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明导电小球的制备方法、透明导电小球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4287724 阅读:1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6 19: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透明导电小球的制备方法、透明导电小球及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可聚合低共熔溶剂、光引发剂以及交联剂混合均匀形成混合液,其中,所述光引发剂的用量为可聚合低共熔溶剂的1~3%,所述交联剂的用量为可聚合低共熔溶剂的1~3%;(2)采用连续可控流体法注射成型技术,将形成的液滴在紫外光照射下,制成透明导电小球。所述制备方法快速简便,设备易得,成本低,且无需使用任何表面活性剂,完全绿色环保。

A preparation method, transparent conducting sphere and its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透明导电小球的制备方法、透明导电小球及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透明导电小球的制备方法、透明导电小球及应用。
技术介绍
导电小球可以用于电子设备中,如柔性压力传感设备、人机界面、光电子器件、导电膜。目前制备导电小球的方法通常是导电材料(碳材料、金属纳米颗粒、纳米线或导电聚合物等)赋予其导电性,通过喷涂、溶剂蒸发或微流控等多种方法来实现,如中国专利CN104342646A公布了通过无氰镀金的方法制备导电微金球。但是,以上导电小球的制备过程繁琐,耗时,价格昂贵,并且通过涂敷上述深色系导电材料的方法会使制备的导电小球受到光学透明性的限制,不利于光电器件的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透明导电小球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快速简便,设备易得,成本低,且无需使用表面活性剂,对环境完全绿色环保,可以制备出50um~4mm球形颗粒。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透明导电小球,所制备的透明导电小球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同时具有高灵敏度和稳定的电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透明导电小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1)将可聚合低共熔溶剂、光引发剂以及交联剂混合均匀形成混合液,其中,所述光引发剂的用量为可聚合低共熔溶剂的1~3%,所述交联剂的用量为可聚合低共熔溶剂的1~3%;/n(2)在紫外光照射下,采用连续可控流体法注射成型技术制成透明导电小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透明导电小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可聚合低共熔溶剂、光引发剂以及交联剂混合均匀形成混合液,其中,所述光引发剂的用量为可聚合低共熔溶剂的1~3%,所述交联剂的用量为可聚合低共熔溶剂的1~3%;
(2)在紫外光照射下,采用连续可控流体法注射成型技术制成透明导电小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为:
a:注射准备:将混合液吸入到注射器内,注射器一侧设有紫外线光源;
b:聚合成型:将混合液以恒速从注射头中喷出,经紫外光照射喷出的液体,聚合成型后得到透明导电小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利用承接物将聚合反应制备成型的透明导电小球承接拉出的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可聚合低共熔溶剂的制备:将氢键受体和氢键供体混合,形成可聚合低共熔溶剂;
S2:混合液制备:在可聚合低共熔溶剂中加入光引发剂和交联剂混匀,得到混合溶液;
S3:注射准备:将混合液吸入到注射器内,注射器一侧设有紫外线光源,紫外线光源距离注射器的水平距离为16~20cm,垂直距离为15~17cm,功率为2800w~35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明辉仝瑞平蔡玲陈广学田君飞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