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水产养殖的增氧投饲一体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92145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6 20: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水产养殖的增氧投饲一体机,包括座体和安装于座体底部的框形支架,座体上设有增氧电机,其传动连接有主转轴,主转轴传动连接有从转轴,从转轴传动连接有竖直设置的入水转轴,入水转轴的底部安装有浅水增氧水轮,座体上设有吸气泵,其与增氧电机传动连接,其出风端安装有深水供氧管,其底部连通有环形喷氧管,座体上设有储料仓,其底部转动连接有供料管,供料管底部连接有甩料仓,框形支架的下部设有气囊并安装有挡料圈,甩料仓位于其内,挡料圈的底部安装有网罩。其实现了增氧和投饲的设备、功能一体化,使鱼类能够在增氧水域吃食,增氧的同时获取食物营养,提升鱼类的生长环境,促进鱼类生长,并且不会伤及鱼类。

An integrated aerator and feeder for aquacul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水产养殖的增氧投饲一体机
本技术涉及机械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水产养殖的增氧投饲一体机。
技术介绍
增氧机是一种渔业养殖领域常用的设备,其能够增加水中的氧气含量以避免鱼类缺氧,同时也能抑制水体内厌氧菌的生长,防止池水变质威胁鱼类生存环境。在渔业养殖过程中,不仅需要使用增氧机对水体进行增氧,也需要使用投饲设备对鱼类投饲以确保其正常生长,因此增氧投饲一体机应运而生,现有的增氧投饲一体机仅实现了功能性的一体化,能够实现增氧和投饲两种功能,但增氧组件会对水体进行机械或气体扰动,鱼类趋利避害较少靠近增氧组件,靠近后也容易伤及鱼类,增氧组件的导致的水体搅动也会带动饲料漂流,影响鱼类吃食,因此增氧组件和投饲组件设置距离普遍较远,整体设备复杂庞大,无法实现设备一体化,增氧水域与投饲水域距离较远,鱼类在投饲设备的投饲范围内吃食时无法在增氧水域获取氧气,缺氧补氧时无法吃食。并且现有的增氧机对浅层水体的增氧效果较好,但是却无法对深层水体进行有效的增氧。鉴于此特提出本申请。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水产养殖的增氧投饲一体机,包括座体(10)和安装于座体(10)底部的框形支架(30),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10)上设有增氧电机(20),增氧电机(20)通过齿轮组传动连接有主转轴(40),主转轴(40)的两端分别传动连接有从转轴(41),从转轴(41)的两端分别传动连接有竖直设置的入水转轴(42),入水转轴(42)的底部安装有浅水增氧水轮(50),所述主转轴(40)、从转轴(41)以及入水转轴(42)均设置在框形支架(30)上,所述座体(10)上设有吸气泵(60),吸气泵(60)的叶轮转轴(61)通过齿轮组与增氧电机(20)传动连接,吸气泵(60)的出风端(602)安装有深水供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水产养殖的增氧投饲一体机,包括座体(10)和安装于座体(10)底部的框形支架(30),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10)上设有增氧电机(20),增氧电机(20)通过齿轮组传动连接有主转轴(40),主转轴(40)的两端分别传动连接有从转轴(41),从转轴(41)的两端分别传动连接有竖直设置的入水转轴(42),入水转轴(42)的底部安装有浅水增氧水轮(50),所述主转轴(40)、从转轴(41)以及入水转轴(42)均设置在框形支架(30)上,所述座体(10)上设有吸气泵(60),吸气泵(60)的叶轮转轴(61)通过齿轮组与增氧电机(20)传动连接,吸气泵(60)的出风端(602)安装有深水供氧管(70),深水供氧管(70)的底部连通有环形的喷氧管(71),喷氧管(71)上均匀开有多个喷氧孔(711),所述座体(10)上设有储料仓(80),储料仓(80)底部转动连接且连通有竖直设置的供料管(81),储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邦福杜昌勤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五一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