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吹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8584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6 18: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家用电器领域,为了将气流从手柄组件输送至外壳内且尽可能的减小风压、风量损失,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吹风,包括外壳和与外壳连接的手柄组件,从电吹风的进风口延伸至出风口的主风道,设置在主风道中用于抽吸气流从进风口进入电吹风的风扇单元和用于加热该气流的加热单元,所述风扇单元包括扇叶和用于驱动扇叶旋转的电机,其中,所述风扇单元设置在手柄组件内,所述进风口设置在手柄组件上,所述手柄组件内还设有用于输送主风道气流的导风管。减小风量、风压损失。

A hair dry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吹风
本专利技术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吹风。
技术介绍
现有的从手柄组件进风的电吹风,包括与手柄组件连接的外壳,风扇单元设置在手柄组件内,手柄组件上设有进风口,气流从进风口进入手柄组件后进入外壳内部,为了便于手柄组件内结构件的安装,将手柄组件分成多个部分,各个部分装配在一起会有装配间隙,造成气流外泄;而且,手柄组件上设有电子器件,比如开关,为了便于用户使用,开关设置在风扇单元的上方,开关的设置需要在手柄组件上开孔,气流会从开关处泄露,造成风量和风压的泄露,密封结构的设置又会导致装配复杂程度提高。另外,进风口设于手柄组件上,从外壳上的出风口吹出,气流方向进入外壳时要改变大约90°,由于气流方向的改变,会产生风量、风压损失,现有技术中通过在设置导风结构件来减小由于气流方向改变造成风量、风压的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风量、风压损失小的电吹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吹风,包括外壳和与外壳连接的手柄组件,从电吹风的进风口延伸至出风口的主风道,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吹风,包括外壳和与外壳连接的手柄组件,从电吹风的进风口延伸至出风口的主风道,设置在主风道中用于抽吸气流从进风口进入电吹风的风扇单元和用于加热该气流的加热单元,所述风扇单元包括扇叶和用于驱动扇叶旋转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单元设置在手柄组件内,所述进风口设置在手柄组件上,所述手柄组件内还设有用于输送主风道气流的导风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吹风,包括外壳和与外壳连接的手柄组件,从电吹风的进风口延伸至出风口的主风道,设置在主风道中用于抽吸气流从进风口进入电吹风的风扇单元和用于加热该气流的加热单元,所述风扇单元包括扇叶和用于驱动扇叶旋转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单元设置在手柄组件内,所述进风口设置在手柄组件上,所述手柄组件内还设有用于输送主风道气流的导风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吹风,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风道包括位于手柄组件内的竖直区段和位于外壳内且与竖直区段呈角度的轴向区段,所述竖直区段与轴向区段通过气流入口连通,所述导风管限定该竖直区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吹风,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管自下而上延伸至气流入口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吹风,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管的上端与气流入口的距离为L,0mm≤L≤20m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吹风,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内设有限定轴向区段的内筒,所述导风管靠近内筒的一端具有翻边,所述翻边位于内筒和外壳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喻金明叶志文肖林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乐秀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