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动下止及隐形拉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9351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6 20: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活动下止及隐形拉链,涉及拉链技术领域。其中,活动下止包括下止本体,该下止本体的两端均设有一连接部,用于连接隐形拉链的翻边。隐形拉链包括链带、拉头和上述活动下止,链带包括布带、设置于布带一侧的翻边以及排列设置于翻边的复数个链牙,下止本体横跨于两列啮合链牙的背面,且两连接部分别连接于两翻边的阴角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活动下止可调节地连接于隐形拉链的翻边上,通过调整活动下止的安装位置,便可实现自定义拉链开合长度的目的,具有结构简单、构思巧妙和使用灵活等优点。

A movable bottom stop and invisible zipp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活动下止及隐形拉链
本技术涉及拉链
,具体是指一种活动下止及隐形拉链。
技术介绍
隐形拉链相对于普通拉链具有更高的观赏度和美观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羽绒服、皮衣、夹克衫和包袋等用品中。现有隐形拉链由链带、拉头、上止、下止和锁紧件等组成。其中,链带包括布带、设置于布带一侧的翻边以及排列设置于翻边的复数个链牙,拉头夹持于两侧链牙,使得两侧的链牙可相互啮合或脱开,并且拉链的有效开合长度由上下止之间的距离决定。目前市场上的隐形拉链多为闭尾式拉链,且其下止大多是由超音波熔接而形成的,其熔接位置在靠近链带下端部的3~5颗链牙的地方。故此种拉链下止熔接固定后,拉链的开合长度也就被固定,无法更改调节。此外,现有隐形拉链还普遍存在着下止容易被磨损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活动下止及隐形拉链,以解决现有隐形拉链无法调整开合长度、下止容易受损等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活动下止,包括下止本体,该下止本体的两端均设有一连接部,用于连接隐形拉链的翻边,并使下止本体横跨于隐形拉链的链牙背面。进一步,上述下止本体为匚型板块。进一步,上述匚型板块的两端朝内弯折并设有若干用于连接上述翻边阴角面的齿牙,进而在匚型板块的两端形成上述连接部。更进一步,上述活动下止由金属板弯折成型。一种隐形拉链,包括链带和拉头,上述链带包括布带、设置于布带一侧的翻边以及排列设置于翻边的复数个链牙,还包括任一上述活动下止;上述下止本体横跨于两列啮合链牙的背面,且两上述连接部分别连接于两上述翻边的阴角面。进一步,上述链带还包括固定下止,上述活动下止位于上述固定下止与上述拉头之间。进一步,上述活动下止与上述固定下止相重叠。更进一步,上述固定下止通过超音波设备熔接于上述链带。由上述对本技术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其一、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活动下止,该活动下止可调节地连接于隐形拉链的翻边上,通过调整活动下止的安装位置,便可实现自定义拉链开合长度的目的,具有结构简单、构思巧妙和使用灵活等优点。其二、本技术使用时,可将活动下止与固定下止相重叠地固定连接于隐形拉链的翻边上,形成“双重下止”,能有效减轻拉头对固定下止的冲击磨损,延长其使用寿命。其三、所述匚型板块的两端朝内弯折并设有若干用于连接所述翻边阴角面的齿牙,进而在匚型板块的两端形成所述连接部,由若干齿牙形成的连接部,可以很好的夹持于翻边的侧壁,也便于安装拆卸。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活动下止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隐形拉链实施例一背面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隐形拉链实施例一正面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隐形拉链实施例一(从固定下止一端沿拉链长度方向观看)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隐形拉链实施例二背面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参考图1、图2和图4,一种活动下止,该活动下止1包括下止本体11,下止本体11的两端均设有一连接部12,用于连接隐形拉链的翻边23,并使下止本体11横跨于隐形拉链的链牙22背面。参考图1、图2和图4,具体地,下止本体11由金属板弯折而成的匚型板块,但下止本体11的具体形状以及材料并不局限于此,只要使下止本体11具有较好的形变能力,可较轻易地松紧,使用灵活,并能阻挡隐形拉链的拉头3移动即可。下止本体11的两端朝内弯折并设有若干用于连接翻边23阴角面的齿牙121,进而在匚型板块的两端形成连接部12。连接部12的具体结构并不局限于此,只要能与隐形拉链的翻边23实现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即可。参考图1、图2和图4,使用时,将该活动下止1两端的齿牙121分别连接于隐形拉链的两翻边23阴角面,使活动下止1固定安装于链牙22的任意位置,且下止本体11横跨于隐形拉链的链牙22背面,用于限制拉头3的下移,从而实现自定义拉链开合长度的目的,具有结构简单、构思巧妙和使用灵活等优点。此外,还可将活动下止1与隐形拉链的固定下止4相重叠地固定安装于隐形拉链,形成“双重下止”,能有效减轻拉头3对固定下止4的冲击磨损,延长其使用寿命。实施例一:参考图1至图4,一种隐形拉链,包括链带2、拉头3以及上述活动下止1,链带2包括布带21、设置于布带21一侧的翻边23以及排列设置于翻边23的复数个链牙22。活动下止1的两连接部12分别连接于两翻边23的阴角面,并使活动下止1的下止本体11横跨于两列啮合链牙22的背面,而且活动下止1位于固定下止4与拉头3之间,用于限制拉头3的下移。参考图1至图4,厂家可在拉链组装出厂时将活动下止1可滑动地装配于链牙22上且不会脱落。这样,既可以避免活动下止1丢失,又方便购买者按需将活动下止1固定在拉链的任意位置。当购买者需要调整拉链的开合长度时,可将活动下止1移动到合适的位置,再借助外力将两连接部12朝中间夹紧,让两连接部12和齿牙121连接于翻边23,便可将活动下止1固定于隐形拉链,具有使用灵活,操作简单等优点。参考图1至图4,具体地,链带2在链牙22的上下端还设有用于阻挡拉头3继续移动的固定下止4和固定上止5。其中,固定下止4通过超音波设备熔接于链带2。实施例二:参考图1和图5,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活动下止1与固定下止4相重叠地固定安装于隐形拉链。这样,在隐形拉链上形成“双重下止”,能有效减轻拉头3对固定下止4的冲击磨损,延长其使用寿命。上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技术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技术保护范围的行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活动下止,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止本体,该下止本体的两端均设有一连接部,用于连接隐形拉链的翻边,使下止本体横跨于隐形拉链的链牙背面,所述下止本体为匚型板块,所述匚型板块的两端朝内弯折并设有若干用于连接所述翻边阴角面的齿牙,进而在匚型板块的两端形成所述连接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活动下止,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止本体,该下止本体的两端均设有一连接部,用于连接隐形拉链的翻边,使下止本体横跨于隐形拉链的链牙背面,所述下止本体为匚型板块,所述匚型板块的两端朝内弯折并设有若干用于连接所述翻边阴角面的齿牙,进而在匚型板块的两端形成所述连接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动下止,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下止由金属板弯折成型。


3.一种隐形拉链,包括链带和拉头,所述链带包括布带、设置于布带一侧的翻边以及排列设置于翻边的复数个链牙,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兴旺刘拥华章杭占科峰张田蔡隆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浔兴拉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