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雷电冲击测试装置
本技术属于电气设备性能测试
,尤其涉及一种雷电冲击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电力系统中的电力设备由于多设置于户外,经常受到雷电的冲击,因此电气设备在投入使用之前需进行雷电冲击测试,以确认电气设备的抗雷击能力是否符合要求,避免雷电天气时因电气设备抗雷击能力不合格引起的输电线路故障,而如何有效的对电气设备进行雷电冲击测试成为电力行业迫切的需要。现有雷电冲击测试装置多结构复杂,操作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雷电冲击测试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雷电冲击测试装置结构复杂,操作繁琐的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雷电冲击测试装置,包括:雷电波产生模块、截波器、分压器、分流器、电源模块及测控模块;分压器和截波器分别与雷电波产生模块连接,分流器通过被测品与雷电波产生模块连接,测控模块与雷电波产生模块连接;电源模块用于为测控模块供电,并接收测控模块发送的控制指令,以及根据控制指令为雷电波产生模块及截波器供电;测控模块用于接收分压器的电压信号及分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雷电冲击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雷电波产生模块、截波器、分压器、分流器、电源模块及测控模块;/n所述分压器和所述截波器分别与所述雷电波产生模块连接,所述分流器通过被测品与所述雷电波产生模块连接,所述测控模块与所述雷电波产生模块连接;/n所述电源模块用于为所述测控模块供电,并接收所述测控模块发送的控制指令,以及根据所述控制指令为所述雷电波产生模块及所述截波器供电;/n所述测控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分压器的电压信号及所述分流器的电压信号,并对所述分压器的电压信号及所述分流器的电压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得到雷电冲击测试结果。/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雷电冲击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雷电波产生模块、截波器、分压器、分流器、电源模块及测控模块;
所述分压器和所述截波器分别与所述雷电波产生模块连接,所述分流器通过被测品与所述雷电波产生模块连接,所述测控模块与所述雷电波产生模块连接;
所述电源模块用于为所述测控模块供电,并接收所述测控模块发送的控制指令,以及根据所述控制指令为所述雷电波产生模块及所述截波器供电;
所述测控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分压器的电压信号及所述分流器的电压信号,并对所述分压器的电压信号及所述分流器的电压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得到雷电冲击测试结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雷电冲击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雷电波产生模块包括:整流单元及多级串联的雷电波产生单元;
所述整流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源模块连接,第一级雷电波产生单元与所述整流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最后一级雷电波产生单元分别与所述被测品、所述分压器及所述截波器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雷电冲击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雷电波产生单元包括:第一充电电阻、第二充电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波头电阻、波尾电阻及第一放电球隙;
所述第一充电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波尾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波尾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充电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放电球隙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放电球隙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波头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连接;
当所述雷电波产生单元作为第一级时,所述第一充电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整流单元的正输出端连接;所述波头电阻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二充电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整流单元的负输出端连接;
当所述雷电波产生单元作为中间级时,所述第一充电电阻的第一端与上一级雷电波产生单元的第一充电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波头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上一级雷电波产生单元的波尾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充电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上一级雷电波产生单元的第二充电电阻的第一端连接;
当所述雷电波产生单元作为最后一级时,所述第一充电电阻的第一端与上一级雷电波产生单元的第一充电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波头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上一级雷电波产生单元的波尾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充电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上一级雷电波产生单元的第二充电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波尾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分压器、所述截波器及所述被测品连接。
技术研发人员:凡远柱,黄礼文,汪国胜,赵学明,顾浩,杨正,刘斌,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南瑞继远电网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