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使解除定影装置的第1定影部件与第2定影部件的压接状态时的冲击音变得和缓。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定影装置(17)中,加压杆(410)具有将压力解除杆(430)保持在施力部件所作用的压力位置的卡合凹部(412),另一方面,压力解除杆(430)具有可卡合于卡合凹部(412)的卡合突部(431)。而且,加压杆(410)具有邻接于卡合凹部(412)的滑动接触部(415)。压力解除杆(430)可利用所述施力部件的施力使卡合突部(431)沿着滑动接触部(415)在位于所述压力位置的状态、与位于解除压接的解除位置的状态之间滑动,从而增减所述施力部件的施力强度。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应用于复印机、打印机等电子照片式图像形成装置的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介绍
复印机、打印机等电子照片式图像形成装置中,利用带电器使受旋转驱动的感光鼓带电,利用与图像信息相应的光照射,在所述感光鼓上形成静电潜影,并利用显影装置使墨粉(干式墨粉)附着于该静电潜影而形成墨粉像,将该墨粉图像转印到片材、纸张等记录介质上并输出图像。图像形成装置中,设有使所搬送的记录介质上的未定影墨粉熔融、固着的定影装置。作为这种定影装置,周知有如下的热定影辊式定影装置:在使未定影墨粉熔融、固着的部位,使具有将卤素灯等作为定影源的定影辊及加压辊的一对辊部件相向地配置,并使记录介质通过由两辊部件以规定压力压接的压接区域(定影夹持部),由此,使记录介质上的墨粉熔融而定影在该记录介质上。现有的定影装置利用弹簧等加压部件长时间地对各辊部件施力,由此,导致形成于辊部件外周部的弹性层产生局部的永久变形。对此,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定影装置中提出,利用具有使定影辊和加压辊压接的加压杆及弹簧部件的加压部件来限制加压动作,从而防止定影装置中的辊部件发生局部的永久变形。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特开2009-19275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现有的定影装置的使用方式尚有改善余地,例如,当要解除利用加压部件压接加压辊与定影辊的压接状态时,利用压力解除杆解除加压杆对弹簧部件施力。当操纵该压力解除杆后,压力解除杆会产生碰撞音、冲击音,为了抑制给构成定影装置的各部分带来的振动等而让人安心进行操作,希望能使这种冲击音等变得和缓。鉴于所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使解除作为辊部件的第1定影部件与第2定影部件的压接状态时的冲击音变得和缓的定影装置及具有该定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解决问题的方案作为用于达成所述目的的本专利技术的解决手段,是以一种定影装置为前提,该定影装置具有相互相向的第1定影部件及第2定影部件、以可使所述第1定影部件与所述第2定影部件接触分离的方式进行支承的支承部件、对所述支承部件向所述第1定影部件与所述第2定影部件的压接方向施力的施力部件、及解除所述第1定影部件与所述第2定影部件的压接的解除部件,所述解除部件相对于所述支承部件沿规定的移动方向相对移动而使所述施力部件产生作用,该定影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支承部件具有将所述解除部件保持在所述施力部件所作用的压力位置的卡合凹部,另一方面,所述解除部件具有可卡合于所述卡合凹部的卡合突部,而且,所述支承部件还具有邻接于所述卡合凹部的滑动接触部。并且,所述解除部件利用所述施力部件的施力使所述卡合突部沿着所述滑动接触部在位于所述压力位置的状态、与位于解除压接的解除位置的状态之间滑动从而可增减所述施力部件的施力强度,所述滑动接触部具有沿所述施力部件的施力松缓的方向延设的第1平坦部、与所述第1平坦部连续且所述施力部件的施力最小的中立(neutral)部、及超过所述中立部而进一步延设的第2平坦部,所述第1平坦部与所述第2平坦部所成的角度呈钝角或平角。更详细而言,所述结构的定影装置中,可例示如下形态:所述滑动接触部是由所述中立部将所述解除部件保持在所述解除位置。而且,所述结构的定影装置中,可例示如下形态:所述第1平坦部设于所述卡合凹部至所述中立部之间,向使所述施力部件的施力减少的方向倾斜。而且,所述结构的定影装置中,可例示如下形态:按所述第1平坦部、所述中立部以及所述第2平坦部的顺序连续地设置,所述第2平坦部向使所述施力部件的施力增大的方向倾斜。而且,所述结构的定影装置中,可例示如下形态:所述第2平坦部设有比所述卡合凹部至所述中立部之间的平坦面长的平坦面。而且,所述结构的定影装置中,可例示如下形态:所述第2平坦部具有突设于所述支承部件的端部并向远离第1定影部件及第2定影部件的方向延设的延长部。作为达成所述目的的本专利技术的解决手段,包含具有所述结构的定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也属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思想范畴。专利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中,因如上所述地构成,所以可提供一种能使解除第1定影部件与第2定影部件的压接状态时的冲击音变得和缓的定影装置及具有该定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附图说明图1是具有本专利技术的定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概略截面图。图2是概略性地表示实施方式1的定影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图3是图2所示的定影装置的概略正视图,且表示加压辊压接于定影辊的压接状态。图4是图2所示的定影装置的概略正视图,且表示解除了加压辊对定影辊的压接的压力解除状态。图5(a)图5(c)是表示所述压接装置的一个压力解除杆所实现的压力解除状况的说明图。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定影装置的加压杆与压力解除杆的说明图,且相当于图5(b)。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1是具有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定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概略截面图。另外,图1(及后述的图2~图4)所示的符号X表示沿水平方向的纵深方向,符号Y表示沿与纵深方向X正交的水平方向的宽度方向,符号Z表示与水平方向正交的上下方向(垂直方向)。图像形成装置100具有读取原稿G的图像并在记录纸张等记录片材P上形成图像的复印功能,且具有读取原稿G的图像的图像读取装置200、及在记录片材P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100的主体部300。主体部300具有片材供给部310、片材搬送部320、图像形成部330及片材排出部340。图像形成部330中所处理的图像数据对应于采用黑色(K)、青色(C)、品红(M)、黄色(Y)等各色的彩色图像,或对应于采用单色(例如黑色)的黑白图像。图像形成部330中,感光鼓11、带电器12、显影装置14、转印装置15的中间转印辊152及鼓清洁装置16分别设有4个以形成与各色对应的4种图像,分别对应于黑色、青色、品红及黄色。图1所示的示例中,对于4个图像站Pa、Pb、Pc、Pd中实质性共通构成的部件标注同一符号。当形成图像时,主体部300中,一面使转印装置15的中间转印皮带151向箭头方向C环绕移动一面使感光鼓11旋转,并利用带电器12使感光鼓11表面均匀地带有规定的电位。而且,利用光扫描装置13使感光鼓11表面曝光而在其表面形成静电潜影,利用显影装置14使感光鼓11表面的静电潜影显影,从而在感光鼓11表面形成墨粉像(未定影图像)。由此,感光鼓11的表面上形成各色的墨粉像。之后,利用鼓清洁装置16除去并回收感光鼓11表面的残留墨粉。一面使中间转印皮带151向箭头方向C环绕移动,一面使利用被施加了转印偏压的中间转印辊152而形成在各感光鼓11表面上的各色的墨粉像依序转印并重叠在中间转印皮带151上,从而在中间转印皮带151上形成彩色的墨粉像。由此,在中间转印皮带151表面上形成彩色的墨粉像。之后,利用皮带清洁装置153除去并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具有:/n相互相向的第1定影部件及第2定影部件;/n支承部件,其将所述第1定影部件与所述第2定影部件支承为可接触分离;/n施力部件,其对所述支承部件向所述第1定影部件与所述第2定影部件的压接方向施力;以及/n解除部件,其解除所述第1定影部件与所述第2定影部件的压接,/n所述解除部件相对于所述支承部件沿规定的移动方向相对移动而使所述施力部件产生作用,该定影装置的特征在于:/n所述支承部件具有将所述解除部件保持在所述施力部件所作用的压力位置的卡合凹部,另一方面,所述解除部件具有可卡合于所述卡合凹部的卡合突部,/n所述支承部件还具有邻接于所述卡合凹部的滑动接触部,/n所述解除部件利用所述施力部件的施力,使所述卡合突部沿着所述滑动接触部在位于所述压力位置的状态、与位于解除压接的解除位置的状态之间滑动,从而可增减所述施力部件的施力强度,/n所述滑动接触部具有沿所述施力部件的施力松缓的方向延设的第1平坦部、与所述第1平坦部连续且所述施力部件的施力最小的中立部、以及超过所述中立部而进一步延设的第2平坦部,/n所述第1平坦部与所述第2平坦部所成的角度呈钝角或平角。/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116 JP 2018-2152141.一种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具有:
相互相向的第1定影部件及第2定影部件;
支承部件,其将所述第1定影部件与所述第2定影部件支承为可接触分离;
施力部件,其对所述支承部件向所述第1定影部件与所述第2定影部件的压接方向施力;以及
解除部件,其解除所述第1定影部件与所述第2定影部件的压接,
所述解除部件相对于所述支承部件沿规定的移动方向相对移动而使所述施力部件产生作用,该定影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部件具有将所述解除部件保持在所述施力部件所作用的压力位置的卡合凹部,另一方面,所述解除部件具有可卡合于所述卡合凹部的卡合突部,
所述支承部件还具有邻接于所述卡合凹部的滑动接触部,
所述解除部件利用所述施力部件的施力,使所述卡合突部沿着所述滑动接触部在位于所述压力位置的状态、与位于解除压接的解除位置的状态之间滑动,从而可增减所述施力部件的施力强度,
所述滑动接触部具有沿所述施力部件的施力松缓的方向延设的第1平坦部、与所述第1平坦部连续且所述施力部件的施力最小的中立部、以及超过所述中立部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太田基希,
申请(专利权)人:夏普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