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切换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29261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6 20: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源切换系统,包括第一电源供应器、多个晶体管、第一电阻、第一加速电路、第二电源供应器、第二电阻、第二加速电路、电容以及负载。多个晶体管中的一些晶体管用以接收第一控制信号、第二控制信号、第三控制信号及第四控制信号。第一电源供应器用以提供第一电压。第二电源供应器用以提供第二电压。电容用以输出电压至负载。第一控制信号、第二控制信号、第三控制信号及第四控制信号用以透过多个晶体管,控制电压由第一电压切换为第二电压,或由第二电压切换为第一电压。

Power switchin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源切换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源切换系统,尤指一种切换速度快且稳定性高的电源切换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许多的电子产品的功能也越来越强,计算速度也越来越快。然而,将电子产品的功能扩充以及提高运算能力会增加功率消耗。因此,具有执行多功能且运算能力强大的电子产品,也因功率消耗增大而导致操作时间的缩减。为了延长电子产品的操作时间或是扩充电子产品的供电来源的支持性,双电池或是双电源的供电系统于目前生活中也越来越常见。例如,笔记本电脑的主电池与外接电源扩充端口(PowerDocking)装置中的备用电池可以同时连接于笔记本电脑。换句话说,笔记本电脑的供电来源可以是内建的主电池或是外接电源扩充端口装置中的备用电池。目前的双电池或是双电源的供电系统应用于电子产品上时,需要一个单刀双掷(SinglePoleDoubleThrow,SPDT)开关来做供电来源的切换,并由控制器根据主电池以及备用电池的储能状况来决定此开关的切换状态。然而,以目前具有单刀双掷开关的双电池或是双电源的供电系统而言,切换速度与静态耗电量很难取得平衡。换句话说,单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源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电源供应子系统,包括:/n第一电源供应器,用以提供第一电压;/n第一晶体管,包括:/n第一端,耦接于所述第一电源供应器;/n控制端;及/n第二端;/n第二晶体管,包括:/n第一端,耦接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所述控制端;/n控制端,用以接收第一控制信号;及/n第二端,耦接于接地端;/n第三晶体管,包括:/n第一端;/n控制端,用以接收第二控制信号;及/n第二端,耦接于所述接地端;/n第一电阻,包括:/n第一端,耦接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所述第二端;及/n第二端,耦接于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所述第一端;/n第一加速电路,耦接于所述第一电阻的所述第一端、所述第一电阻...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120 TW 1071411701.一种电源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电源供应子系统,包括:
第一电源供应器,用以提供第一电压;
第一晶体管,包括:
第一端,耦接于所述第一电源供应器;
控制端;及
第二端;
第二晶体管,包括:
第一端,耦接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所述控制端;
控制端,用以接收第一控制信号;及
第二端,耦接于接地端;
第三晶体管,包括:
第一端;
控制端,用以接收第二控制信号;及
第二端,耦接于所述接地端;
第一电阻,包括:
第一端,耦接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所述第二端;及
第二端,耦接于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所述第一端;
第一加速电路,耦接于所述第一电阻的所述第一端、所述第一电阻的所述第二端及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所述第一端;及
第四晶体管,包括:
第一端,耦接于所述第一电阻的所述第一端;
控制端,耦接于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所述第一端;及
第二端;
第二电源供应子系统,包括:
第二电源供应器,用以提供第二电压;
第五晶体管,包括:
第一端,耦接于所述第二电源供应器;
控制端;及
第二端;
第六晶体管,包括:
第一端,耦接于所述第五晶体管的所述控制端;
控制端,用以接收第三控制信号;及
第二端,耦接于所述接地端;
第七晶体管,包括:
第一端;
控制端,用以接收第四控制信号;及
第二端,耦接于所述接地端;
第二电阻,包括:
第一端,耦接于所述第五晶体管的所述第二端;及
第二端,耦接于所述第七晶体管的所述第一端;
第二加速电路,耦接于所述第二电阻的所述第一端、所述第二电阻的所述第二端及所述第六晶体管的所述第一端;及
第八晶体管,包括:
第一端,耦接于所述第二电阻的所述第一端;
控制端,耦接于所述第六晶体管的所述第一端;及
第二端,耦接于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所述第二端;
电容,包括:
第一端,耦接于所述第八晶体管的所述第二端,用以输出电压;及
第二端,耦接于所述接地端;及
负载,耦接于所述电容的所述第一端,用以接收所述电压;
其中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所述第二控制信号、所述第三控制信号及所述第四控制信号用以控制所述电压由所述第一电压切换为所述第二电压,或由所述第二电压切换为所述第一电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晶体管、所述第四晶体管、所述第五晶体管及所述第八晶体管是P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晶体管(P-TypeMetal-Oxide-Semiconductor),且所述第二晶体管、所述第三晶体管、所述第六晶体管及所述第七晶体管是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晶体管(N-TypeMetal-Oxide-Semi...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宜群陈昱瑾蔡安绮
申请(专利权)人:联阳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