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德福专利>正文

双炉排反烧式水管锅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9452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炉排反烧式水管锅炉,由炉体、炉胆、直火管及安装在其中的换热管,安装在炉胆内的活动式水冷壁炉膛、烟道、下炉排、进、出水管组成,直火管与炉胆及烟道连接,炉体分隔成由温水管联通的预热室及加热室,活动式水冷壁炉膛通过上、下循环水管与加热管连通,在活动式水冷壁炉膛两侧下方前端安装有与加热室连通的返水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有效提高锅炉的吸热率。(*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锅炉,尤其是一种双炉排反烧式水管锅炉。双炉排反烧技术以其烟气污染少,热效率高而广泛使用,如中国专利92221762.9号公开的“双层炉排反烧式生活锅炉”即采用由耐火砖封闭的上燃烧室通过炉排管实现双炉排反烧,并且在炉胆内设置换热管(水管)以提高热利用率;这种双炉排反烧式水管锅炉采用由耐火砖封闭的固定燃烧室(炉膛)结构,维修不便,炉胆、烟道余热利用率不高而被现行活动式水冷壁炉膛、双水室结构的双炉排反烧式水管锅炉产品所替代。如中国·甘肃·临泽常压锅炉厂生产的(LSH50-95/15-AII型)双炉排反烧式生活锅炉,其炉体由隔板分隔成预热室及加热室,通过温水管相互联通,活动式水冷壁炉膛通过其后端下方的下循环水管及其前、后端上方的上循环水管与加热室联通,使加热室与活动式水冷壁炉膛水冷管及炉排管 形成水循环;在加热室上端有蒸汽管通入预热室,以吸收蒸汽的热量;并在直火管中装有换热管;此种结构形式以水冷管在燃烧室内吸收热量,预热室吸收烟道内的余热提高了锅炉热效率,但也存在以下缺点活动式水冷壁炉膛两侧下端的水冷管及炉排管水循环不良,影响吸热率,而且极易烧坏;炉胆及烟道的园简形垂直设计使高温烟气热量被吸收后因体积减小而形成内部涡流,不利于烟气流动影响烟气中余热的吸收;换热管吸热面积有限也影响了烟气余热的吸收;直接通入预热室内的蒸汽管由于蒸气分散度不足使蒸汽中余热不能充分吸收。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可有效提高热效率的双炉排反烧式水管锅炉。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措施实现一种双炉排反烧式水管锅炉,由炉体,炉胆、直火管及安装在其中的换热管,安装在炉胆内的活动式水冷壁炉膛,烟道,下炉排,进、出水管等组成;直火管连接炉胆及烟道,炉体内由隔板分隔成预热室及加热室,通过温水管相互联通;活动式水冷壁炉膛通过其后端下方的下循环水管及其前、后端上方的上循环水管与加热室联通;在加热室上端有蒸气管通入预热室;活动式水冷壁炉膛两侧下方前端安装有与加热室连通的返水管。本技术中,直火管与炉胆、烟道的连接方式可采用以下方式直火管呈10°-30°锥角上、下端分别与烟道及炉胆连接;炉胆及直火管呈3°-20°锥角,通过锥形连接环连接,直火管上端与烟道连接。本技术采取在换热管下方焊接吸热板及在通入预热室的蒸汽管端头安装水平分散管的措施提高余热吸收率。此处提及的水平分散管可以是均布小孔的钢管或中心与蒸汽管端头垂直连接的多向排放管。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活动式水冷壁炉膛两侧下方前端设置的返水管,消除了活动式水冷壁炉膛内水循环的死角,改善了水循环提高了吸热率及水冷管耐用度。2、直火管(及炉胆)的锥形结构,有利于烟气流动及烟气中余热的吸收。3、换热管下方安装的吸热板及蒸汽管端头安装的水平分散管,使蒸汽中的热量得以充分吸收,提高了锅炉热效率。本技术附图及图面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结构示意图1-炉体 2-蒸汽管 3-直火管 4-隔板 5-温水管6-换热管 7-炉胆 8-水冷管 9-炉排管 10-下炉排11-排污管 12-烟道 13-水位计 14-人孔 15-出水管16-检查孔 17、17′-上循环水管 18-加煤门19-清垢门 20-返水管 21-燃烧室门22-清灰门图2是图1的剖视图23-烟道阀24-水平分散管25-吸热板26-锥形连接环27-活动式水冷壁炉膛 28-下循环环29-进水管30-进水箱以下结合附图所示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双炉排反烧式水管锅炉,尤其是一种双炉排反烧式水管生活锅炉,由炉体(1),炉胆(7)、直火管(3)及安装在其中的换热管(6),安装在炉胆(7)内的活动式水冷壁炉膛(27)、烟道(12),下炉排(10)、进、出水管(29、15)等组成;炉体(1)内焊接有隔板(4)将炉体(1)分隔成上部预热室及下部加热室,温水管(5)上、下端通过连接法兰与安装在预热室及加热室的水管接头连接;活动式水冷壁炉膛(27)后端上、下方安装的水管接头穿过焊接在炉体(1)与炉胆(7)间的上、下安装孔道,通过法兰与上循环水管(17′)及下循环水管(28)一端连接,上、下循环水管(17′、28)另一端通过法兰与安装在加热室后端中部及下端的水管接头连接,活动式水冷壁炉膛(27)前端上方安装的水管接头及安装在加热室前端中部的水管接头通过法兰与上循环水管(17)连接,形成加热室与活动式水冷壁炉膛(27)水冷管(8)与炉排管(9)间的水循环,在加热室上端有蒸汽管(2)通入预热室,烟道(12)上安装有翻板式烟气阀(23)以调节锅炉燃烧状态;在活动式水冷壁炉膛(27)前端安装有加煤门(18),并在活动式水冷壁炉膛(27)下方安装有清垢门(19),炉体(1)上还安装有燃烧室门(18)、清灰门(22)、下炉排(10)及水位计(13)、检查孔(16)、人孔(29)、排污管(11)等,进水管(29)通过安装在炉体(1)顶部的进水箱(30)通入预热室,进水箱(30)还安装有溢流管;出水管(15)安装在加热室上端;在活动式水冷壁炉膛(27)前端两侧下方安装有水管接头通过连接法兰及返水管(20)与加热室下端的水管接头连接,以消除活动式水冷壁炉膛(27)内水循环的死角;活动式水冷壁炉膛(27)内水冷管(8)呈10°倾斜角,以改善水冷管(8)内水循环状态;炉胆(7)及直火管(3)呈5°园锥角,通过维形连接环(26)连接,直火管(3)上端与烟道(12)连接;通入预热室的蒸汽管(2)端头安装有由均布φ5小孔的钢管制成的水平分散管(24),安装在炉胆(7)、直火管(3)内的换热管(6)下方焊接有A钢板制成的吸热板(25)。权利要求1.一种双炉排反烧式水管锅炉,由炉体(1),炉胆(7)、直火管(3)及安装在其中的换热管(6),安装在炉胆(7)内的活动式水冷壁炉膛(27),烟道(12),下炉排(10),进、出水管(29、15)等组成,直火管(3)连接炉胆(7)及烟道(12),炉体(1)内由隔板(4)分隔成上部预热室及下部加热室,通过温水管(5)联通;活动式水冷壁炉膛(27)通过其后端下方的下循环水管(28)及其前、后端上方的上循环水管(17、17′)与加热室联通;在加热室上端有蒸汽管(2)通入预热室,其特征在于活动式水冷壁炉膛(27)两侧下方前端安装有与加热室连通的返水管(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炉排反烧式水管锅炉,其特征在于直水管(3)呈10°-30°锥角,上、下端分别与烟道(12)及炉胆(7)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炉排反烧式水管锅炉,其特征在于炉胆(7)及直水管(3)呈3°-20°锥角,通过锥形连接环(26)连接,直火管(3)上端与烟道(12)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双炉排反烧式水管锅炉,其特征在于活动式水冷壁炉膛(27)中水冷管(8)呈3°-15°的倾斜角。5.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双炉排反烧式水管锅炉,其特征在于安装在炉胆(7)及直火管(3)中的换热管(6)下端焊接有吸热板(25)。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双炉排反烧式水管锅炉,其特征在于由加热室通入预热室的蒸汽管(2)端头安装有水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炉排反烧式水管锅炉,由炉体(1),炉胆(7)、直火管(3)及安装在其中的换热管(6),安装在炉胆(7)内的活动式水冷壁炉膛(27),烟道(12),下炉排(10),进、出水管(29、15)等组成,直火管(3)连接炉胆(7)及烟道(12),炉体(1)内由隔板(4)分隔成上部预热室及下部加热室,通过温水管(5)联通;活动式水冷壁炉膛(27)通过其后端下方的下循环水管(28)及其前、后端上方的上循环水管(17、17′)与加热室联通;在加热室上端有蒸汽管(2)通入预热室,其特征在于:活动式水冷壁炉膛(27)两侧下方前端安装有与加热室连通的返水管(2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德福
申请(专利权)人:李德福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2[中国|甘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