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安全转换插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9223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6 20: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延迟安全转换插头,包括:本体(1)、插孔(2)、插头(3)、旋钮(4)和延迟电路(5);其中,插孔(2)位于本体(1)的第一侧面;插头(3)位于本体(1)的第二侧面;旋钮(4)位于本体(1)的第三侧面;延迟电路(5)位于本体(1)的内部;旋钮(4)旋转连接延迟电路(5);插孔(2)通过延迟电路(5)连接插头(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延迟安全转换插头可以接入每个电器接入市电电源的前端,而且不同的电器前端的延迟安全转换插头可以通过改变电阻R1阻值来改变延迟时间,从而可以控制不同用电电器在不同延迟时间后接通电源,避免了多个电器同时接通电源造成的瞬间大电流,使家庭用电更加安全。

Delay safety switching plu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延迟安全转换插头
本专利技术属于智能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延迟安全转换插头。
技术介绍
十九世纪末期,由于电机工程学的进步,把电带进了工业和家庭里面。在这个电气研发的黄金时代,日新月异、连绵不断的快速发展带给了工业和社会,难以形容、无法想像的巨大改变。做为能源的一种供给方式,电所具有的多重优点,意味着电的用途几乎是无可限量。例如,大众交通、取暖、照明、电讯、计算等等,都必须用电为主要能源。来到二十一世纪,现代工业社会的骨干仍旧依赖着电能源。在可看见的未来,电能必是绿色科技的主角之一。随着科技的发展,电的应用也越来越深入人心,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升,人们的物质生活也越来越丰富,所使用的用电设备也应需求越来越多。目前,电器的使用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不论是工作环境中或是在家里,人们处处都在使用电器。特别是在家中,各种各样的新型家用电器层出不穷。家里使用的电器都是通过家电自带的插头直接插接在插座或者插排上。平时在使用时,往往是多个家用电器同时运行。在电器接通电源之后,电器就会立刻通电,然们打开电器开关,电器就会开始运行。然而,在使用各种家用电器时,总会遇见突然停电这种状况,这种情况下,人们常常会忘记关断正在运行的家用电器。这样就会造成在突然来电以后,所有未关断的家用电器直接开始运行,家用电路瞬间大负荷运行,造成瞬间电流过大,这样的瞬间大电流会导致损坏家用电路,严重甚至会烧毁用电电器或者产生火灾。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主题名称。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延迟安全转换插头,包括:本体、插孔、插头、旋钮和延迟电路;其中,所述插孔位于所述本体的第一侧面;所述插头位于所述本体的第二侧面;所述旋钮位于所述本体的第三侧面;所述延迟电路位于所述本体的内部;所述旋钮旋转连接所述延迟电路;所述插孔通过所述延迟电路连接所述插头。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延迟电路包括:变压器Tr、二极管D、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容C、比较器P和继电器J;其中,所述变压器Tr的初级线圈L1连接在所述插头的两端;所述变压器Tr的次级线圈L2的正极分别连接所述二极管D的负极、所述电阻R1的一端、所述电阻R3的一端、所述电阻R6的一端、所述电阻R7的一端;所述二极管D的负极分别连接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所述电容C的一端、所述电阻R4的一端;所述次级线圈L2的负极分别连接所述电容C的另一端、所述电阻R2的一端;电阻R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比较器P的正向输入端;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继电器J线圈的一端;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继电器J线圈的另一端和所述比较器P的输出端;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比较器P的反向输入端;所述电阻R5连接在所述比较器P的正向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所述继电器J的触点组与所述插孔串联在所述插头的两端;所述旋钮4连接所述电阻R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变压器Tr的型号为WA3-220S05A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继电器J的型号为QYT90-005-HSF。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二极管D的型号为1N414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三极管T的型号为2N222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比较器P型号为LM39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阻R1为可调电阻。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延迟安全转换插头可以接入每个电器接入市电电源的前端,而且不同的电器前端的延迟安全转换插头可以通过改变电阻R1阻值来改变延迟时间,从而可以控制不同用电电器在不同延迟时间后接通电源,避免了多个电器同时接通电源造成的瞬间大电流,使家庭用电更加安全。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延迟安全转换插头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延迟安全转换插头的延迟电路结构示意图。符号说明:1、底座;2、插孔;3、插头;4、旋钮;5、延迟电路。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实施例1:请参见图1和图2.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延迟安全转换插头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延迟安全转换插头的延迟电路结构示意图。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延迟安全转换插头,如图1所示,具体包括:本体1、插孔2、插头3、旋钮4和延迟电路5;其中,所述插孔2位于所述本体1的第一侧面;所述插头3位于所述本体1的第二侧面;所述旋钮4位于所述本体1的第三侧面;所述延迟电路5位于所述本体1的内部;所述旋钮4旋转连接所述延迟电路5;所述插孔2通过所述延迟电路5连接所述插头3。具体地,旋钮4可以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旋转,通过旋转旋钮4可以改变延迟电路5的延迟时间。优选的,旋钮4周围还带有刻度,该刻度用于指示旋钮4旋转式时改变的延迟时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延迟安全转换插头在使用时,插接在用电设备与市电电源之间,即将用电设备的插头插接在该延迟安全转换插头的插孔2上,然后再将该延迟转换插座的插头3插接在市电电源上,这样,该用电设备就会在延迟一定时间后在接通电源。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所述延迟电路5包括:变压器Tr、二极管D、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容C、比较器P和继电器J;其中,所述变压器Tr的初级线圈L1连接在所述插头3的两端;所述变压器Tr的次级线圈L2的正极分别连接所述二极管D的负极、所述电阻R1的一端、所述电阻R3的一端、所述电阻R6的一端、所述电阻R7的一端;所述二极管D的负极分别连接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所述电容C的一端、所述电阻R4的一端;所述次级线圈L2的负极分别连接所述电容C的另一端、所述电阻R2的一端;电阻R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比较器P的正向输入端;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继电器J线圈的一端;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继电器J线圈的另一端和所述比较器P的输出端;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比较器P的反向输入端;所述电阻R5连接在所述比较器P的正向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所述继电器J的触点组与所述插孔2串联在所述插头3的两端。所述旋钮4旋转链接所述电阻R1。具体地,变压器Tr用于将市电电源提供的220V交流电的转换为5V的直流电源,以便于提供给延迟电路5使用。具体地,延迟电路5在延迟一定时间后提供给继电器J开启电流。具体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延迟安全转换插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1)、插孔(2)、插头(3)、旋钮(4)和延迟电路(5);其中,/n所述插孔(2)位于所述本体(1)的第一侧面;/n所述插头(3)位于所述本体(1)的第二侧面;/n所述旋钮(4)位于所述本体(1)的第三侧面;/n所述延迟电路(5)位于所述本体(1)的内部;/n所述旋钮(4)旋转连接所述延迟电路(5);/n所述插孔(2)通过所述延迟电路(5)连接所述插头(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延迟安全转换插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1)、插孔(2)、插头(3)、旋钮(4)和延迟电路(5);其中,
所述插孔(2)位于所述本体(1)的第一侧面;
所述插头(3)位于所述本体(1)的第二侧面;
所述旋钮(4)位于所述本体(1)的第三侧面;
所述延迟电路(5)位于所述本体(1)的内部;
所述旋钮(4)旋转连接所述延迟电路(5);
所述插孔(2)通过所述延迟电路(5)连接所述插头(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延迟安全转换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延迟电路(5)包括:变压器Tr、二极管D、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容C、比较器P和继电器J;其中,
所述变压器Tr的初级线圈L1连接在所述插头(3)的两端;
所述变压器Tr的次级线圈L2的正极分别连接所述二极管D的负极、所述电阻R1的一端、所述电阻R3的一端、所述电阻R6的一端、所述电阻R7的一端;
所述二极管D的负极分别连接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所述电容C的一端、所述电阻R4的一端;
所述次级线圈L2的负极分别连接所述电容C的另一端、所述电阻R2的一端;
电阻R...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创波王娅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智盛锐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