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锅炉炉前的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29692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6 21: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锅炉炉前的处理装置,包括一次风引入加热装置和落灰引出装置,一次风引入加热装置包括一次风主管和由一次风主管引出的两个一次风支管,两个一次风支管分别连接至锅炉料仓和炉前料仓,落灰引出装置设置在料仓平台的底部,料仓平台上设置有落灰孔和防静电封盖,落灰孔的内部设置有防坠支架,落灰引出装置包括落灰管和垂直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一次风引入加热装置降低入炉燃料水分,提高锅炉热效率,延长锅炉运行周期;利用落灰引出装置能够改善现场的生产环境,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大大提高了锅炉人员的劳动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有利于提高生产车间连续生产效率。

A treatment device in front of boil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锅炉炉前的处理装置
本技术属于生物质发电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锅炉炉前的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生物质发电是利用生物质所具有的生物质能进行的发电,是可再生能源发电的一种,包括农林废弃物直接燃烧发电、农林废弃物气化发电、垃圾焚烧发电、垃圾填埋气发电、沼气发电。生物质发电用的锅炉本体的侧面设置有料仓平台,料仓平台上方有输送皮带向锅炉料仓输送燃料。在现有技术下进行发电生产存在一些问题,如,由于受到天气因素的影响,锅炉入炉燃料水分有时会出现偏高情况,尤其是在多雨季节,入炉燃料水分比重偏高更厉害,这样的话,入炉燃烧过程中,引起锅炉负荷的波动,增加燃烧调整难度,烟气湿度增大,易造成省煤器、空预器等烟气走廊的堵塞甚至引起积灰板结与腐蚀,致使锅炉热效率逐渐降低,料耗增加;再者就是,生物质锅炉入炉燃料中灰分较大,尤其是含土较多,燃料从输送皮带送至锅炉料仓后,会产生较多扬尘,导致料仓平台周围、承载平台周围每天会产生很多积土,而且因平台位置较高清理积土较为困难,这给锅炉人员每天打扫卫生带来较大困难同时也浪费很多时间,甚至影响监盘巡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锅炉炉前料仓与料仓平台料粉处理问题,提出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生产周期长、生产效率高且节能环保的一种锅炉炉前的处理装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锅炉炉前的处理装置,包括一次风引入加热装置和落灰引出装置,所述一次风引入加热装置包括一次风主管和由一次风主管引出的两个一次风支管,所述一次风主管的输入端与位于其两侧的两个一次风道中段引出的一次风管道连接,两个一次风支管分别连接至锅炉料仓和炉前料仓,所述落灰引出装置设置在料仓平台的底部,所述料仓平台上设置有落灰孔,所述落灰孔的上边缘设置有落灰倒角,所述料仓平台上对应落灰孔的位置设置有防静电封盖,所述防静电封盖的下边缘设置有与落灰倒角配合的密封倒角,所述落灰孔的内部设置有防坠支架,所述落灰引出装置包括落灰管和设置在落灰孔下边缘的垂直管,所述落灰管的输出端设置有推车。作为优选,所述落灰管的形状为S形。作为优选,所述防坠支架包括与落灰孔内壁连接的多个折线板和设置在折线板顶部的支撑圈。作为优选,所述垂直管的长度小于1m。作为优选,所述落灰管的管身上设置有空气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锅炉炉前的处理装置,利用一次风引入加热装置降低入炉燃料水分,提高锅炉热效率,延长锅炉运行周期,提高锅炉的连续生产效率,而且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适合大规模推广。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锅炉炉前的处理装置,利用落灰引出装置能够改善现场的生产环境,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大大提高了锅炉人员的劳动效率,有利于提高整个生产过程的生产效率,而且落灰孔和防静电封盖的密封性能好,能够有效防止灰尘倒流。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实施例提供的一次风引入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提供的落灰引出装置的剖视图;图3为实施例提供的落灰引出装置的轴测图;以上各图中,1、一次风道;2、一次风引入加热装置;21、一次风管道;22、一次风主管;23、一次风支管;3、落灰引出装置;31、落灰管;32、垂直管;4、料仓平台;41、落灰孔;42、落灰倒角;5、防静电封盖;51、密封倒角;6、防坠支架;61、折线板;62、支撑圈;7、推车。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为叙述方便,下文如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实施例,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锅炉炉前的处理装置,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其一为一次风引入加热装置2,其二为落灰引出装置3。一次风引入加热装置2主要是对即将进入锅炉本体和预先储存的燃料进行加热干燥,从而提高锅炉的热效率;落灰引出装置3主要是将输送燃料过程中落在料仓平台上的灰尘导出到推车并运走,减少人工清理平台和平台下地面的工作量,而且落灰在生产车间的残留减少。具体地,本技术提供的一次风引入加热装置2包括一次风主管22和由一次风主管22引出的两个一次风支管23,一次风主管22的输入端与位于其两侧的两个一次风道1中段引出的一次风管道21连接,两个一次风支管23分别连接至锅炉料仓和炉前料仓;其中,一次风道1是生产车间的必要设施,一次风主管22从两个一次风道1中各引出一部分一次风供给给锅炉料仓和炉前料仓,这样既能保证系统一次风供给的稳定性,又能将燃料的水分烘干,降低入炉燃料水分,提高锅炉热效率,延长锅炉运行周期,提高锅炉的连续生产效率。本技术提供的落灰引出装置3设置在料仓平台4的底部,料仓平台4上设置有落灰孔41,落灰孔41的上边缘设置有落灰倒角42,料仓平台4上对应落灰孔的位置设置有防静电封盖5,防静电封盖5的下边缘设置有与落灰倒角42配合的密封倒角51,落灰孔41的内部设置有防坠支架6,落灰引出装置3包括落灰管31和设置在落灰孔下边缘的垂直管32,落灰管31的输出端设置有推车7。其中,落灰倒角41与落灰孔4的孔壁、垂直管32形成一个具有漏斗嘴效果的下灰结构,而且垂直管的长度小于1m,远小于落灰管的长度,这样能够避免落灰在被清除的时候在落灰口发生堵塞而增加清理难度;防静电封盖与落灰孔配合后一方面起到密封的作用,另一方面则因密封倒角和落灰倒角的配合可有效防止气流导流而破坏生产环境。为了避免落灰下落造成料仓平台4下方环境恶劣,本技术提供的落灰管31的形状为S形能够减缓落灰下落,而且S形的弯曲程度较小不致于落灰下落太慢而发生堵塞。为了减少异物下坠到落灰管31中,本技术提供的防坠支架6包括与落灰孔内壁连接的多个折线板61和设置在折线板顶部的支撑圈62,利用支撑圈62来向防静电封盖提供向上的反作用力,而且防坠支架6对防静电封盖5形成支撑从而防止其意外坠落或者偏斜,提高设备的安全性。为了避免落灰管堵塞,本技术在落灰管31的管身上设置有空气炮(图中未画出)定期发射气流冲击波来将落灰管管壁上的灰尘沿着管壁下落,提高清理效率,保证设备的连续生产。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技术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锅炉炉前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次风引入加热装置和落灰引出装置,所述一次风引入加热装置包括一次风主管和由一次风主管引出的两个一次风支管,所述一次风主管的输入端与位于其两侧的两个一次风道中段引出的一次风管道连接,两个一次风支管分别连接至锅炉料仓和炉前料仓,所述落灰引出装置设置在料仓平台的底部,所述料仓平台上设置有落灰孔,所述落灰孔的上边缘设置有落灰倒角,所述料仓平台上对应落灰孔的位置设置有防静电封盖,所述防静电封盖的下边缘设置有与落灰倒角配合的密封倒角,所述落灰孔的内部设置有防坠支架,所述落灰引出装置包括落灰管和设置在落灰孔下边缘的垂直管,所述落灰管的输出端设置有推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锅炉炉前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次风引入加热装置和落灰引出装置,所述一次风引入加热装置包括一次风主管和由一次风主管引出的两个一次风支管,所述一次风主管的输入端与位于其两侧的两个一次风道中段引出的一次风管道连接,两个一次风支管分别连接至锅炉料仓和炉前料仓,所述落灰引出装置设置在料仓平台的底部,所述料仓平台上设置有落灰孔,所述落灰孔的上边缘设置有落灰倒角,所述料仓平台上对应落灰孔的位置设置有防静电封盖,所述防静电封盖的下边缘设置有与落灰倒角配合的密封倒角,所述落灰孔的内部设置有防坠支架,所述落灰引出装置包括落灰管和设置在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明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玉泉生物发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