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炎明专利>正文

一种具有可转换接头的手机充电连接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04315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6 22:56
一种具有可转换接头的手机充电连接线,包括充电连接线缆、输入端接头、输出端接头,输入端接头、输出端接头分别安装在充电连接线缆两端,所述输出端接头为可转换接头,可转换接头包括静单元和可转动单元,静单元具有第一倾斜衔接面,第一倾斜衔接面上安装有插孔,可转动单元具有第二倾斜衔接面,第二倾斜衔接面上安装有插杆,插杆与插孔插合并且插杆可相对插孔转动;当第一倾斜衔接面与第二倾斜衔接面正向衔接时输出端接头呈直头型状态,当第一倾斜衔接面与第二倾斜衔接面反向衔接时输出端接头呈弯头型状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输出端接头设计成可相对转动的静单元和可转动单元,因此输出端接头能够在直头型和弯头型两种状态之间转换以适应不同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可转换接头的手机充电连接线
本技术涉及一种手机充电连接线,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输出端接头能够在直头型和弯头型两种状态之间转换以适应不同的情况的具有可转换接头的手机充电连接线。
技术介绍
手机充电连接线,手机充电数据线是来连接手机和电源为手机充电或连接手机和电脑等设备以传输数据的目的。目前,手机充电连接线输出端有两种结构,一种为直头型,另一种为弯头型,两种结构都有自身的适用环境,直头型适合狭长的环境(如长度较长的腰包),而弯头型则适合长度受到限制的环境(如长度较小的胸包等),这就导致人们需要准备两条或两条以上的手机充电连接线以应对各种特定的环境。如公告号为CN209119460U,名称为“一种新型充电数据线”的中国专利文献所公开的一种充电数据线,包括输入端、连接线和输出端;输出端由与手机端相匹配的接头、锌合金支架、折叠排线以及胶头组成;折叠排线的实现方式为通过将普通排线以中段为折点进行对折,使之成为折叠排线,折叠排线的一端与接头以焊接的方式实现连接。并在折叠排线上加入垫片防止折叠排线与接头短路和增加强度,折叠排线的一端与连接线通过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可转换接头的手机充电连接线,包括充电连接线缆、输入端接头、输出端接头,输入端接头、输出端接头分别安装在充电连接线缆两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端接头为可转换接头,可转换接头包括静单元和可转动单元,静单元具有第一倾斜衔接面,第一倾斜衔接面上安装有插孔,第一倾斜衔接面具有第一长距端和第一短距端,第一短距端到静单元后端的距离小于第一长距端到静单元后端的距离,可转动单元具有第二倾斜衔接面,第二倾斜衔接面上安装有插杆,插杆与插孔插合并且插杆可相对插孔转动,第二倾斜衔接面具有第二长距端和第二短距端,第二短距端到可转动单元的距离小于第二长距端到可转动单元的距离;当第一倾斜衔接面与第二倾斜衔接面正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可转换接头的手机充电连接线,包括充电连接线缆、输入端接头、输出端接头,输入端接头、输出端接头分别安装在充电连接线缆两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端接头为可转换接头,可转换接头包括静单元和可转动单元,静单元具有第一倾斜衔接面,第一倾斜衔接面上安装有插孔,第一倾斜衔接面具有第一长距端和第一短距端,第一短距端到静单元后端的距离小于第一长距端到静单元后端的距离,可转动单元具有第二倾斜衔接面,第二倾斜衔接面上安装有插杆,插杆与插孔插合并且插杆可相对插孔转动,第二倾斜衔接面具有第二长距端和第二短距端,第二短距端到可转动单元的距离小于第二长距端到可转动单元的距离;当第一倾斜衔接面与第二倾斜衔接面正向衔接时输出端接头呈直头型状态,当第一倾斜衔接面与第二倾斜衔接面反向衔接时输出端接头呈弯头型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可转换接头的手机充电连接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静单元包括第一外层保护结构、第一电路板和第一衔接头,充电连接线缆一端和第一衔接头分别安装在第一电路板上,第一外层保护结构包裹在第一电路板外侧,插孔设置在第一衔接头上,可转动单元包括第二外层保护结构、第二电路板、手机接头和第二衔接头,第二衔接头、手机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炎明
申请(专利权)人:陈炎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