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夜蛾诱捕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9229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6 20: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夜蛾诱捕器,包括有筒体,所述筒体的上端安装有筒盖,筒盖上设有用于安装诱芯固定棒的插孔,诱芯固定棒伸入至筒体内,诱芯固定棒两侧的筒盖上设有进气口和诱虫灯管安装孔,筒体的上端部圆周侧壁上分布有间隔设置的夜蛾进口,筒体的下端部转动安装有转轴,转轴上安装有转动叶片,转轴的两端分别穿过筒体的两侧,且伸出端分别安装有多片主动风叶,筒体的下端部设有出口风,出风口通过管道连接至筒盖上的进气口,筒体的底端部为锥形段,且设有出口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可通过化学品诱引和灯光诱引的结合的方式,以及风力的辅助作用下,对更大范围内的夜蛾进行诱引,保证了诱虫效率,捕捉效率高。

A trap for noctuid mot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夜蛾诱捕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诱捕器,主要涉及一种夜蛾诱捕器。
技术介绍
:夜蛾是一类杂食性、暴食性害虫,危害广泛,除十字花科蔬菜外,还可危害包括瓜、茄、豆、葱、韭菜、菠菜以及粮食、经济作物等100科、300多种植物。目前仍然以化学防治为主,但由于大量使用化学农药,使夜蛾产生抗性,且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造成威胁,现有的夜蛾诱捕器结构简单,大都是仅仅通过诱芯固定棒进行诱导,飞入至筒体内,然后再落至下方的接料容器中,虽然可以达到一定的捕捉效率,但其整个过程中需要仅仅依靠诱芯固定棒散发出来的气味进行引诱,其引诱范围有限,从而造成捕捉效率低,而且夜蛾飞至出口管底端时,其比较缓慢,大都会在筒体的底端部盘旋一阵,由于筒体大都是白色的,其盘旋过程中会从外面能够清晰的看到,从而影响其它飞虫的进入,影响诱虫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夜蛾诱捕器,可通过化学品诱引和灯光诱引的结合的方式,以及风力的辅助作用下,对更大范围内的夜蛾进行诱引,捕捉效率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br>一种夜蛾诱捕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夜蛾诱捕器,包括有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的上端安装有筒盖,所述筒盖上设有用于安装诱芯固定棒的插孔,所述诱芯固定棒伸入至筒体内,所述诱芯固定棒两侧的筒盖上设有进气口和诱虫灯管安装孔,所述筒体的上端部圆周侧壁上分布有间隔设置的夜蛾进口,所述筒体的下端部转动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上安装有转动叶片,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穿过筒体的两侧,且伸出端分别安装有多片主动风叶,所述筒体的下端部设有出口风,所述出风口通过管道连接至筒盖上的进气口,所述筒体的底端部为锥形段,且设有出口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夜蛾诱捕器,包括有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的上端安装有筒盖,所述筒盖上设有用于安装诱芯固定棒的插孔,所述诱芯固定棒伸入至筒体内,所述诱芯固定棒两侧的筒盖上设有进气口和诱虫灯管安装孔,所述筒体的上端部圆周侧壁上分布有间隔设置的夜蛾进口,所述筒体的下端部转动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上安装有转动叶片,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穿过筒体的两侧,且伸出端分别安装有多片主动风叶,所述筒体的下端部设有出口风,所述出风口通过管道连接至筒盖上的进气口,所述筒体的底端部为锥形段,且设有出口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夜蛾诱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筒盖的上方架设有挡雨罩,其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纯旺朱祥雨孟余陈翔宇陈耀宇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中昆绿色防控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