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凹槽结构的金刚石复合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9193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6 20: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石油钻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凹槽结构的金刚石复合片。其中,本申请的金刚石复合片,包括硬质合金基底和复合在所述硬质合金基底上的金刚石复合层,所述金刚石复合层端面设有两组凹槽结构;其中,第一组凹槽结构包括多个相互平行的第一凹槽,第二组凹槽结构包括多个相互平行的第二凹槽,且所述第一凹槽相交于所述第二凹槽;每一所述第一凹槽的两端与每一所述第二凹槽的两端均延伸到所述金刚石复合层边缘。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凹槽结构形成的切削刃的工作方式为犁削方式,故可以减少工作钻齿与岩层的接触面积,也减少了摩擦产生的高温高热,提高了钻探效率,提高了金刚石复合片的寿命。

A diamond composite sheet with groove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凹槽结构的金刚石复合片
本技术涉及石油钻探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凹槽结构的金刚石复合片。
技术介绍
金刚石复合片是由硬质合金基底和金刚石复合层在超高压、高温条件下烧结而成,这种产品具有高强度、高耐磨性以及优良的冲击韧性和可焊接性,广泛使用于勘探、采矿、石油、煤炭等行业。目前,PDC钻头等破岩工具上所使用的一般为平板状金刚石复合片。这种平板状金刚石复合片由金刚石复合层和硬质合金基体复合而成,金刚石复合层为平板状,其作为主切削刃。在实际切削过程中,平板状金刚石复合片存在一些缺陷:由于存在受力集中的问题,金刚石复合层的周边容易出现崩边或脱层的现象,导致钻头提前失效,使用寿命短;并且,金刚石复合层作为主切削刃,为圆形的平板状结构,主切削刃与岩层接触区域较宽,金刚石复合片深入岩层较难,造成钻头破岩的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具有凹槽结构的金刚石复合片,以解决现有的平板状金刚石复合片容易崩边,且钻头破岩效率低下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凹槽结构的金刚石复合片,包括硬质合金基底和复合在所述硬质合金基底上的金刚石复合层,所述金刚石复合层端面设有两组凹槽结构;其中,第一组凹槽结构包括多个相互平行的第一凹槽,第二组凹槽结构包括多个相互平行的第二凹槽,且所述第一凹槽相交于所述第二凹槽;每一所述第一凹槽的两端与每一所述第二凹槽的两端均延伸到所述金刚石复合层边缘。优选的,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相邻的两个第一凹槽与位于所述金刚石复合层端面最外侧的第二凹槽所形成的凸台结构形成切削刃。优选的,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金刚石复合层上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均为两条。优选的,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相交的锐角角度为大于等于60度;或者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垂直相交。优选的,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金刚石复合层包括第一基面和第二基面;所述第一基面复合在所述硬质合金基底上,且所述第二基面位于所述第一基面上方;所述第一组凹槽结构和所述第二组凹槽结构均经过所述第二基面的上端面、外端面,延伸到所述第一基面的外端面。优选的,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硬质合金基底为圆柱形、扇柱形或椭圆形。优选的,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金刚石复合层边缘设置倒角,所述倒角为斜倒角或圆弧倒角。优选的,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硬质合金基底和所述金刚石复合层的结合面为非平面结构。优选的,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硬质合金基底上开设有凸台结构,所述凸台结构深入到所述金刚石复合层中形成硬质合金骨架。优选的,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凸台结构的横截面为矩形、圆形、三角形、水滴形和/或梯形。本技术实施例所揭示的具有凹槽结构的金刚石复合片,存在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凹槽结构形成的切削刃的工作方式为犁削方式,故可以减少工作钻齿与岩层的接触面积,也减少了摩擦产生的高温高热,相比于现有的平板状金刚石复合片用于钻探中切削的工作方式,提高了钻探效率,提高了金刚石复合片的寿命;另外,在硬质合金基底和金刚石复合层的结合面上设置凹槽、凸台或者锥形台等结构,增加了基底和金刚石层的接触面积,同时还可以增加加工后的金刚石复合片的轴向受压能力,提高其连接强度。参照后文的说明和附图,详细公开了本技术的特定实施方式,指明了本技术的原理可以被采用的方式。应该理解,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在范围上并不因而受到限制。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条款的范围内,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包括许多改变、修改和等同。针对一种实施方式描述和/或示出的特征可以以相同或类似的方式在一个或更多个其它实施方式中使用,与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相组合,或替代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应该强调,术语“包括/包含”在本文使用时指特征、整件、步骤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整件、步骤或组件的存在或附加。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具有凹槽结构的金刚石复合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具有凹槽结构的金刚石复合片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具有凹槽结构的金刚石复合片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又一实施例的具有凹槽结构的金刚石复合片的俯视图;图5为安装有本申请实施例的具有凹槽结构的金刚石复合片的钻头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参考本技术的若干代表性实施方式,详细阐释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具有凹槽结构的金刚石复合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具有凹槽结构的金刚石复合片的俯视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金刚石复合片包括硬质合金基底1和金刚石复合层2。其中,所述金刚石复合层2端面设有两组凹槽结构,第一组凹槽结构包括多个相互平行的第一凹槽3,第二组凹槽结构包括多个相互平行的第二凹槽4,且所述第一凹槽3相交于所述第二凹槽4;每一所述第一凹槽3的两端与每一所述第二凹槽4的两端均延伸到所述金刚石复合层2边缘处。正如
技术介绍
中所提及,金刚石复合层的外端面是复合片上最重要的切削刃,切削刃形状与其吃入地层的难易程度密切相关。目前金刚石复合片钻头使用的金刚石复合层切削刃一般为平面,这样的话在钻探过程中容易产生应力集中的问题,而且边缘部分切削速度快,受到岩层阻力大,金刚石复合层周边容易出现金刚石复合层层的崩片,严重甚至导致金刚石复合层的脱落,导致钻头失效,出现钻头使用寿命较短现象。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相邻的两个第一凹槽与位于所述金刚石复合层端面最外侧的第二凹槽所形成的凸台结构形成切削刃。本实施例中形成的切削刃的工作方式为犁削方式,减少了与工作钻齿与岩层的接触面积,也减少了摩擦产生的高温高热,相比于现有的金刚石复合片用于钻探中切削的工作方式,提高了钻探效率。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金刚石复合层上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均为两条。因此,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可以生成8个切削刃,当某一切削刃损坏时,还可以使用剩下完好的切削刃。当然,本技术不对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数量进行限制,并且,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数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金刚石复合层上的第一凹槽数量和第二凹槽数量均可以为三条,此时生成的切削刃数量更多,应力也更加分散,但是并不是说凹槽数量越多越好,在实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凹槽结构的金刚石复合片,包括硬质合金基底和复合在所述硬质合金基底上的金刚石复合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刚石复合层端面设有两组凹槽结构;其中,/n第一组凹槽结构包括多个相互平行的第一凹槽,第二组凹槽结构包括多个相互平行的第二凹槽,且所述第一凹槽相交于所述第二凹槽;/n每一所述第一凹槽的两端与每一所述第二凹槽的两端均延伸到所述金刚石复合层边缘。/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凹槽结构的金刚石复合片,包括硬质合金基底和复合在所述硬质合金基底上的金刚石复合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刚石复合层端面设有两组凹槽结构;其中,
第一组凹槽结构包括多个相互平行的第一凹槽,第二组凹槽结构包括多个相互平行的第二凹槽,且所述第一凹槽相交于所述第二凹槽;
每一所述第一凹槽的两端与每一所述第二凹槽的两端均延伸到所述金刚石复合层边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凹槽结构的金刚石复合片,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第一凹槽与位于所述金刚石复合层端面最外侧的第二凹槽所形成的凸台结构形成切削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凹槽结构的金刚石复合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刚石复合层上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均为两条。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具有凹槽结构的金刚石复合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相交的锐角角度为大于等于60度;或者
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垂直相交。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具有凹槽结构的金刚石复合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本富朱伟罗明张建国江庆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富成国际金刚石技术有限公司重庆北思卡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