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110kV终端的红外测温培训装置及培训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02429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6 22: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110kV终端的红外测温培训装置,包含:110kV终端模型;加热装置,固定设置在110kV终端模型上;测温装置,固定设置在110kV终端模型上,且位于加热装置一侧;温控装置,分别与加热装置以及测温装置通过电路连接,根据测温装置测量并反馈的加热装置的实时温度,控制加热装置加热,模拟110kV终端的发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适用于110kV终端的红外测温培训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模拟真实运行线路中的110kV终端的发热情况,训练培训巡检人员的测温技能,排查故障技能等,提升巡检的准确性,确保电缆线路安全。

Infrared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training device and training system for 110kV termin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适用于110kV终端的红外测温培训装置及培训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红外测温培训装置及培训系统,具体是指一种适用于110kV终端的红外测温培训装置及培训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红外测温用于对运行电缆线路设备进行非接触式温度测量,从而达到定期巡检、及时排查隐含故障的目的,是近些年新兴起的电缆运行线路巡检的手段。运行电缆线路设备按照电压等级被分为110kV终端、35kV终端等。其中,110kV终端较为重要,而35kV终端则使用更普遍。不同电压等级的终端,其外形尺寸和观测重点均不同,需要区别对待。但是,在电力培训和考核时,需要专用于对电缆终端进行红外测温的培训系统,目前这部分仍然空白。基于上述,本技术提出一种适用于110kV终端的红外测温培训装置及培训系统,用于模拟真实运行线路中的110kV终端的发热情况,训练培训巡检人员的测温技能,排查故障技能等,提升巡检的准确性,确保电缆线路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110kV终端的红外测温培训装置及培训系统,可模拟真实运行线路中的110kV终端的发热情况,训练培训巡检人员的测温技能,排查故障技能等,提升巡检的准确性,确保电缆线路安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110kV终端的红外测温培训装置,包含:110kV终端模型;加热装置,固定设置在110kV终端模型上;测温装置,固定设置在110kV终端模型上,且位于加热装置一侧;温控装置,分别与加热装置以及测温装置通过电路连接,根据测温装置测量并反馈的加热装置的实时温度,控制加热装置加热,模拟110kV终端的发热。所述的110kV终端模型与真实110kV终端具有相同外形,包含:支架;套管,固定设置在支架上,模拟电缆应力锥;出线杆,连接设置在套管的顶端;尾管,连接设置在套管的底端。所述的加热装置包含:一个第一电加热器,固定设置在套管的内部,模拟应力锥发热;一个第二电加热器,固定设置在出线杆的内部,模拟出线杆发热;一个第三电加热器,固定设置在尾管的内部,模拟尾管连接处发热。所述的第一电加热器和第三电加热器均采用电加热圈;所述的第二电加热器采用电加热棒。所述的测温装置包含:一个第一温度传感器,固定设置在套管的内部,且位于第一电加热器的一侧,测量该第一电加热器的实时温度;一个第二温度传感器,固定设置在出线杆的内部,且位于第二电加热器的一侧,测量该第二电加热器的实时温度;一个第三温度传感器,固定设置在尾管的内部,且位于第三电加热器的一侧,测量该第三电加热器的实时温度。所述的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和第三温度传感器均采用热电阻。所述的温控装置包含:温控箱,固定设置在支架上;第一温控表,设置在温控箱内部,分别与第一电加热器以及第一温度传感器通过电路连接,根据第一温度传感器测量并反馈的第一电加热器的实时温度,控制第一电加热器加热,直至达到目标温度;第二温控表,设置在温控箱内部,分别与第二电加热器以及第二温度传感器通过电路连接,根据第二温度传感器测量并反馈的第二电加热器的实时温度,控制第二电加热器加热,直至达到目标温度;第三温控表,设置在温控箱内部,分别与第三电加热器以及第三温度传感器通过电路连接,根据第三温度传感器测量并反馈的第三电加热器的实时温度,控制第三电加热器加热,直至达到目标温度。连接各个电加热器以及连接各个温度传感器的电线线路通过设置的快接插座,与温控装置实现电路连接。本技术还提供一种适用于110kV终端的红外测温培训系统,包含:多个上述的红外测温培训装置;移动人机交互装置,分别与各个红外测温培训装置通过无线连接,移动控制各个红外测温培训装置的温控装置。各个所述的红外测温培训装置的温控装置上配置有无线通讯模块。综上所述,本技术所提供的适用于110kV终端的红外测温培训装置及培训系统,结构简单,采用110kV终端模型与加热装置相结合,利用加热装置可精确控温的优点,可灵活设置110kV终端模型上各个发热点的温度,并可通过布置多个加热装置及温控装置,灵活配置发热情况,从而模拟真实110kV终端的各种不同的发热情况,训练培训巡检人员的测温技能,排查故障技能等,提升巡检的准确性,确保电缆线路安全,以达到充分培训和有效考核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的适用于110kV终端的红外测温培训装置的电路原理框图;图2为本技术中的适用于110kV终端的红外测温培训装置的具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图1~图2,通过优选实施例对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达成目的及功效予以详细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技术提供的适用于110kV终端的红外测温培训装置,包含:110kV终端模型,与真实110kV终端的外形相同;加热装置,固定设置在110kV终端模型上;测温装置,固定设置在110kV终端模型上,且位于加热装置一侧(也就是加热装置和测温装置设置在相同位置处);温控装置,分别与加热装置以及测温装置通过电路连接,根据测温装置测量并反馈的加热装置的实时温度,控制加热装置加热,模拟110kV终端的发热。如图2所示,所述的110kV终端模型包含:支架4;套管1,固定设置在支架4上,模拟电缆应力锥;出线杆2,连接设置在套管1的顶端;尾管3,连接设置在套管1的底端,从而模拟制成与真实110kV终端的外形完全相同的110kV终端模型,从而用于教学培训。如图1所示,所述的加热装置包含:一个第一电加热器11,固定设置在套管1的内部,模拟应力锥发热;一个第二电加热器12,固定设置在出线杆2的内部,模拟出线杆发热;一个第三电加热器13,固定设置在尾管3的内部,模拟尾管连接处发热。在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电加热器11和第三电加热器12均采用电加热圈;所述的第二电加热器12采用电加热棒。所述的测温装置包含:一个第一温度传感器,固定设置在套管1的内部,且位于第一电加热器11的一侧,测量该第一电加热器11的实时温度;一个第二温度传感器,固定设置在出线杆2的内部,且位于第二电加热器12的一侧,测量该第二电加热器12的实时温度;一个第三温度传感器,固定设置在尾管3的内部,且位于第三电加热器13的一侧,测量该第三电加热器13的实时温度。在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和第三温度传感器均采用热电阻。如图1所示,所述的温控装置包含:温控箱24,固定设置在支架4上;第一温控表21,设置在温控箱24内部,分别与第一电加热器11以及第一温度传感器通过电路连接,根据第一温度传感器测量并反馈的第一电加热器11的实时温度,控制第一电加热器11加热,直至达到目标温度;第二温控表22,设置在温控箱24内部,分别与第二电加热器12以及第二温度传感器通过电路连接,根据第二温度传感器测量并反馈的第二电加热器12的实时温度,控制第二电加热器12加热,直至达到目标温度;第三温控表23,设置在温控箱24内部,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110kV终端的红外测温培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n110kV终端模型;/n加热装置,固定设置在110kV终端模型上;/n测温装置,固定设置在110kV终端模型上,且位于加热装置一侧;/n温控装置,分别与加热装置以及测温装置通过电路连接,根据测温装置测量并反馈的加热装置的实时温度,控制加热装置加热,模拟110kV终端的发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110kV终端的红外测温培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110kV终端模型;
加热装置,固定设置在110kV终端模型上;
测温装置,固定设置在110kV终端模型上,且位于加热装置一侧;
温控装置,分别与加热装置以及测温装置通过电路连接,根据测温装置测量并反馈的加热装置的实时温度,控制加热装置加热,模拟110kV终端的发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110kV终端的红外测温培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110kV终端模型与真实110kV终端具有相同外形,包含:
支架;
套管,固定设置在支架上,模拟电缆应力锥;
出线杆,连接设置在套管的顶端;
尾管,连接设置在套管的底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110kV终端的红外测温培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装置包含:
一个第一电加热器,固定设置在套管的内部,模拟应力锥发热;
一个第二电加热器,固定设置在出线杆的内部,模拟出线杆发热;
一个第三电加热器,固定设置在尾管的内部,模拟尾管连接处发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110kV终端的红外测温培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电加热器和第三电加热器均采用电加热圈;所述的第二电加热器采用电加热棒。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110kV终端的红外测温培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测温装置包含:
一个第一温度传感器,固定设置在套管的内部,且位于第一电加热器的一侧,测量该第一电加热器的实时温度;
一个第二温度传感器,固定设置在出线杆的内部,且位于第二电加热器的一侧,测量该第二电加热器的实时温度;
一个第三温度传感器,固定设置在尾管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利军王承张屹蒋晓娟王骁迪楼铁城陈越超温德康凌立勇叶志豪范世峰徐操王福生何文明李晓锋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上海三原电缆附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