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高发专利>正文

新型多用折叠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901 阅读:2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用折叠椅,其特征在于:椅背与椅面之间设有连杆机构、扶手与连杆之间设有滑块机构、后主撑杆上设有手柄机构、前后主撑杆下部设有摇杆机构和轮子等。该椅在使用过程中,既能实现坐、躺、摇的功能,又能在需要时将椅子水平展开,作为简易床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使用舒适、收折存放方便。(*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椅子,确切地说是一种多用折叠椅。在椅类家族中,折叠椅由于使用、存放简便已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人们生活中。但是,现有的为数不多、形式各异的折叠椅基本上都只适用于坐或躺,而不能展开当床使人平睡在上面,同时还不能实现摇摆。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坐、躺,又能展开当床,且能摇摆的新型多用折叠椅。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的。新型多用折叠椅,由椅背2、椅面12、前后主撑杆18、10和扶手11组成,其特征在于A、椅背2的两侧分别设有连杆4,连杆4的一端与椅面12后端部的轴7的轴端活动连接,另一端与椅背2侧面连接;椅背下端的支撑轴6位于连杆4的下方,支撑轴6的两端上分别设有补偿杆25,且两端分别设于两后撑杆10上的凸块上,补偿杆25的另一端与后撑杆10上的固定座13连接;B、与扶手11连接一侧的连杆4上沿轴向设有一滑槽,滑槽内设有一丁字型滑块5,位于槽内的滑块5下部套设有弹簧,滑块5的外伸端与扶手11连接;C、两后主撑杆10的外侧中部设有一手柄杆8,手柄杆8上端侧面设有手柄,下端通过轴与连接板28连接,连接板28另一端通过连接短杆与撑杆24一端连接;撑杆24为U形,其另一端与另一侧连接短杆连接;两后主撑杆10下端分别设有轮子31;D、两前主撑杆18的下端通过轴分别连接着蹬杆14、摇杆和轮子31;所述蹬杆14为U形,所述摇杆为弧形,由短摇杆21和长摇杆23通过铰链22连接组成,摇杆的另一端位于撑杆24下方;E、椅面12的前端部通过活动铰链连接着延长板17。本技术具有二方面的优点一、本技术不同于一般折叠椅,坐、躺时可在一定范围内摆动,使人有一种浮动感。二、本技术可以展开放平,当一张轻巧简易的床,便于人们日常休息。三、本技术因底部装有轮子,故移动方便;因后主撑杆10上设有调节机构、摇杆上设有折叠机构等,故收折方便;且重量轻,折叠厚度小,存放携带方便。 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展开放平示意图,图3为立体图,图4为收折状态图,图5为连杆滑块机构示意图,图6为连杆及补尝杆机构示意图,图7为手柄杆连接板机构示意图。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说明。由图1、图2、图3可见,本技术主要包括椅背2、椅面12、前主撑杆18、后主撑杆10和扶手11。椅背2的两侧面分别通过轴3安装着连杆4,连杆4的另一端与椅面12后端部的轴7的轴端活动连接,椅背2下端的支撑轴6位于连杆4的下方,支撑轴6的两端上分别安装着补偿杆25,且支撑轴6两端分别安装在两后主撑杆10上的凸块上,补偿杆25的另一端与后主撑杆10上的固定座13连接,见图6。该机构的设计一方面使椅背2可以水平展开,另一方面使人们在使用中可便于收折。与扶手11连接一侧的连杆4的侧面上、沿轴向开有一滑槽,滑槽内装有一丁字形滑块5,滑块5的下部套装有弹簧,滑块5的外伸端与扶手11连接,见图5。此机构的作用在于,当扶手11沿滑槽滑动时,使椅背2相对于扶手11可作前后摆动。两后主撑杆10的外侧中部通过轴26安装着一手柄杆8,手柄杆8上端侧面上安装着手柄,下端通过轴27与连接板28连接,连接板28另一端通过轴29与连接短杆连接,连接短杆另一端通过轴30与撑杆24一端连接,撑杆24为U形,另一端与相对应的另一侧连接短杆连接。两后主撑杆10下端分别安装着轮子31,见图7、图1。其作用在于,当需将椅子水平展开时,可通过手柄杆8的作用将摇杆向上收,当需要用作摇椅时,可通过手柄杆8的作用及撑杆24的支撑作用将摇杆压下,即可作摇椅,见图1、图2和图3。两前主撑杆18的下端通过轴20分别连接着蹬杆14、摇杆和轮子31。蹬杆14为U形,可绕轴20转动。摇杆为圆弧形,由短摇杆21和长摇杆23通过铰链23连接组成,短摇杆21在前,长摇杆23在后,长摇杆23的后端位于撑杆24下方,见图1、图2。使用中,当用作摇椅时,撑杆24落下将摇杆下压,即为摇椅;同时拉开蹬杆14,即可垫脚。由图1、图2可见,椅面12的前端部通过活动铰链连接着延长板17,延长板17上包有流线形软面16当需要将延长板17放开时,向外掀开延长板17,调节椅面12底部挡块19上的螺钉即可使延长板17放平。该椅的椅背2上也包有流线形软面1,椅背2的倾斜角度的调节同普通折叠椅,是通过扶手下部的调节板9来调节的。权利要求1.新型多用折叠椅,由椅背2、椅面12、前后主撑杆18、10和扶手11组成,其特征在于A、椅背2的两侧分别设有连杆4,连杆4的一端与椅面12后端部的轴7的轴端活动连接,另一端与椅背2侧面连接;椅背下端的支撑轴6位于连杆4的下方,支撑轴6的两端上分别设有补偿杆25,且两端分别设于两后撑杆10上的凸块上,补偿杆25的另一端与后撑杆10上的固定座13连接;B、与扶手11连接一侧的连杆4上沿轴向设有一滑槽,滑槽内设有一丁字型滑块5,位于槽内的滑块5下部套设有弹簧,滑块5的外伸端与扶手11连接C、两后主撑杆10的外侧中部设有一手柄杆8,手柄杆8上端侧面设有手柄,下端通过轴与连接板28连接,连接板28另一端通过连接短杆与撑杆24一端连接撑杆24为U形,其另一端与另一侧连接短杆连接;两后主撑杆10下端分别设有轮子31;D、两前主撑杆18的下端通过轴分别连接着蹬杆14、摇杆和轮子31;所述蹬杆14为U形,所述摇杆为弧形,由短摇杆21和长摇杆23通过铰链22连接组成,摇杆的另一端位于撑杆24下方;E、椅面12的前端部通过活动铰链连接着延长板17。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多用折叠椅,其特征在于:椅背与椅面之间设有连杆机构、扶手与连杆之间设有滑块机构、后主撑杆上设有手柄机构、前后主撑杆下部设有摇杆机构和轮子等。该椅在使用过程中,既能实现坐、躺、摇的功能,又能在需要时将椅子水平展开,作为简易床使用。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使用舒适、收折存放方便。文档编号A47C4/00GK2417780SQ9922988公开日2001年2月7日 申请日期1999年11月5日 优先权日1999年11月5日专利技术者徐高发 申请人:徐高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新型多用折叠椅,由椅背2、椅面12、前后主撑杆18、10和扶手11组成,其特征在于:A、椅背2的两侧分别设有连杆4,连杆4的一端与椅面12后端部的轴7的轴端活动连接,另一端与椅背2侧面连接;椅背下端的支撑轴6位于连杆4的下方,支撑轴6的 两端上分别设有补偿杆25,且两端分别设于两后撑杆10上的凸块上,补偿杆25的另一端与后撑杆10上的固定座13连接;B、与扶手11连接一侧的连杆4上沿轴向设有一滑槽,滑槽内设有一丁字型滑块5,位于槽内的滑块5下部套设有弹簧,滑块5的外伸端 与扶手11连接;C、两后主撑杆10的外侧中部设有一手柄杆8,手柄杆8上端侧面设有手柄,下端通过轴与连接板28连接,连接板28另一端通过连接短杆与撑杆24一端连接;撑杆24为U形,其另一端与另一侧连接短杆连接;两后主撑杆10下端分别设有轮 子31;D、两前主撑杆18的下端通过轴分别连接着蹬杆14、摇杆和轮子31;所述蹬杆14为U形,所述摇杆为弧形,由短摇杆21和长摇杆23通过铰链22连接组成,摇杆的另一端位于撑杆24下方;E、椅面12的前端部通过活动铰链连接着延长板1 7。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高发
申请(专利权)人:徐高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