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柔性电池,包括正极端和负极端,正极端包括第一基材、正极集电极、阴极材料层、电解液层和隔膜,正极集电极设置在第一基材的第一表面,阴极材料层设置在正极集电极的第一表面,电解液层设置在阴极材料层的第一表面,隔膜覆盖在电解液层的第一表面,负极端包括第二基材、负极集电极、粘合层和阳极材料层,负极集电极设置在第二基材的第二表面,粘合层沿着所述负极集电极的周边设置在所述第二基材的第二表面,所述阳极材料层设置在所述负极集电极的第二表面,所述正极端和所述负极端通过所述隔膜的第一表面和所述阳极材料的第二表面对位贴合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制作工艺较低,便于规模化生产。
A flexible batte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柔性电池
本技术涉及电池储能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柔性电池。
技术介绍
目前广泛使用的电池包括干电池和蓄电池等,其中用的最多的普通干电池,而这类电池含汞和铅,生产时对人体和环境都有害,废电池不经任何处理而随意丢弃,对环境保护具有相当大的危害,同时电池的体积较大,携带不方便,不适用于微电子产品,而且现有电池普遍采用柱状、纽扣或方形结构,均为硬质不可弯曲的形态,不适应柔性产品的应用,针对上述问题,出现了一种柔性电池,可用于智能卡、音乐贺卡、电子标签、电子报纸、射频识别器、手机、手提电脑等产品,适用市场规模较大,但是该种柔性电池大多采用逐层叠加的方式生产,工艺难度大,不便于规模化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柔性电池,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柔性电池正负极不同面、采用逐层叠加的方式生产,工艺难度大的问题。有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柔性电池,所述柔性电池包括正极端和负极端,所述正极端包括第一基材、正极集电极、阴极材料层、电解液层和隔膜,所述正极集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材的第一表面,所述阴极材料层设置在所述正极集电极的第一表面,所述电解液层设置在所述阴极材料层的第一表面,所述隔膜覆盖在所述电解液层的第一表面,所述负极端包括第二基材、负极集电极、粘合层和阳极材料层,所述负极集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二基材的第二表面,所述粘合层沿着所述负极集电极的周边设置在所述第二基材的第二表面,所述阳极材料层设置在所述负极集电极的第二表面,所述正极端和所述负极端通过所述隔膜的第一表面和所述阳极材料的第二表面对位贴合设置。在该技术方案中,柔性电池包括正极端和负极端,其中正极端包括第一基材、正极集电极、阴极材料层、电解液层和隔膜,正极集电极、阴极材料和电解液层由下至上依次印刷在第一基材上,并通过隔膜包覆,负极端包括第二基材、负极集电极、粘合层和阳极材料层,第二基材的第二表面印刷负极集电极和粘合层,负极集电极的第二表面印刷阳极材料层,由此负极集电极、阳极材料层通过粘合层粘合在第二基材的第二表面,正极端与负极端通过隔膜与阳极材料对位贴合,即正极端与负极端之间使用隔膜完全隔离开,可以针对负极端和正极端分开同时进行制作,制作工艺简易化,有效提高了柔性电池的生产效率,便于规模化生产,能够在使得柔性电池正负极位于同一面的同时,有效避免内部短路,降低了柔性电池自放电率,提高柔性电池的可利用率,方便了应用。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电解液层包括锌盐。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一基材和所述第二基材均包括耐高温密封材料。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一基材和所述第二基材均包括PET聚脂薄膜。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正极集电极和所述负极集电极均包括混合导电材料。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正极集电极和所述负极集电极均包括导电石墨。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阴极材料层包括氧化锰或二氧化锰。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阳极材料层包括锌粉。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隔膜采用微孔绝缘膜制作。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隔膜采用微孔绝缘纸制作。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正极集电极和所述负极集电极均由导电石墨、导电炭黑、石墨烯、粘结剂按质量比40%-70%:5%-20%:0.1%-2%:10%-30%构成。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粘合层为EVA液态热熔胶,所述EVA液态热熔胶中EVA含量在20%-60%。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阳极材料层为导电炭黑、阳极活性材料、粘结剂按质量比1%-30%:40%-80%:10%-30%构成。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阴极材料层为导电炭黑、阴极活性材料、粘结剂按质量比3%-30%:40%-80%:10%-30%构成。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电解液层为30%-90%的锌盐溶液构成。在该技术方案中,柔性电池包括正极端和负极端,其中正极端包括第一基材、正极集电极、阴极材料层、电解液层和隔膜,首先将所述正极集电极印刷在所述第一基材的第一表面后进行烘干,将所述阴极材料层印刷在烘干后的所述正极集电极的第一表面,进行烘干,然后将所述电解液层印刷在烘干后的所述阴极材料层的第一表面,在所述电解液层的第一表面附上所述隔膜制成正极端,负极端包括第二基材、负极集电极、粘合层和阳极材料层,在制作正极端的同时,可以首先将所述负极集电极印刷在所述第二基材的第二表面进行烘干,将所述粘合层沿着所述负极集电极的周边印刷在所述第二基材的第二表面进行烘干,然后将所述阳极材料层印刷在烘干后的所述负极集电极的第二表面后进行烘干,组成所述负极端,即第二基材的第二表面印刷负极集电极和粘合层,负极集电极的第二表面印刷阳极材料层,由此负极集电极、阳极材料层通过粘合层粘合在第二基材的第二表面,最后将所述正极端与所述负极端对位贴合,经热压合设备压合后组成柔性电池,即正极端与负极端通过隔膜与阳极材料对位贴合,正极端与负极端之间使用隔膜完全隔离开,使得可以针对负极端和正极端分开同时进行制作,制作工艺简易化,有效提高了柔性电池的生产效率,便于规模化生产,能够在使得柔性电池正负极位于同一面的同时,有效避免内部短路,降低了柔性电池自放电率,提高柔性电池的可利用率,方便了应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结构与生产工艺简单,通过将正极端与负极端对位贴合,经热压合设备压合后组成柔性电池,将电池正负极位于同一面,能够将柔性电池的正极端与负极端同时生产,充分提高柔性电池生产效率的同时,避免了正极端、负极端同时生产导致的电极异面的问题,方便了集成应用。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一种柔性电池的拆分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中的附图标记所对应的名称为:第一基材101、正极集电极102、阴极材料层103、电解液层104、隔膜105、第二基材106、负极集电极107、粘合层108、阳极材料层109。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以下结合图1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柔性电池,所述柔性电池包括正极端和负极端,所述正极端包括第一基材101、正极集电极102、阴极材料层103、电解液层104和隔膜105,所述正极集电极102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材101的第一表面,所述阴极材料层103设置在所述正极集电极102的第一表面,所述电解液层104设置在所述阴极材料层103的第一表面,所述隔膜105覆盖在所述电解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柔性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电池包括正极端和负极端,所述正极端包括依次设置第一基材(101)、正极集电极(102)、阴极材料层(103)、电解液层(104)和隔膜(105),所述负极端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二基材(106)、负极集电极(107)、粘合层(108)和阳极材料层(109),所述正极端和所述负极端通过所述隔膜的第一表面和所述阳极材料的第二表面对位贴合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电池包括正极端和负极端,所述正极端包括依次设置第一基材(101)、正极集电极(102)、阴极材料层(103)、电解液层(104)和隔膜(105),所述负极端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二基材(106)、负极集电极(107)、粘合层(108)和阳极材料层(109),所述正极端和所述负极端通过所述隔膜的第一表面和所述阳极材料的第二表面对位贴合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材和所述第二基材的材质均为耐高温密封材料。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海涛,郭鹏,
申请(专利权)人:爱德时代河南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