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颗粒放电模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0083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6 22: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颗粒放电模型,涉及电力设备测量技术领域,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第一电极、绝缘支撑柱、绝缘套筒和第二电极,绝缘支撑柱、绝缘套筒和第二电极之间形成用于存放金属颗粒的空腔,且绝缘支撑柱的下端固设有用于撞击金属颗粒的铜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外凸于空腔内的铜棒,可增加金属颗粒的有效碰撞机率,并真实模拟更符合实际情况的颗粒缺陷放电现象,为局部放电检测的研究与分析提供科学的依据,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和可靠耐用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颗粒放电模型
本技术涉及电力设备测量
,尤其是一种颗粒放电模型。
技术介绍
气体绝缘全封闭式组合电器(GIS)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设备,现已广泛应用于城市供电、发电厂等高压输变电系统中。局部放电现象是GIS内部绝缘损坏的外在表现,而金属颗粒放电是GIS局部放电的一种典型故障,其主要由设备安装过程或开关动作过程中产生的金属碎屑引起的,且此类金属微粒会随着内部电场的周期性变化产生随机性移动或者跳动现象,随着跳动幅度的增大对设备可造成击穿危险。通过GIS模拟装置的颗粒放电模型可进行金属颗粒放电机理分析,从而研究金属颗粒放电放电本身特有的性质,为实际研究局部放电的检测技术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但是现有的颗粒放电模型结构大多较为复杂,且通常需要通过敲击壳体使颗粒之间发生有效碰撞,才能产生放电信号,这就会使得模型不容易放电或者放电特征不明显,从而影响模拟试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颗粒放电模型,其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颗粒放电模型,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第一电极、绝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颗粒放电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第一电极、绝缘支撑柱、绝缘套筒和第二电极,所述绝缘支撑柱、绝缘套筒和第二电极之间形成用于存放金属颗粒的空腔,且所述绝缘支撑柱的下端固设有用于撞击金属颗粒的铜棒。/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颗粒放电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第一电极、绝缘支撑柱、绝缘套筒和第二电极,所述绝缘支撑柱、绝缘套筒和第二电极之间形成用于存放金属颗粒的空腔,且所述绝缘支撑柱的下端固设有用于撞击金属颗粒的铜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颗粒放电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套筒侧壁设有一与所述空腔相连通的通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宏远贺鹏邓敏武少哲
申请(专利权)人:红相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