二电机(16)的输出轴延伸至立柱(15)的内部且与丝杆(17)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丝杆(17)的底端通过轴承与立柱(15)内腔的底部相连,所述丝杆(17)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连接座(18),所述连接座(18)的一端延伸至立柱(15)的外部且穿插连接有支撑方杆(19),所述支撑方杆(19)的一端设置有焊接头(2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塑复合管断面焊接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滑轨(2),两个所述滑轨(2)之间设置有两个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由两个滑座(3)、一个第一支撑板(4)、四个第一支撑座(5)、两个第一转轴(6)两个调节轮(7)和一个第一电机(8)组成,四个所述第一支撑座(5)平均分为两组,两组所述第一支撑座(5)分别固定安装在第一支撑板(4)顶部的两侧,两个所述第一转轴(6)分别通过轴承设置在两组第一支撑座(5)之间,所述两个调节轮(7)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第一转轴(6)的外表面,所述第一电机(8)的输出轴与其中一个第一转轴(6)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底座(1)顶部的两侧均设置有位于两个调节机构两侧的辅助支撑机构,所述辅助支撑机构由一个第二支撑板(11)、四个第二支撑座(12)、两个第二转轴(13)和两个支撑轮(14)组成,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位于滑轨(2)左侧的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由立柱(15)、第二电机(16)和丝杆(17)组成,所述立柱(15)的底部与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16)固定安装在立柱(15)的顶部,所述第二电机(16)的输出轴延伸至立柱(15)的内部且与丝杆(17)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丝杆(17)的底端通过轴承与立柱(15)内腔的底部相连,所述丝杆(17)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连接座(18),所述连接座(18)的一端延伸至立柱(15)的外部且穿插连接有支撑方杆(19),所述支撑方杆(19)的一端设置有焊接头(2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润海,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鑫泽昊钢塑复合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