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雷罐修复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03634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6 22: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鱼雷罐修复模具,包括模具体,所述模具体为一具有弧度的腔体,包括:第一直筒区,所述第一直筒区的外侧壁具有凹槽,所述鱼雷罐的罐口的正投影落在所述凹槽的正投影上;第二直筒区和第三直筒区,所述第二直筒区和所述第三直通区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直筒区的两端;所述第一直筒区、第二直筒区和第三直筒区均为半筒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不定形耐材对鱼雷罐工作层衬体进行修补,修补后的衬体存在分布不均匀、造型不完整,易塌料、散料的技术问题。

Torpedo can repair mol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鱼雷罐修复模具
本技术涉及冶金模具
,尤其涉及一种鱼雷罐修复模具。
技术介绍
鱼雷罐是一种大型铁水运输设备,造型类似鱼雷,可用于脱硫处理、装载和运送铁水;鱼雷罐根据其使用的部位一般可将鱼雷罐分为渣线区(直筒部位罐顶及靠近罐口区域)、铁水区(直筒部位除渣线区外的部位)、铁水冲击区(直筒部位正对罐口区域)、铁水非冲击区(铁水区除冲击区外的部位)、一般区(锥体部位)。对鱼雷罐的维护方式一般因鱼雷罐的损毁程度、损毁部位、使用环境的差异而不同。对于装载和运送铁水的鱼雷罐来说,由于铁水装入量较大,在运输过程中铁水在罐内的运动冲刷及倒进铁包时铁水的冲刷,对直筒渣线区及铁水区工作层的损毁非常严重,为了保证鱼雷罐的安全运行,通常在鱼雷罐中修时对直筒工作层区域进行整体换砖或者使用不定形耐材修补。但整体换砖的缺点是工作量大(通常260t鱼雷罐一次换砖量≥8t),工期长(通常大于48小时),这不仅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也影响了鱼雷罐的周转运行。而不定形耐材修补虽然较换砖省时省工,但不管采用喷涂、涂抹、捣打或浇注等施工方法,均可能造成修补后衬体分布不均匀、造型不完整,易塌料、散料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鱼雷罐修复模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不定形耐材对鱼雷罐工作层衬体进行修补,修补后的衬体存在分布不均匀、造型不完整,易塌料、散料的技术问题。一方面,本申请通过本申请的一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鱼雷罐修复模具,包括模具体,所述模具体为一具有弧度的腔体,包括:第一直筒区,所述第一直筒区的外侧壁具有凹槽,所述鱼雷罐的罐口的正投影落在所述凹槽的正投影上;第二直筒区和第三直筒区,所述第二直筒区和所述第三直通区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直筒区的两端;所述第一直筒区、第二直筒区和第三直筒区均为半筒体。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过渡区、第二过渡区,所述第一过渡区可拆卸式连接在所述第一直筒区与所述第二直筒区之间;所述第二过渡区可拆卸式连接在所述第一直筒区与所述第三直筒区之间。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锥段区、第二锥段区,所述第一锥段区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直筒区的另一端可拆卸式连接,所述第二锥段区的一端与所述第三直筒区的另一端可拆卸式连接,所述第一锥段区与所述第二直筒区成夹角165°-175°,所述第二锥段区与所述第三直筒区成夹角165°-175°,所述第一锥段区、第二锥段区的另一端分别向远离所述第二直筒区和所述第三直筒区的方向延伸。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凹槽的扇形弧面的圆心角度数为120°-15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直筒区、第二直筒区、第三直筒区、第一过渡区、第二过渡区、第一锥段区、第二锥段区均由两块子模板可拆卸式拼接而成;所述凹槽包括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分别设于所述第一直筒区的两块子模板中的其中一块;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扇形中心线与所述第一直筒区的扇形中心线成夹角45°,所述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的弧长小于所述第一直筒区的子模板的弧长。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支撑杆件,所述支撑杆件的一端可拆卸式连接在所述模具体的腔体内壁上,所述支撑杆件的另一端向远离所述模具体的腔体的方向延伸。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杆件包括多个支撑杆,多个所述支撑杆呈米字形。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杆件数量为一个以上,一个以上的所述支撑杆件沿所述模具体的轴向依次设置。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拉杆,所述拉杆两端分别与所述模具体两个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拉杆数量为一个以上,一个以上的所述拉杆沿所述模具体的轴向依次设置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本申请实施例通过第一直筒区、第二直筒区、第三直筒区的可拆卸式连接、凹槽的设计、以及半筒体的设计,模具的外侧壁较完整复原了鱼雷罐铁水区新衬的构型,在对衬体进行修补时,将模具拼接好后,通过泵注的方式,在模具外侧壁与鱼雷罐内壁组成的空间内注入耐火浇注料,待耐火浇注料充满并养护完成后即可拆模,由于模具外侧壁的限位作用,能够保证鱼雷罐衬体造型的均匀性、完整性和使用寿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不定形耐材对鱼雷罐工作层衬体进行修补,修补后的衬体存在分布不均匀、造型不完整,易塌料、散料的技术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鱼雷罐修复模具的使用状态图;图2为图1模具体的剖面图;附图标记:1-第一直筒区;11-凹槽;11-1-第一凹槽;11-2-第二凹槽;2-第二直筒区;3-第三直筒区;4-第一过渡区;5-第二过渡区;6-第一锥段区;7-第二锥段区;8-支撑杆;9-拉杆;10-鱼雷罐;10-1-罐口;10-2-直筒部位;10-3-锥体部位;13-螺栓;14-连接法兰14;15-第一直筒区的扇形中心线;16-第二凸块区的扇形中心线;17-第一凸块区的扇形中心线。具体实施方式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鱼雷罐修复模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现有技术中采用不定形耐材对鱼雷罐工作层衬体进行修补,修补后的衬体存在分布不均匀、造型不完整,易塌料、散料的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一种鱼雷罐修复模具,包括模具体,所述模具体为一具有弧度的腔体,包括:第一直筒区,所述第一直筒区的外侧壁具有凹槽,所述鱼雷罐的罐口的正投影落在所述凹槽的正投影上,其中,凹槽为圆弧板状,与第一直筒区的其他部位平缓过渡;第二直筒区和第三直筒区,所述第二直筒区和所述第三直通区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直筒区的两端;所述第一直筒区、第二直筒区和第三直筒区均为半筒体。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鱼雷罐修复模具,包括模具体,所述模具体为一具有弧度的腔体,包括:第一直筒区1,第一直筒区1的外侧壁具有凹槽11,鱼雷罐的罐口10-1的正投影落在凹槽11的正投影上,其中,凹槽11为圆弧板状,与第一直筒区1的其他部位平缓过渡;第二直筒区2和第三直筒区3,第二直筒区2和第三直通区3分别设置于第一直筒区1的两端;第一直筒区1、第二直筒区2和第三直筒区3均为半筒体。实际实施过程中,由于鱼雷罐10罐口10-1及鱼雷罐10大小的限制,模具必须分拆成多个区块,每一个区块又可分为多个子模板,在需要修补时,将多个区块及子模板通过罐口10-1送入罐内,在罐内对各区块进行可拆卸式拼接,拼接完成后,凹槽11位于鱼雷罐10的冲击区,用于鱼雷罐10的冲击区的衬体修补,由于冲击区受到的机械冲击最为严重,损坏也最为严重,因此,将此处的模具设置为凹槽11,在浇注时,冲击区能够浇注更厚,通常凹槽11的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鱼雷罐修复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具体,所述模具体为一具有弧度的腔体,包括:/n第一直筒区,所述第一直筒区的外侧壁具有凹槽,所述鱼雷罐的罐口的正投影落在所述凹槽的正投影上;/n第二直筒区和第三直筒区,所述第二直筒区和所述第三直筒区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直筒区的两端;/n所述第一直筒区、第二直筒区和第三直筒区均为半筒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鱼雷罐修复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具体,所述模具体为一具有弧度的腔体,包括:
第一直筒区,所述第一直筒区的外侧壁具有凹槽,所述鱼雷罐的罐口的正投影落在所述凹槽的正投影上;
第二直筒区和第三直筒区,所述第二直筒区和所述第三直筒区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直筒区的两端;
所述第一直筒区、第二直筒区和第三直筒区均为半筒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雷罐修复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过渡区、第二过渡区,所述第一过渡区可拆卸式连接在所述第一直筒区与所述第二直筒区之间;所述第二过渡区可拆卸式连接在所述第一直筒区与所述第三直筒区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鱼雷罐修复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锥段区、第二锥段区,所述第一锥段区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直筒区的另一端可拆卸式连接,所述第二锥段区的一端与所述第三直筒区的另一端可拆卸式连接,所述第一锥段区与所述第二直筒区成夹角165°-175°,所述第二锥段区与所述第三直筒区成夹角165°-175°,所述第一锥段区、第二锥段区的另一端分别向远离所述第二直筒区和所述第三直筒区的方向延伸。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雷罐修复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扇形弧面的圆心角度数为120°-15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太阳钟凯曹勇杨晓婷邵俊宁贾国利张海滨王连忠
申请(专利权)人: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