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光光度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0037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6 22: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分光光度计,包括光束整形系统、分光系统以及信号采集系统,其中,光束整形系统包括沿光线传播方向依次设置的光源、准直透镜组、比色杯和聚焦透镜组,所述准直透镜组包括沿光线传播方向依次设置的准直透镜和会聚透镜,所述光源发射的光线依次经过所述准直透镜、所述会聚透镜后会聚形成第一会聚点,所述第一会聚点位于所述比色杯内或者靠近所述比色杯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样品使用量少、成本较低的分光光度计。

Spectrophotome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分光光度计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分光光度计。
技术介绍
在医疗中的生化分析仪、凝血分析仪等都需用到多种波长进行测试,当采用的同一光源时,则需对该光源进行分光处理。目前使用的分光光度计包括有光源、准直透镜、比色杯、聚焦透镜、分光系统等结构,其中,光源通过准直透镜准直后平行射入比色杯中,光线透过比色杯中的样品,再平行射入聚焦透镜,平行光束被聚焦成点光源后,作为光信号被传输至分光系统中。但由于平行光射入比色杯中时,在检测过程中比色杯中的样品需覆盖平行光的光斑,则所需的样品使用量较多,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分光光度计,旨在提供一种样品使用量少、成本较低的分光光度计。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分光光度计,包括:光束整形系统,包括沿光线传播方向依次设置的光源、准直透镜组、比色杯和聚焦透镜组,所述准直透镜组包括沿光线传播方向依次设置的准直透镜和会聚透镜,所述光源发射的光线依次经过所述准直透镜、所述会聚透镜后会聚形成第一会聚点,所述第一会聚点位于所述比色杯内或者靠近所述比色杯设置;分光系统,包括分光片,所述分光片设于所述聚焦透镜组的背对所述比色杯的一侧,经由所述聚焦透镜组会聚的光线入射至所述分光片,并经过所述分光片反射形成有分光路径;信号采集系统,包括光电二极管,所述光电二极管设于所述分光路径上,用于吸收经由所述分光片反射的光线,并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会聚点位于所述比色杯内;或者,所述第一会聚点靠近所述比色杯的光线入射面;或者,所述第一会聚点靠近所述比色杯的光线出射面。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定义所述第一会聚点与所述比色杯的面向所述准直透镜组表面的距离为第一距离,定义所述第一会聚点与所述比色杯的背离所述准直透镜组表面的距离为第二距离,所述第一距离与所述第二距离相等。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光源发射的光线依次经过所述准直透镜、所述会聚透镜、所述比色杯、所述聚焦透镜组后会聚形成第二会聚点,所述分光片设于所述聚焦透镜组和所述第二会聚点之间。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分光系统包括若干所述分光片,若干所述分光片沿所述聚焦透镜组的出射光线的传播方向间隔排列设置;所述信号采集系统包括若干所述光电二极管,每一所述光电二极管设于一所述分光路径上。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分光光度计还包括半导体基板,所述半导体基板面向若干所述分光片设置,若干所述光电二极管设于所述半导体基板的面向所述分光片的表面,且所述光电二极管的光学接收面与所述分光片反射光的轴线垂直设置。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定义经由所述聚焦透镜组会聚光线的轴线与所述分光片的夹角为α,满足条件:30°≤α≤60°。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定义经由所述聚焦透镜组会聚光线的轴线与所述分光片的夹角为α,满足条件:α=45°。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分光系统还包括若干滤光片,每一所述滤光片设于一所述分光路径上,且位于所述分光片与所述光电二极管之间。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定义所述分光片反射光的轴线与所述滤光片的夹角为β,满足条件:β=90°。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分光光度计,包括光束整形系统、分光系统以及信号采集系统,其中,光束整形系统包括沿光线传播方向依次设置的光源、准直透镜组、比色杯和聚焦透镜组,准直透镜组包括沿光线传播方向依次设置的准直透镜和会聚透镜,光源发射的光线依次经过准直透镜、会聚透镜后会聚形成第一会聚点,第一会聚点位于比色杯内或者靠近比色杯设置。即,通过光源发射光线经过准直透镜后形成平行光束,由于光线经过准直透镜出射的平行光束的平行度对测量的精度影响较小,但是如果直接将平行光射入比色杯中,则在比色杯附近形成的光斑较大,也即此时所需的样品使用量较多,因此通过将该平行光束经会聚透镜会聚后形成第一会聚点,由于会聚点附近的光斑最小,如此,将第一会聚点位于比色杯内或者靠近比色杯设置,此时,比色杯不仅可最大程度地利用准直透镜组会聚光源的能源,还可在保证样品覆盖光斑的同时,大大减少样品的使用量,也即,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所需样品量少、成本较低的分光光度计。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分光光度计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放大图;图3为图1中准直透镜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例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另外,在本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分光光度计100,用于医疗设备的生化分析仪、凝血分析仪等检测仪器中,旨在提供一种所需样品量少、成本较低的分光光度计100。结合参见图1至图3,本技术分光光度计100一实施例中,该分光光度计100包括:光束整形系统10,包括沿光线传播方向依次设置的光源11、准直透镜组12、比色杯13和聚焦透镜组14,所述准直透镜组12包括沿光线传播方向依次设置的准直透镜121和会聚透镜122,所述光源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光光度计,其特征在于,包括:/n光束整形系统,包括沿光线传播方向依次设置的光源、准直透镜组、比色杯和聚焦透镜组,所述准直透镜组包括沿光线传播方向依次设置的准直透镜和会聚透镜,所述光源发射的光线依次经过所述准直透镜、所述会聚透镜后会聚形成第一会聚点,所述第一会聚点位于所述比色杯内或者靠近所述比色杯设置;/n分光系统,包括分光片,所述分光片设于所述聚焦透镜组的背对所述比色杯的一侧,经由所述聚焦透镜组会聚的光线入射至所述分光片,并经过所述分光片反射形成有分光路径;/n信号采集系统,包括光电二极管,所述光电二极管设于所述分光路径上,用于吸收经由所述分光片反射的光线,并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光光度计,其特征在于,包括:
光束整形系统,包括沿光线传播方向依次设置的光源、准直透镜组、比色杯和聚焦透镜组,所述准直透镜组包括沿光线传播方向依次设置的准直透镜和会聚透镜,所述光源发射的光线依次经过所述准直透镜、所述会聚透镜后会聚形成第一会聚点,所述第一会聚点位于所述比色杯内或者靠近所述比色杯设置;
分光系统,包括分光片,所述分光片设于所述聚焦透镜组的背对所述比色杯的一侧,经由所述聚焦透镜组会聚的光线入射至所述分光片,并经过所述分光片反射形成有分光路径;
信号采集系统,包括光电二极管,所述光电二极管设于所述分光路径上,用于吸收经由所述分光片反射的光线,并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光光度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会聚点位于所述比色杯内;
或者,所述第一会聚点靠近所述比色杯的光线入射面;
或者,所述第一会聚点靠近所述比色杯的光线出射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光光度计,其特征在于,定义所述第一会聚点与所述比色杯的面向所述准直透镜组表面的距离为第一距离,定义所述第一会聚点与所述比色杯的背离所述准直透镜组表面的距离为第二距离,所述第一距离与所述第二距离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光光度计,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发射的光线依次经过所述准直透镜、所述会聚透镜、所述比色杯、所述聚焦透镜组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青松陈明峰李浪林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国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