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窑炉外壁隔热性检测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窑炉附属装置的
,特别是涉及窑炉外壁隔热性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窑炉是用耐火材料砌成的用以烧成制品的设备,是陶艺成型中的必备设施。人类上万年的陶瓷烧造历史,积累了丰富的造窑样式和经验。从原始社会的地上露天堆烧、挖坑筑烧到馒头状升焰圆窑、半倒焰马蹄形窑、半坡龙窑、鸭蛋形窑,再到现今的室内气窑、电窑,窑炉科技在不断改良发展中。隔热是指在热量传递过程中,热量从温度较高空间向温度较低空间传递时由于传导介质的变化导致的单位空间温度变化变小从而阻滞热传导的物理过程,窑炉在制造完成后,需要对其隔热性进行检测,现有技术中,对窑炉外壁进行隔热性检测时,一般是人工的方式,即在窑炉内加热后,使用者手持测温枪对窑炉外壁进行检测,很显然这种方式工作效率不高,增加了工作量。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窑炉外壁隔热性检测装置,其结构简单,便于对窑炉外壁隔热性进行检测,减小操作者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本专利技术的窑炉外壁隔热性检测装置,包括底 ...
【技术保护点】
1.窑炉外壁隔热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底板(1)底部四个角处均设置有万向轮(2),底板(1)顶部设置有剪式升降台(3),剪式升降台(3)顶部设置有液压缸(4),液压缸(4)顶端设置有平台(5),平台(5)顶部设置有支撑杆(6),支撑杆(6)右端设置有第一轴承(7),第一轴承(7)中部设置有转轴(47),支撑杆(6)前端设置有内部中空的箱体(8),转轴(47)前端伸入至箱体(8)内部并且转轴(47)前端设置有齿轮(9),还包括上螺纹杆(10)和限位杆(11),箱体(8)内底部设置有左稳定杆(12)和右稳定杆,左稳定杆(12)和右稳定杆上均设置有第二轴承(13 ...
【技术特征摘要】
1.窑炉外壁隔热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底板(1)底部四个角处均设置有万向轮(2),底板(1)顶部设置有剪式升降台(3),剪式升降台(3)顶部设置有液压缸(4),液压缸(4)顶端设置有平台(5),平台(5)顶部设置有支撑杆(6),支撑杆(6)右端设置有第一轴承(7),第一轴承(7)中部设置有转轴(47),支撑杆(6)前端设置有内部中空的箱体(8),转轴(47)前端伸入至箱体(8)内部并且转轴(47)前端设置有齿轮(9),还包括上螺纹杆(10)和限位杆(11),箱体(8)内底部设置有左稳定杆(12)和右稳定杆,左稳定杆(12)和右稳定杆上均设置有第二轴承(13),所述上螺纹杆(10)两端均设置有与第二轴承(13)中部连接的上连接轴,位于左侧的上连接轴左端设置有上减速机(14),上减速机(14)输入端设置有上电机(15),上螺纹杆(10)上螺纹连接有驱动块(16),驱动块(16)上设置有限位孔,所述限位杆(11)穿过限位孔并且限位杆(11)两端分别与左稳定杆(12)和右稳定杆连接,驱动块(16)顶端设置有与齿轮(9)啮合的齿条(17),转轴(47)后端设置有摆动杆(18),摆动杆(18)左端设置有左移动机构(19),左移动机构(19)输出端设置有第一温度探头(20),摆动杆(18)右端设置有右移动机构,右移动机构输出端设置有第二温度探头(2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窑炉外壁隔热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移动机构(19)包括左螺纹杆(22)和两组左竖杆(23),摆动杆(18)左侧壁设置有两组左连接板(24),两组左连接板(24)中央区域均设置有左轴承(25),左螺纹杆(22)两端均设置有与左轴承(25)中部连接的左连接轴,位于顶部的左连接轴顶端设置有左减速机(26),左减速机(26)输入端设置有左电机(27),左螺纹杆(22)上螺纹连接有左移动板(28),左移动板(28)左端设置有左基座(29),所述第一温度探头(20)安装在左基座(29)上,所述右移动机构包括右螺纹杆和两组右竖杆,摆动杆(18)右侧壁设置有两组右连接板,两组右连接板中央区域均设置有右轴承,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东升,燕长青,朱韬,廉士福,李艳,赵大猛,张茂国,杨茂成,焦连春,龙飞,燕玉金,马洪俊,葛瑞瑞,王思源,
申请(专利权)人:李厚俊,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