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玉秀专利>正文

一种养虾池的排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256388 阅读:2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0: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养虾池的排污装置,涉及鱼虾养殖技术领域,包括连接管、过滤箱、排污管、第一过滤架、第二过滤架、连接盖、凹槽、连接板、伺服电缸、挡板、限位条、第一连接环、第二连接环、第三连接环、第四连接环、第五连接环、第一连接绳和第二连接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对污水中的固定垃圾进行过滤处理,可避免水流反复冲击细小垃圾,对过滤网进行保护,可实现对第一过滤架和第二过滤架上提操作,便于对过滤架中的固体垃圾进行清理,方便快捷,挡板随着第一过滤架向上移动而不断向下移动,挡板可将过滤箱内部进行分隔,可避免在清理过滤架时,因操作失误导致污水流入到过滤箱中,可避免未经过滤的污水排出。

A sewage device for shrimp po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养虾池的排污装置
本技术涉及鱼虾养殖
,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涉及一种养虾池的排污装置。
技术介绍
水产养殖是人为控制下繁殖、培育和收获水生动植物的生产活动。一般包括在人工饲养管理下从苗种养成水产品的全过程。广义上也可包括水产资源增殖。养虾池用于养殖虾类等水产,常规的养虾池对于排污工作不注重,污水直接排放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6196699U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养虾池排污装置,包括设置于养虾池底部且底面为倾斜平面的排污井,排污井底部最低处对应侧面连接的排污管,集污罩,塞子和提拉系统,其中集污罩安装在排污井上端的开口上,集污罩为硬质PVC板材拼接而成、上大下小的梯台状罩体,集污罩下方为方形的下开口,塞子为与集污罩的下开口相适应的圆柱,圆柱的高与下开口的长相当,圆柱的直径大于下开口的宽。上述专利中的养虾池排污装置,对养虾池污水的净化处理效果较差,污水直接排放容易造成水体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养虾池的排污装置,通过设置过滤箱、第一过滤架、第二过滤架、凹槽、连接板和伺服电缸,过滤箱中的第一过滤架和第二过滤架可对污水中的固定垃圾进行过滤处理,可避免水流反复冲击细小垃圾,对过滤网进行保护,可实现对第一过滤架和第二过滤架上提操作,便于对过滤架中的固体垃圾进行清理,方便快捷,通过设置挡板、第一连接环、所述第二连接环、第三连接环、第四连接环、第五连接环、第一连接绳和第二连接绳,挡板随着第一过滤架向上移动而不断向下移动,挡板可将过滤箱内部进行分隔,可避免在清理过滤架时,因操作失误导致污水流入到过滤箱中,可避免未经过滤的污水排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养虾池的排污装置,包括连接管、过滤箱和排污管,所述连接管一端与所述过滤箱外壁一侧底部连接,所述过滤箱内部设有活动连接的第一过滤架和第二过滤架,所述第一过滤架设于所述连接管和所述第二过滤架之间,所述第一过滤架和所述第二过滤架顶部均分别设有连接盖,且所述连接盖位于所述过滤箱上方,所述过滤箱内壁底部设有与所述第二过滤架相匹配的凹槽,两个所述连接盖顶部连接同一个连接板,所述过滤箱外壁两端于所述连接板下方设有伺服电缸,所述伺服电缸与所述连接板底部连接,所述过滤箱顶部于所述第一过滤架一侧竖直贯穿设有挡板,所述挡板顶部设有限位条,所述第一过滤架外壁于所述过滤箱外侧设有第一连接环,所述第一过滤架外壁于所述过滤箱内侧设有第二连接环,所述过滤箱内壁底部设有第三连接环,所述挡板外壁靠近所述第一过滤架一侧顶部设有第四连接环,所述挡板外壁于所述第四连接环下方设有第五连接环,所述第二连接环和所述四五连接环之间设有第一连接绳,所述第一连接绳穿过所述第三连接环,所述第一连接环和所述第五连接环之间连接有第二连接绳,所述第二连接绳穿过第四连接环。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管远离所述过滤箱一端设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的高度大于所述过滤箱的高度。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过滤箱顶部设有与所述第一过滤架和所述第二过滤架相匹配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的孔径小于所述连接盖的尺寸。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过滤架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过滤架的高度。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过滤架和所述第二过滤架均包括框架,所述框架两端均分别设有过滤网,所述第一过滤架上过滤网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过滤架上过滤网的孔径。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过滤箱外壁设有与所述伺服电缸相匹配的固定板。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过滤箱顶部设有与所述挡板相匹配的第二开口,所述过滤箱顶部设有与所述第二连接绳相匹配的通孔。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连接环设于所述挡板和所述第一过滤架之间。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环、所述第二连接环、所述第三连接环、所述第四连接环、所述第五连接环、所述第一连接绳和所述第二连接绳均分别设置两个。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1、本技术通过设置过滤箱、第一过滤架、第二过滤架、凹槽、连接板和伺服电缸,与现有技术相比,过滤箱中的第一过滤架和第二过滤架可对污水中的固定垃圾进行过滤处理,可避免水流反复冲击细小垃圾,对过滤网进行保护,可实现对第一过滤架和第二过滤架上提操作,便于对过滤架中的固体垃圾进行清理,方便快捷;2、本技术通过设置挡板、第一连接环、所述第二连接环、第三连接环、第四连接环、第五连接环、第一连接绳和第二连接绳,与现有技术相比,挡板随着第一过滤架向上移动而不断向下移动,挡板可将过滤箱内部进行分隔,可避免在清理过滤架时,因操作失误导致污水流入到过滤箱中,可避免未经过滤的污水排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整体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整体的主视剖面图。图4为本技术整体另一种状态的主视图。图5为本技术图4的剖面图。图6为本技术挡板的主视图。附图标记为:1连接管、2过滤箱、3排污管、4第一过滤架、5第二过滤架、6连接盖、7凹槽、8连接板、9伺服电缸、10挡板、11限位条、12第一连接环、13第二连接环、14第三连接环、15第四连接环、16第五连接环、17第一连接绳、18第二连接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5所示的一种养虾池的排污装置,包括连接管1、过滤箱2和排污管3,所述连接管1一端与所述过滤箱2外壁一侧底部连接,所述过滤箱2内部设有活动连接的第一过滤架4和第二过滤架5,所述第一过滤架4设于所述连接管1和所述第二过滤架5之间,所述第一过滤架4和所述第二过滤架5顶部均分别设有连接盖6,且所述连接盖6位于所述过滤箱2上方,所述过滤箱2内壁底部设有与所述第二过滤架5相匹配的凹槽7,两个所述连接盖6顶部连接同一个连接板8,所述过滤箱2外壁两端于所述连接板8下方设有伺服电缸9,所述伺服电缸9与所述连接板8底部连接;所述连接管1远离所述过滤箱2一端设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的高度大于所述过滤箱2的高度;所述过滤箱2顶部设有与所述第一过滤架4和所述第二过滤架5相匹配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的孔径小于所述连接盖6的尺寸;所述第二过滤架5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过滤架4的高度;所述第一过滤架4和所述第二过滤架5均包括框架,所述框架两端均分别设有过滤网,所述第一过滤架4上过滤网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过滤架5上过滤网的孔径;所述过滤箱2外壁设有与所述伺服电缸9相匹配的固定板。实施方式具体为:使用时,通过设置过滤箱2、第一过滤架4、第二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养虾池的排污装置,包括连接管(1)、过滤箱(2)和排污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1)一端与所述过滤箱(2)外壁一侧底部连接,所述过滤箱(2)内部设有活动连接的第一过滤架(4)和第二过滤架(5),所述第一过滤架(4)设于所述连接管(1)和所述第二过滤架(5)之间,所述第一过滤架(4)和所述第二过滤架(5)顶部均分别设有连接盖(6),且所述连接盖(6)位于所述过滤箱(2)上方,所述过滤箱(2)内壁底部设有与所述第二过滤架(5)相匹配的凹槽(7),两个所述连接盖(6)顶部连接同一个连接板(8),所述过滤箱(2)外壁两端于所述连接板(8)下方设有伺服电缸(9),所述伺服电缸(9)与所述连接板(8)底部连接,所述过滤箱(2)顶部于所述第一过滤架(4)一侧竖直贯穿设有挡板(10),所述挡板(10)顶部设有限位条(11),所述第一过滤架(4)外壁于所述过滤箱(2)外侧设有第一连接环(12),所述第一过滤架(4)外壁于所述过滤箱(2)内侧设有第二连接环(13),所述过滤箱(2)内壁底部设有第三连接环(14),所述挡板(10)外壁靠近所述第一过滤架(4)一侧顶部设有第四连接环(15),所述挡板(10)外壁于所述第四连接环(15)下方设有第五连接环(16),所述第二连接环(13)和所述第五连接环(16)之间设有第一连接绳(17),所述第一连接绳(17)穿过所述第三连接环(14),所述第一连接环(12)和所述第五连接环(16)之间连接有第二连接绳(18),所述第二连接绳(18)穿过第四连接环(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养虾池的排污装置,包括连接管(1)、过滤箱(2)和排污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1)一端与所述过滤箱(2)外壁一侧底部连接,所述过滤箱(2)内部设有活动连接的第一过滤架(4)和第二过滤架(5),所述第一过滤架(4)设于所述连接管(1)和所述第二过滤架(5)之间,所述第一过滤架(4)和所述第二过滤架(5)顶部均分别设有连接盖(6),且所述连接盖(6)位于所述过滤箱(2)上方,所述过滤箱(2)内壁底部设有与所述第二过滤架(5)相匹配的凹槽(7),两个所述连接盖(6)顶部连接同一个连接板(8),所述过滤箱(2)外壁两端于所述连接板(8)下方设有伺服电缸(9),所述伺服电缸(9)与所述连接板(8)底部连接,所述过滤箱(2)顶部于所述第一过滤架(4)一侧竖直贯穿设有挡板(10),所述挡板(10)顶部设有限位条(11),所述第一过滤架(4)外壁于所述过滤箱(2)外侧设有第一连接环(12),所述第一过滤架(4)外壁于所述过滤箱(2)内侧设有第二连接环(13),所述过滤箱(2)内壁底部设有第三连接环(14),所述挡板(10)外壁靠近所述第一过滤架(4)一侧顶部设有第四连接环(15),所述挡板(10)外壁于所述第四连接环(15)下方设有第五连接环(16),所述第二连接环(13)和所述第五连接环(16)之间设有第一连接绳(17),所述第一连接绳(17)穿过所述第三连接环(14),所述第一连接环(12)和所述第五连接环(16)之间连接有第二连接绳(18),所述第二连接绳(18)穿过第四连接环(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养虾池的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1)远离所述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玉秀
申请(专利权)人:陈玉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