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齿轮箱轴承基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9408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6 21: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齿轮箱轴承基座,主要包括基座和连接杆,基座为圆管式,基座顶部是第一圆环凸起,基座底部设置有第二圆环凸起,第一圆环凸起与第二圆环凸起均与基座为一体成型,且第一圆环凸起、第二圆环凸起和基座内壁直径一致,第一圆环凸起与第二圆环凸起外壁直径一致,第一圆环凸起上均匀设置有第一对接孔,第二圆环凸起上均匀设置有第二对接孔,且第一对接孔与第二对接孔垂直相对,连接杆一端穿插第一过穿孔,连接杆另一端穿插第二过穿孔,连接杆上设置有弹性组件,且弹性组件设置在第一圆环凸起与第二圆环凸起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原理简单,安装拆卸便捷,能够有效确保作业效率,且确保基座与齿轮箱轴承的连接稳定性。

A new bearing base of gearbox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齿轮箱轴承基座
本技术涉及齿轮箱
,具体为一种新型齿轮箱轴承基座。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齿轮箱在风力发电组中的应用很管泛,在风力发电机组当中就经常用到,而且是一个重要的机械部件,齿轮箱其主要功能是将风轮在风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动力传递给发电机并使其得到相应的转速,同时在齿轮箱的安装过程中,经常需要使用到齿轮箱安装基座,目前,传统的安装基座大多数是采用过盈配合,通过长期的实践过程发现,这种传统的过盈配合在安装拆卸维修保养时,比较费时费力,且还有可能划伤齿轮箱轴承的连接部,同时现有的安装方法一般均为通过螺栓一个一个的进行穿过螺栓孔,在通过螺母固定,而然在实际操作时,由于螺栓数量较多,且容易丢失,同时在进行螺栓穿插时也比较费时费力,影响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齿轮箱轴承基座,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齿轮箱轴承基座,包括基座和连接杆,所述基座为圆管式,所述基座顶部设置第一圆环凸起,所述基座底部设置有第二圆环凸起,所述第一圆环凸起与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齿轮箱轴承基座,包括基座(1)和连接杆(2),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为圆管式,所述基座(1)顶部设置第一圆环凸起(3),所述基座(1)底部设置有第二圆环凸起(4),所述第一圆环凸起(3)与第二圆环凸起(4)均与基座(1)为一体成型,且第一圆环凸起(3)、第二圆环凸起(4)和基座(1)内壁直径一致,所述第一圆环凸起(3)与第二圆环凸起(4)外壁直径一致,所述第一圆环凸起(3)上均匀设置有第一过穿孔(5),所述第二圆环凸起(4)上均匀设置有第二过穿孔(6),且第一过穿孔(5)与第二过穿孔(6)垂直相对,所述连接杆(2)一端穿插第一过穿孔(5),所述连接杆(2)另一端穿插第二过穿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齿轮箱轴承基座,包括基座(1)和连接杆(2),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为圆管式,所述基座(1)顶部设置第一圆环凸起(3),所述基座(1)底部设置有第二圆环凸起(4),所述第一圆环凸起(3)与第二圆环凸起(4)均与基座(1)为一体成型,且第一圆环凸起(3)、第二圆环凸起(4)和基座(1)内壁直径一致,所述第一圆环凸起(3)与第二圆环凸起(4)外壁直径一致,所述第一圆环凸起(3)上均匀设置有第一过穿孔(5),所述第二圆环凸起(4)上均匀设置有第二过穿孔(6),且第一过穿孔(5)与第二过穿孔(6)垂直相对,所述连接杆(2)一端穿插第一过穿孔(5),所述连接杆(2)另一端穿插第二过穿孔(6),所述连接杆(2)上设置有弹性组件(7),且弹性组件(7)设置在第一圆环凸起(3)与第二圆环凸起(4)之间;
所述连接杆(2)包括第一丝杆(8)、第二丝杆(9)、第一弹性件(10)、第二弹性件(11)和套管(12),所述套管(12)内部中心位置设置隔垫(13),所述第一丝杆(8)上固定设置有第一拉环(14),所述第二丝杆(9)上固定设置有第二拉环(15),且第二拉环(15)和第一拉环(14)直径均大于套管(12)直径,所述隔垫(13)一侧与第一弹性件(10)一端固定连接,且第一弹性件(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庆太罗鲁豪杨洪祥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众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