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任丽娜专利>正文

智能建筑管理中心实训模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02640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6 22: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智能建筑管理中心实训模型,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地下展示箱,所述地下展示箱右端开设有刻度尺卡槽,所述地下展示箱靠近刻度尺卡槽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电力箱模型,所述电力箱模型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缆进线模型,所述地下展示箱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景观树模型。该智能建筑管理中心实训模型,通过设置拼接结构的墙体、瓦和门窗,使该实训模型能够提高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和参与能力,通过设置刻度尺,能够向学生们展示建筑主体位于地下的各个部分的埋深,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通过设置固定螺栓和地下展示箱,便于向学生们展示地下部分,从而让学生能够更加直白地感受到完整的建筑主体结构。

Training model of Intelligent Building Management Cen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建筑管理中心实训模型
本技术涉及建筑学教学
,具体为智能建筑管理中心实训模型。
技术介绍
建筑及环境艺术模型介于平面图纸与实际立体空间之间,它把两者有机的联系在一起,是一种三维的立体模式,建筑模型有助于设计创作的推敲,可以直观地体现设计意图,弥补图纸在表现上的局限性。它既是设计师设计过程的一部分,同时也属于设计的一种表现形式,被广泛应用于城市建设、房地产开发、商品房销售、设计投标与招商合作等方面。建筑模型为建筑学术语,以其特有的形象性表现出设计方案之空间效果,因此,在国内外建筑、规划或展览等许多部门模型制作,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近年来,随着建筑学学科的学习热度越来越高,一些高校已经开始采取用建筑模型作为教具来给学生们进行讲解。目前作为建筑学教具的建筑模型大多数只侧重于主体建筑部分,对于地下基础部分无法进行直观的展示,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并且向学生们展示建筑施工过程中位于地下的部分,以及一些隐蔽工程也是十分重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智能建筑管理中心实训模型,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智能建筑管理中心实训模型,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内部开设有滑槽(2),所述滑槽(2)内滑动连接有地下展示箱(3),所述地下展示箱(3)右端开设有刻度尺卡槽(4),所述地下展示箱(3)靠近刻度尺卡槽(4)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电力箱模型(5),所述电力箱模型(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缆进线模型(6),所述地下展示箱(3)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景观树模型(7),所述景观树模型(7)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消防栓模型(8),所述消防栓模型(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供水排管模型(9),所述地下展示箱(3)的左右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地下水模型(10),所述地下水模型(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基础埋深模型(1...

【技术特征摘要】
1.智能建筑管理中心实训模型,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内部开设有滑槽(2),所述滑槽(2)内滑动连接有地下展示箱(3),所述地下展示箱(3)右端开设有刻度尺卡槽(4),所述地下展示箱(3)靠近刻度尺卡槽(4)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电力箱模型(5),所述电力箱模型(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缆进线模型(6),所述地下展示箱(3)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景观树模型(7),所述景观树模型(7)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消防栓模型(8),所述消防栓模型(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供水排管模型(9),所述地下展示箱(3)的左右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地下水模型(10),所述地下水模型(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基础埋深模型(11),所述地下展示箱(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建筑模型(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建筑管理中心实训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展示箱(3)为透明亚克力材质,所述箱体(1)外部螺纹连接有用于固定地下展示箱(3)的固定螺栓(13)。


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丽娜
申请(专利权)人:任丽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