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能够节能地进行印刷。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拥有第一加热部、第二加热部以及印刷控制部。第一加热部具有通过交流电发热的第一热源。第二加热部具有通过直流电发热的第二热源。印刷控制部进行以下控制:利用所述第一加热部或所述第二加热部进行印刷。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图像形成装置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在图像形成装置的定影器中,由交流电源供电的一个或多个发热体被作为热源来利用。近年,在图像形成装置中也能够将可再生能源用于向发热体的供电。然而,在将可再生能源用于向发热体的供电时,需要由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从直流电向交流电的转换由于能源转换效率较差,因而不适于节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是提供一种能够节能地进行印刷的图像形成装置。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拥有第一加热部、第二加热部以及印刷控制部。第一加热部具有通过交流电发热的第一热源。第二加热部具有通过直流电发热的第二热源。印刷控制部进行以下控制:利用所述第一加热部或所述第二加热部进行印刷。附图说明图1为示出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整体构成例的外观图。图2为示出图像形成装置的硬件构成的方框图。图3为示出实施方式中的定影器的具体构成的图。图4为用于说明实施方式中的多个加热部的更具体的构成的图。图5为表示实施方式中的处理器的功能构成的示意性方框图。图6为示出实施方式中的图像形成装置进行的印刷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图7为示出实施方式中的图像形成装置进行的充电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附图标记说明10…图像读取部;20…控制面板;30…图像形成部;31…转印带;32…曝光部;33…显影器;34…感光鼓;35…转印部;40…片材收容部;50…定影器;51…加热辊;52…加压辊;53…定影带;54…定影垫;55a、55b…第一热源;56…定影支柱;57…第二加热部;58…商用电源;59…开关;59a…第一开关;59b…第二开关;61a、61b…输送辊;62a、62b…排纸辊;70…控制装置;120…辅助存储装置;130…网络接口;140…蓄电池;150…AC-DC转换器;711…指示输入部;712…控制部;713…输送控制部;714…印刷控制部;715…蓄电池控制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进行说明。图1为示出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整体构成例的外观图。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为多功能一体机(MFP,MultiFunctionPeripheral)。图像形成装置1执行图像形成处理和图像定影处理。图像形成处理为在片材上形成图像的处理。图像定影处理为将形成于片材上的图像定影的处理。片材例如为原稿、记载有文字或图像等的纸张等。片材可以为图像形成装置1能够读取的任何物质。图像形成装置1读取片材上显现的图像并生成数字数据,从而生成图像文件。图像形成装置1具备图像读取部10、控制面板20、图像形成部30、片材收容部40、定影器50、输送辊61a、61b、排纸辊62a、62b以及控制装置70。图像读取部10将读取对象的图像作为光的明暗来进行读取。例如,图像读取部10读取设置于原稿读取台的读取对象的片材上所印刷的图像。图像读取部10记录读取的图像数据。被记录的图像数据可通过网络发送至其他信息处理装置。被记录的图像数据也可通过图像形成部30在片材上形成图像。控制面板20具备显示部和操作部。显示部为液晶显示器和有机EL(ElectroLuminescence,电致发光)显示器等显示装置。显示部基于控制装置70的控制来显示关于图像形成装置1的各种信息。操作部具备多个按钮等。操作部受理用户的操作。操作部将与由用户进行的操作对应的信号输出至控制装置70。需要说明的是,显示部与操作部也可构成为一体的触摸面板。图像形成部30执行图像形成处理。在图像形成处理中,图像形成部30根据由图像读取部10生成的图像数据或通过通信通路所接收的图像数据,在片材上形成图像。图像形成部30具备转印带31、曝光部32、多个显影器33(显影器33Y、33M、33C以及33K)、多个感光鼓34(感光鼓34Y、34M、34C以及34K)、以及转印部35。转印带31为中间转印体。转印带31通过辊的旋转按箭头所示方向(逆时针)旋转。曝光部32设于与各显影器33Y、33M、33C以及33K的感光鼓34Y、34M、34C以及34K相对的位置。曝光部32向各感光鼓34Y、34M、34C以及34K的表面(感光体层)照射激光。曝光部32通过控制装置70的控制,基于图像数据而被进行发光控制。曝光部32照射基于图像数据的激光。从而,各感光鼓34Y、34M、34C以及34K的表面(感光体层)上的负电荷消失。其结果是,在感光鼓34Y、34M、34C以及34K的表面(感光体层),在激光所照射的位置形成静电图案。即,通过曝光部32的激光照射,在感光鼓34Y、34M、34C以及34K的表面(感光体层)上形成静电潜影。需要说明的是,曝光部32也可使用LED(LightEmittingDiode,发光二极管,)光来代替激光。显影器33Y、33M、33C以及33K将调色剂供给至感光鼓34Y、34M、34C以及34K。例如,显影器33Y将感光鼓34Y的表面(感光体层)的静电潜影通过黄色(Y)显影。此外,显影器33M将感光鼓34M的表面(感光体层)的静电潜影通过品红(M)显影。此外,显影器33C将感光鼓34C的表面(感光体层)的静电潜影通过青色(C)显影。此外,显影器33K将感光鼓34K的表面(感光体层)的静电潜影通过黑色(K)的调色剂显影。显影器33Y、33M、33C以及33K在感光鼓34Y、34M、34C以及34K上形成作为可视图像的调色剂图像。感光鼓34Y、34M、34C以及34K上所形成的调色剂图像被转印(一次转印)至转印带31。转印部35具有支承辊35a和二次转印辊35b。转印部35将转印带31上的调色剂图像在二次转印位置U转印至片材。二次转印位置U为支承辊35a与二次转印辊35b隔着转印带31而相对的位置。转印部35向转印带31提供通过转印电流控制的转印偏压。转印部35通过转印偏压将转印带31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至片材。控制装置70控制用于二次转印处理的转印电流。片材收容部40具备单个或多个供纸盒。供纸盒收纳预定尺寸和预定种类的片材41。供纸盒具备拾取辊。拾取辊从供纸盒一张一张地取出片材41。拾取辊将取出的片材41向着输送部80供给。定影器50执行图像定影处理。具体来说,定影器50通过对片材41进行加热和加压,使调色剂图像在片材41上定影。定影器50利用交流电和直流电中的任一方或两方执行图像定影处理。交流电由商用电源供给。直流电由未图示的蓄电池供给。输送辊61a和61b将从供纸盒供给的片材41向着图像形成部30供给。输送辊61a和61b设置于相对的位置。排纸辊62a和62b将通过定影器50形成有图像的片材41排纸至排出部。排纸辊62a和62b设置于相对的位置。控制装置70控制图像形成装置1的各功能部。输送部80输送片材41。输送部80具备输送通路和未图示的多个辊。输送通路为输送片材41的路径。辊通过基于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n第一加热部,具有通过交流电发热的第一热源,/n第二加热部,具有通过直流电发热的第二热源;以及/n印刷控制部,进行以下控制:利用所述第一加热部或所述第二加热部进行印刷。/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024 JP 2018-199934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第一加热部,具有通过交流电发热的第一热源,
第二加热部,具有通过直流电发热的第二热源;以及
印刷控制部,进行以下控制:利用所述第一加热部或所述第二加热部进行印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印刷控制部在印刷时优先使用所述第二加热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无法对所述第二加热部进行所需的电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菊地和彦,
申请(专利权)人: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