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商用车后处理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9240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6 20: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商用车后处理器,其包括壳体、隔板、载体和消音管;壳体上设有进、出气管;进、出气管均一端伸入壳体内侧,另一端均向壳体外侧伸出;进、出气管均设置于壳体的前端部;出气管采用集成尾管式出气管,其伸出壳体外侧的一端端部匹配焊接固定有排气弯头;出气管伸出壳体外侧的一端下部与前端盖的外壁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架;出气管伸入壳体内侧的一端位于前混合腔内且外部沿周向均匀布设有支撑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装配简单方便并能有效避免装配错误,结构牢固、可靠,消音降噪效果好,尾气转化效率高。

A kind of commercial vehicle rear process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商用车后处理器
本技术涉及车辆后处理器
,具体涉及一种商用车后处理器。
技术介绍
后处理器基本工作原理就是通过优化柴油发动机缸内燃烧过程,使燃烧废气中的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及颗粒(PM)等排放物得到有效控制并达到法规的要求,最后对发动机排出尾气中含量较高的氮氧化物(NOx)再利用专门的车载后处理系统进行处理,以满足法规要求。在后处理过程中,定量给料单元会根据发动机电控单元给出的指令精确地将与发动机运行工况相匹配的尿素量喷入排气管,尿素分解出的氨与氮氧化物在催化器中经过催化还原反应最后生成无害的氮气(N2)和水(H2O)。据测定,SCR尾气后处理系统对氮氧化物的转化率通常能达到60%以上。然而现有的车辆后处理器由于结构设计上存在一定缺陷,出气管由于没有设定固定角度,因此在装配时需要先找准出气管的安装位置,然后再将出气管通过卡箍与车辆出气尾管装配连接,这种装配工序操作比较麻烦,且很容易出现因安装角度不够精确造成返工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后处理器的装配效率和装配质量;同时,使用过程中出现后处理器内部的隔板产生变形、出气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商用车后处理器,包括壳体、隔板、载体和消音管;所述壳体内部具有容置空间,其前端部安装有前端盖,后端安装有后端盖;且所述壳体还设有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进气管一端伸入所述壳体内侧,另一端向所述壳体外侧伸出并与发动机尾管连接;所述进气管向所述壳体外侧伸出的另一端上还设有喷嘴座;所述出气管一端伸入所述壳体内侧,另一端向所述壳体外侧伸出;所述隔板竖直安装于所述壳体的内腔;所述载体和消音管匹配安装于所述壳体的内腔并通过所述隔板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和出气管均匹配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前端部;/n所述出气管采用集成尾管式出气管,其伸出所述壳体外侧的一端端部匹配焊接固定有排气弯头;所述排气弯头向所述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商用车后处理器,包括壳体、隔板、载体和消音管;所述壳体内部具有容置空间,其前端部安装有前端盖,后端安装有后端盖;且所述壳体还设有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进气管一端伸入所述壳体内侧,另一端向所述壳体外侧伸出并与发动机尾管连接;所述进气管向所述壳体外侧伸出的另一端上还设有喷嘴座;所述出气管一端伸入所述壳体内侧,另一端向所述壳体外侧伸出;所述隔板竖直安装于所述壳体的内腔;所述载体和消音管匹配安装于所述壳体的内腔并通过所述隔板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和出气管均匹配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前端部;
所述出气管采用集成尾管式出气管,其伸出所述壳体外侧的一端端部匹配焊接固定有排气弯头;所述排气弯头向所述壳体斜下方倾斜;所述出气管伸出所述壳体外侧的一端下部与所述前端盖的外壁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架;
所述隔板包括竖直安装于所述壳体内腔的前隔板和后隔板;所述前隔板和后隔板之间匹配连接有加强条;所述前隔板和后隔板将所述壳体的内腔分割为前混合腔、中混合腔和后消音腔;
所述出气管伸入所述壳体内侧的一端位于所述前混合腔内且外部沿周向均匀布设有支撑管;所述支撑管的前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前端盖,后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前隔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商用车后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盖的内侧面匹配安装有挡板;所述前端盖与所述挡板之间填充有隔热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赞杨群张楚良陶勇朱朝龙赵培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迪耐斯通达排放处理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