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动器、离合器装置及洗衣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28848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6 19: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致动器、离合器装置及洗衣机,在将致动器与附属单元一起固定于支承部件的情况下和将致动器单独固定于支承部件的情况下可使用轴部的长度相同的紧固部件。在第二壳体部件(78)的第二连接部(785)通过第一壳体部件(77)的第一连接部(775)的定位凸部(776)定位的状态下,致动器通过紧固部件(88)固定于支承部件(19)。在该状态下,第一连接部(775)和第二连接部(785)在轴线(Lb)方向上分离。在将致动器与附属单元(8)一起固定于支承部件的情况下,在附属单元的第三连接部(815)夹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的状态下,通过紧固部件将第一连接部、第三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固定于支承部件。

Actuator, clutch and wash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致动器、离合器装置及洗衣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致动器、离合器装置及洗衣机。
技术介绍
在将多个单元装设于设备时,有时采用通过螺钉等紧固部件将在相邻单元中重叠的壳体彼此连接的构成(参照专利文献1、2)。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58-132479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4-6434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专利文献1、2所记载的固定构造中,如果通过紧固单元的壳体彼此的紧固部件将单元固定于设备本体的框架等支承部件上,则可以改善生产性等。然而,在支承部件上仅装设一个单元的情况下和在支承部件上装设两个单元的情况下,需要使用螺杆轴长度不同的紧固部件,因此会阻碍紧固部件的标准化。鉴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在将致动器与附属单元一起固定于支承部件的情况下和将致动器单独固定于支承部件的情况下可以使用轴部长度相同的紧固部件的构造、离合器装置及洗衣机。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致动器的特征在于,具有:第一壳体部件,其具有第一连接部及定位凸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有第一贯通部,所述定位凸部从所述第一连接部向所述第一贯通部的轴线方向的一侧突出;第二壳体部件,其设置有第二连接部及第二贯通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从所述轴线方向的一侧与所述定位凸部抵接而被定位到在所述轴线方向的一侧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分离的位置,所述第二贯通部在所述第二连接部沿所述轴线方向与所述第一贯通部重叠;以及驱动机构,其配置于所述第一壳体部件和所述第二壳体部件之间,所述第一连接部及所述第二连接部通过具备贯通所述第一贯通部及所述第二贯通部的轴部的紧固部件固定于支承部件。在本专利技术中,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具备附属单元,其设置有第三连接部及第三贯通部,所述第三连接部被夹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所述第三贯通部在所述第三连接部沿所述轴线方向与所述第一贯通部重叠,在所述轴部贯通所述第一贯通部、所述第三贯通部及所述第二贯通部的状态下,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及所述第二连接部通过所述紧固部件固定于所述支承部件。在本专利技术中,可以通过设置于第一壳体部件的第一连接部的定位凸部将第二壳体部件的第二连接部定位到在轴线方向的一侧与第一连接部分离的位置。另外,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通过紧固部件固定于支承部件,所述紧固部件具备贯通第一连接部的第一贯通部及第二连接部的第二贯通部的轴部。在该状态下,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在轴线方向上分离。因此,在将附属单元的第三连接部夹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的状态下,即使在使紧固部件的轴部贯通第一连接部的第一贯通部、第三连接部的第三贯通部及第二连接部的第二贯通部而将第一连接部、第三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固定于支承部件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轴部长度相同的紧固部件。因此,在将致动器与附属单元一起固定于支承部件的情况下和在将致动器单独固定于支承部件的情况下,可以使用轴部长度相同的紧固部件,从而可以实现紧固部件的标准化。在本专利技术中,可以采用以下方式:所述附属单元是具有罩和被所述罩支承的传感器的传感器单元,在所述罩上设置有所述第三连接部。在本专利技术中,可以采用以下方式:所述定位凸部是所述第一贯通部沿所述轴线方向贯通的筒部,所述筒部位于所述第三贯通部的内侧。在本专利技术中,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三连接部之间及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第三连接部之间的至少一方设定有所述轴线方向的余隙。在本专利技术中,可以采用以下方式:所述驱动机构具有电动机、旋转传递机构以及经由所述旋转传递机构传递所述电动机的旋转的输出部件。本专利技术的具备致动器的离合器装置可以采用以下方式:由所述致动器驱动而进行机械连接的通断的离合器部件被所述支承部件支承。本专利技术的具备离合器装置的洗衣机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具有洗衣机用电动机;洗涤槽;波轮,其配置于所述洗涤槽内;以及驱动力传递机构,其将所述洗衣机用电动机的旋转驱动力传递到所述洗涤槽及所述波轮,所述驱动力传递机构在从所述洗衣机用电动机到所述洗涤槽的驱动力传递路径的中途具有所述离合器装置。(专利技术效果)在本专利技术中,可以通过设置于第一壳体部件的第一连接部的定位凸部,将第二壳体部件的第二连接部定位到在轴线方向的一侧与第一连接部分离的位置。另外,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通过具备贯通第一连接部的第一贯通部及第二连接部的第二贯通部的轴部的紧固部件固定于支承部件。在该状态下,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在轴线方向上分离。因此,在将附属单元的第三连接部夹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的状态下,即使在使紧固部件的轴部贯通第一连接部的第一贯通部、第三连接部的第三贯通部及第二连接部的第二贯通部而将第一连接部、第三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固定于支承部件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轴部长度相同的紧固部件。因此,在将致动器与附属单元一起固定于支承部件的情况下和在将致动器单独固定于支承部件的情况下,可以使用轴部长度相同的紧固部件,从而可以实现紧固部件的标准化。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洗衣机的概略构成的纵剖视图。图2是图1所示的驱动力传递机构等的说明图。图3是从斜上方观察应用本专利技术的离合器装置的立体图。图4是从斜下方观察应用本专利技术的离合器装置的立体图。图5是从下方观察将致动器固定于图2所示的支承部件上的情况的立体图。图6是从下方观察将致动器固定于图2所示的支承部件上的情况的立体图。图7是从与驱动销的突出方向相反的一侧观察图2等所示的致动器的立体图。图8是从驱动销的突出方向这一侧观察图7所示的致动器的立体图。图9是图7所示的致动器的分解立体图。图10是图9所示的旋转传递机构等的说明图。图11是表示图7所示的致动器向支承部件的固定构造的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洗衣机;2…本体框架;3…洗涤槽;4…波轮;5…洗衣机用电动机;6…驱动力传递机构;7…致动器;7a…驱动机构;8…附属单元;8a…传感器单元;9…开关装置;10…离合器装置;19…支承部件;40…离合器部件;51…凸轮机构;70…外装壳体;70a…第一空间;70b…第二空间;71…离合器用电动机;72…旋转传递机构;73…凸轮齿轮;76…输出部件;77…第一壳体部件;78…第二壳体部件;79…分隔部件;80…罩;81…第一罩部件;82…第二罩部件;83…传感器;88…紧固部件;762…驱动销;775…第一连接部;775a…第一贯通部;776…定位凸部;776a…筒部;785…第二连接部;785a…第二贯通部;815…第三连接部;815a…第三贯通部;880…轴部;C…余隙;Lb…轴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基于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以下参照的图2、图3及图4中,将致动器7示意性地表示为长方体,致动器7的实际外观如图7等所示。(整体构成)图1是表示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洗衣机1的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致动器,其特征在于,具有:/n第一壳体部件,其具有第一连接部及定位凸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有第一贯通部,所述定位凸部从所述第一连接部向所述第一贯通部的轴线方向的一侧突出;/n第二壳体部件,其设置有第二连接部及第二贯通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从所述轴线方向的一侧与所述定位凸部抵接而被定位到在所述轴线方向的一侧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分离的位置,所述第二贯通部在所述第二连接部沿所述轴线方向与所述第一贯通部重叠;以及/n驱动机构,其配置于所述第一壳体部件和所述第二壳体部件之间,/n所述第一连接部及所述第二连接部通过具备贯通所述第一贯通部及所述第二贯通部的轴部的紧固部件固定于支承部件。/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120 JP 2018-2169331.一种致动器,其特征在于,具有:
第一壳体部件,其具有第一连接部及定位凸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有第一贯通部,所述定位凸部从所述第一连接部向所述第一贯通部的轴线方向的一侧突出;
第二壳体部件,其设置有第二连接部及第二贯通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从所述轴线方向的一侧与所述定位凸部抵接而被定位到在所述轴线方向的一侧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分离的位置,所述第二贯通部在所述第二连接部沿所述轴线方向与所述第一贯通部重叠;以及
驱动机构,其配置于所述第一壳体部件和所述第二壳体部件之间,
所述第一连接部及所述第二连接部通过具备贯通所述第一贯通部及所述第二贯通部的轴部的紧固部件固定于支承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
具备附属单元,其设置有第三连接部及第三贯通部,所述第三连接部被夹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所述第三贯通部在所述第三连接部沿所述轴线方向与所述第一贯通部重叠,
在所述轴部贯通所述第一贯通部、所述第三贯通部及所述第二贯通部的状态下,
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及所述第二连接部通过所述紧固部件固定于所述支承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
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岛勇太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