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感知气体浮力的幼儿教具,包括底座、风机、风机支撑架、感知浮力观察筒以及各种悬浮物;底座包括底板和设置在底板上的两个支架;风机支撑架包括弧形双臂和固定设置在双臂下端的支撑座;风机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座上;感知浮力观察筒为长方形透明塑料板弯曲后通过固定条固定后的圆筒体;感知浮力观察筒的固定条的下端固定在风机支撑架的双臂上端之间,风机支撑架的双臂上端通过螺栓活动连接在两个支架的上端之间,风机的出风面正对着所述感知浮力观察筒的下端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更容易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和观察力,出人意料,新奇,有趣,能强烈地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其重量轻,便于移动,作为幼儿教具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A kind of teaching aids for children to sense the buoyancy of ga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感知气体浮力的幼儿教具
本技术涉及幼儿益智教具或玩具
,具体地说是一种感知气体浮力的幼儿教具。
技术介绍
浮力是指物体在流体(液体和气体)中受到的力,方向与其重量相反,且来自各表面受流体(液体和气体)压力差的合力。通常情况下,学生学习浮力是从初中物理开始的,主要是物体在水中或空气中的浮力,老师会借助一些实验器材让学生理解浮力的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孩子的教育理念的提升,大家更提倡孩子从小在玩耍中娱乐于教,来感知各种知识。对于水浮力的感知,幼儿可以通过教具设置一些水上游戏在戏水中感知;但是气体浮力的感知,幼儿方面的玩具和教具相对比较空白,通常所见的有氢气球或气球,此外就是在一些儿童游乐中心有大型的鼓风机吹海洋球的设施,但是这些浮力感知的玩具平淡无味、不够新奇,悬浮物种类单一,远不能满足幼儿的互动性和感知度,缺乏对幼儿的吸引力,而且无法移动,也无法将其当作教具来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感知气体浮力的幼儿教具,以填补幼儿感知气体浮力教具的空白,克服现有幼儿感知浮力的教具或玩具存在单调、不够新奇、缺乏吸引力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感知气体浮力的幼儿教具,包括底座、风机、风机支撑架、感知浮力观察筒以及各种不同材质、形状和大小的悬浮物;所述底座包括底板和垂直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的两个支架;所述风机支撑架包括弧形双臂和固定设置在所述双臂下端的支撑座;所述风机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座上;所述感知浮力观察筒为长方形透明塑料板弯曲后通过固定条固定后的圆筒体;所述感知浮力筒的固定条的下端固定在所述风机支撑架的双臂上端之间,所述风机支撑架的双臂上端通过螺栓活动连接在所述两个支架的上端之间,所述风机的出风面正对着所述感知浮力观察筒的下端口。所述风机外套有安全纱网,这样在幼儿投入悬浮物时更为安全。所述风机的出风面与所述感知浮力观察筒的下端口之间的距离为20-40cm,留有一定空间投入悬浮物。所述支撑座由长方形后背板和三角形下支撑板组成,侧切面呈L型,所述风机卡放在支撑座上,其下支撑板的顶端支撑在风机底部的中心位置处。在所述支撑座的后背板上端固定设置有卡持块,所述卡持块下表面开有卡槽,所述风机外壳的边沿卡在所述卡槽中。这样的设置可以将风机非常牢固地固定在支撑座上。所述风机支撑架的双臂和支撑座均由木材所制,所述支撑座的后背板上设有海绵衬垫。木材所制既可以保证该教具在搬移时的轻便性,也能保证其具有一定重量放在地面上启动风机可以保持教具整体的稳定性,而且海绵衬垫具有一定缓冲性,可以对风机启动后的震动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所述悬浮物包括大小型号不同的纸杯、锡箔纸、锡箔纸团、塑料纸页、塑料纸团、纸页、纸团以及海洋球中的两种及以上的风吹可以向上漂浮的物体,也可以根据幼儿兴趣添加其他可以借助风力漂浮的物体。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感知气体浮力的幼儿教具,启动风机,向透明的感知浮力观察筒内吹动空气,幼儿将不同的悬浮物向感知浮力观察筒的下端口投去,不同的悬浮物会随着向上吹来的风在感知浮力观察筒内缓缓向上升起,并最终会按照悬浮物的不同先后飞出观察筒或者直接从入口落回地面,幼儿可以捡回悬浮物继续投入玩耍,由于不同材质、不同面积以及不同形状的悬浮物大不相同,即使同时投的悬浮物,其飞出观察筒的时间也是不同的,这在幼儿不断的互动玩耍中,可以引发幼儿思考,去感知和观察风力对物体的浮力。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感知浮力的幼儿教具,更适合幼儿互动玩耍、透明的感知浮力观察筒便于幼儿观察和发现不同悬浮物的悬浮特点,悬浮物不断投入和不断飞出的动态变化可以与幼儿保持很好的互动性,更容易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和观察力,出人意料,新奇、有趣,能强烈地激发幼儿的探索欲,而且本技术采用木质材和塑料制备而成,重量适中,便于移动,作为幼儿教具具有很强的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11、底板,12、支架,13、通孔,14、支板,2、风机,21、出风面,3、风机支撑架,31双臂,32、支撑座,33、卡持块,34、海绵衬垫,4、感知浮力观察筒,41、塑料板,42、固定条,5悬浮物,6、收纳盒。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实施例用于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技术。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感知气体浮力的幼儿教具,包括底座1、风机2、风机支撑架3、感知浮力观察筒4以及各种不同材质、形状和大小的悬浮物5和收纳盒6。底座1包括底板11和铆合及粘接在底板11上垂直向上的两个支架12,其中底板11呈U型,底板11的U型底部相对较宽,两个支架12平行固定在底板11的U型底部,支架12向上弯曲呈弧形、向底板11的U型口处弯曲,这样便于保持平衡和节省用料;在两个支架12上的外侧设有对应的通孔13,这样便于教具搬移时手的抓握;在两个支架12的两侧的底板11上各垂直设置有用于进一步支撑所述支架12的支板14,这样可以使得底座1更为稳固耐用。风机支撑架3包括向下弯曲的弧形双臂31和通过铆钉固定设置在双臂下端的支撑座32;支撑座32由长方形后背板和三角形下支撑板组成,侧切面呈L型,均由木板制成,风机2卡放在支撑座32上,其下支撑板的顶端支撑在风机2底部的中心位置处;在支撑座32的后背板顶部固定设置有卡持块33;卡持块33下表面开有卡槽,风机2的外壳边沿卡持在卡槽内;风机2被后背板、卡持块33和下支撑板稳固地固定在支撑座32上。此外,在后背板上设有海绵衬垫34,海绵衬垫34具有一定缓冲性,可以对风机2启动后的震动起到很好的缓冲和保护作用。感知浮力观察筒4包括长方形透明薄塑料板41和两片固定条42,在制备时,需将塑料板41弯曲,两个长边收拢,并通过两片固定条42将塑料板42的两个长边沿夹持,再通过若干小螺栓将塑料板41的夹持边沿固定在固定条42中,形成透明、圆筒体的感知浮力观察筒4。其中感知浮力观察筒4的固定条42的下端通过铆钉固定在风机支撑架3的双臂31上端中间,风机支撑架3的双臂31上端通过螺栓活动连接在两个支架12的上端之间,这样在使用中可以相对移动风机2和感知浮力观察筒4的位置,使得整个装置处于更稳定的状态。将风机2的出风面21设置在感知浮力观察筒4的下方,且正对着感知浮力观察筒4的下端口;风机2的出风面21与感知浮力观察筒4的下端口之间的距离为20-40cm;这样留有一定的安全空间投放悬浮物。此外,悬浮物5可以为各种不同材质、形状和大小的物体,包括大小型号不同的纸杯、锡箔纸、锡箔纸团、塑料纸页、塑料纸团、材质不同的纸页和纸团以及海洋球中的两种及以上,其他只要被风吹可以向上漂浮的物体均可,为了整洁干净和方便搬移,可将这些悬浮物5收集于收纳盒6中。在使用时,为确保幼儿投入悬浮物5时更为安全,可以在风机2外表面套有安全纱网。本技术中底座1、风机支撑架3以及感知浮力观察筒4的固定条42均采用木质材料制备而成,这样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感知气体浮力的幼儿教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风机、风机支撑架、感知浮力观察筒以及各种不同材质、形状和大小的悬浮物;所述底座包括底板和垂直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的两个支架;所述风机支撑架包括弧形双臂和固定设置在所述双臂下端的支撑座;所述风机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座上;所述感知浮力观察筒为长方形透明塑料板弯曲后通过固定条固定后的圆筒体;所述感知浮力筒的固定条的下端固定在所述风机支撑架的双臂上端之间,所述风机支撑架的双臂上端通过螺栓活动连接在所述两个支架的上端之间,所述风机的出风面正对着所述感知浮力观察筒的下端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感知气体浮力的幼儿教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风机、风机支撑架、感知浮力观察筒以及各种不同材质、形状和大小的悬浮物;所述底座包括底板和垂直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的两个支架;所述风机支撑架包括弧形双臂和固定设置在所述双臂下端的支撑座;所述风机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座上;所述感知浮力观察筒为长方形透明塑料板弯曲后通过固定条固定后的圆筒体;所述感知浮力筒的固定条的下端固定在所述风机支撑架的双臂上端之间,所述风机支撑架的双臂上端通过螺栓活动连接在所述两个支架的上端之间,所述风机的出风面正对着所述感知浮力观察筒的下端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知气体浮力的幼儿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外套有安全纱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知气体浮力的幼儿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的出风面与所述感知浮力观察筒的下端口之间的距离为20-40c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星,
申请(专利权)人:吕梁学院离石师范分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