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卤虫孵化的分离装置,包括孵化池,所述孵化池内设有外桶,所述外桶内设有内桶,所述内桶的底部和侧壁均开设有漏水孔,所述漏水孔的直径为0.1‑0.25mm,所述外桶的底部设有与外桶相连通的水管,所述水管的出水端位于所述孵化池的上方,所述水管上串接有抽水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抽水泵产生的吸力将漂浮在水面的卵壳和水一起抽到内桶中,水与卵壳在内桶中分流,实现了卵壳和幼虫的分离,操作方便,效率高,效果好,降低了工人工作量和人力成本。
A separation device for Artemia hatch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卤虫孵化的分离装置
本技术属于卤虫养殖
,尤其是涉及一种卤虫孵化的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卤虫,又被称为丰年虫,是一种小型甲壳动物,作为一种重要的饵料生物和良好的实验动物材料,一直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由虫卵孵化后的幼虫具有大量的卵黄,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因此卤虫是鱼、虾和蟹等幼虫和成体的极好的饵料。据报道,当前世界上85%以上的水产养殖动物的育苗都以卤虫作为饵料的来源。现在水产养殖中最常用的方式是通过人工孵化卤虫休眠卵获得幼虫,幼虫孵出后,剩下卵壳。由于卵壳带有细菌、真菌和菌类孢子并且不易消化,投入育苗池后,会引起水质污染,鱼类幼虫吞食卵壳后会引起肠胃梗塞而死亡,因此,将孵出的卤虫幼虫与卵壳分离是很必要的。目前人们是利用重力分离,孵化出的幼虫会沉到容器底部,而卵壳则会漂浮在水面上。孵化完成后,打开容器下部的阀门,将孵出的卤虫放出容器外,达到虫卵分离的目的。这样的方法只适用于少量幼虫和卵壳的分离,分离时间过长,而且稍不注意,就会将水排干,收集到大量的卵壳,还需要二次分离,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而如果采用人工网捞的话,工作量大,劳动强度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卤虫孵化的分离装置,该装置操作方便,省时省力,能有效分离幼虫与卵壳。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卤虫孵化的分离装置,包括孵化池,所述孵化池内设有外桶,所述外桶内设有内桶,所述内桶的底部和侧壁均开设有漏水孔,所述漏水孔的直径为0.1-0.25mm,所述外桶的底部设有与外桶相连通的水管,所述水管的出水端位于所述孵化池的上方,所述水管上串接有抽水泵。进一步的,所述内桶的顶部向外延伸形成搭接部,所述搭接部放置于所述外桶的顶部,所述内桶的顶部比孵化池内水面低1-3cm,所述内桶的外周壁与所述外桶的内周壁之间有间隙,所述内桶的外底壁与所述外桶的内底壁之间有间隙。进一步的,所述外桶的两侧分别固定有一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远离外桶的一侧设有挂设部,所述挂设部挂设于所述孵化池的顶部。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和挂设部之间设有竖直的高度调节杆,所述高度调节杆固定于所述挂设部靠近支撑杆的一侧,所述高度调节杆上沿其高度方向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支撑杆靠近挂设部的一侧开设有调节孔,所述调节孔内设有螺栓,所述螺栓的尾部拧有螺母。进一步的,所述内桶的顶部设有提手。进一步的,所述水管的出水端设有分布器,所述分布器包括中空的集水板,所述集水板的底部设有若干分流管。进一步的,所述孵化池呈圆柱状或长方体状,所述孵化池的底部设有排虫管,所述排虫管上设有阀门。进一步的,所述孵化池的底部放置有散气石。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卤虫孵化的分离装置具有以下优势:1、本技术设有外桶、内桶、水管和抽水泵,利用抽水泵产生的吸力将漂浮在水面的卵壳和水一起抽到内桶中,水与卵壳在内桶中分流,实现了卵壳和幼虫的分离,效率高,效果好,提高了饵料的质量,操作方便,降低了工人工作量和人力成本。2、分布器增大水流与空气的接触面,增加水中的溶氧量,降低孵化好的幼虫因缺氧而死亡的概率。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卤虫孵化的分离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卤虫孵化的分离装置的分布器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孵化池;11、散气石;12、排虫管;13、阀门;2、外桶;3、内桶;31、提手;32、搭接部;4、水管;41、抽水泵;5、支撑杆;51、挂设部;52、高度调节杆;521、通孔;6、分布器;61、集水板;62、分流管。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一种卤虫孵化的分离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孵化池1,所述孵化池1呈圆柱状或长方体状,底部放置有散气石11,散气石11提供为虫卵孵化提供所需的氧气。所述孵化池1内设有外桶2,所述外桶2内设有内桶3,所述内桶3的底部和侧壁均开设有漏水孔(图中未示出),所述漏水孔的直径为0.1-0.25mm,使得卵壳可以留在内桶3内。所述外桶2的底部设有与外桶2相连通的水管4,所述水管4的出水端位于所述孵化池1的上方,所述水管4上串接有抽水泵41。所述内桶3的顶部向外延伸形成搭接部32,所述搭接部32放置于所述外桶2的顶部。所述内桶3的顶部比孵化池1内水面低1-3cm,所述内桶3的外周壁与所述外桶2的内周壁之间有间隙,所述内桶3的外底壁与所述外桶2的内底壁之间有间隙,水可以从孔隙流出。为固定所述外桶2,所述外桶2的两侧分别固定有一支撑杆5,所述支撑杆5远离外桶2的一侧设有挂设部51,所述挂设部51挂设于所述孵化池1的顶部。为调节内桶3的顶部与孵化池1内水面之间的距离,所述支撑杆5和挂设部51之间设有竖直的高度调节杆52。所述高度调节杆52固定于所述挂设部51靠近支撑杆5的一侧,所述高度调节杆52上沿其高度方向开设有若干通孔521,所述支撑杆5靠近挂设部51的一侧开设有调节孔,所述调节孔内设有螺栓,所述螺栓的尾部拧有螺母(图中未示出)。所述内桶3的顶部设有提手31,方便收集完卵壳后,将内桶3提起、拿走。所述水管4的出水端设有分布器6,如图2所示,所述分布器6包括中空的集水板61,所述集水板61的底部设有若干分流管62。分布器6增大水流与空气的接触面,增加水中的溶氧量,降低孵化好的幼虫因缺氧而死亡的概率。所述孵化池1的底部设有排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卤虫孵化的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孵化池(1),所述孵化池(1)内设有外桶(2),所述外桶(2)内设有内桶(3),所述内桶(3)的底部和侧壁均开设有漏水孔,所述漏水孔的直径为0.1-0.25mm,所述外桶(2)的底部设有与外桶(2)相连通的水管(4),所述水管(4)的出水端位于所述孵化池(1)的上方,所述水管(4)上串接有抽水泵(4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卤虫孵化的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孵化池(1),所述孵化池(1)内设有外桶(2),所述外桶(2)内设有内桶(3),所述内桶(3)的底部和侧壁均开设有漏水孔,所述漏水孔的直径为0.1-0.25mm,所述外桶(2)的底部设有与外桶(2)相连通的水管(4),所述水管(4)的出水端位于所述孵化池(1)的上方,所述水管(4)上串接有抽水泵(4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卤虫孵化的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桶(3)的顶部向外延伸形成搭接部(32),所述搭接部(32)放置于所述外桶(2)的顶部,所述内桶(3)的顶部比孵化池(1)内水面低1-3cm,所述内桶(3)的外周壁与所述外桶(2)的内周壁之间有间隙,所述内桶(3)的外底壁与所述外桶(2)的内底壁之间有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卤虫孵化的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桶(2)的两侧分别固定有一支撑杆(5),所述支撑杆(5)远离外桶(2)的一侧设有挂设部(51),所述挂设部(51)挂设于所述孵化池(1)的顶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永苓,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海友佳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