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短时冷却用液冷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85380 阅读:1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7: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液冷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短时冷却用液冷设备,包括制冷机组、水泵、大水箱和小水箱,大水箱内设有隔板,且隔板的四侧外壁均与大水箱的内壁相抵设置,隔板上设有闭合机构和调节机构,闭合机构包括转板、矩形管和矩形杆,矩形杆的一端贯穿隔板的侧壁并向外延伸,且矩形杆靠近大水箱底部的一侧设置,矩形杆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圆块,且两个圆块均通过第一轴承分别与大水箱的两侧内壁转动连接设置,矩形管与矩形杆活动套接,矩形管的侧壁通过环形块与隔板的侧壁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对溶液的冷却量进行调节控制,进而便于设备不同功率下使用,提高了使用范围,降低了能源的浪费。

Liquid cooling equipment for short time cool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短时冷却用液冷设备
本技术涉及液冷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短时冷却用液冷设备。
技术介绍
大功率设备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热量,目前大量采用配套液冷设备提供冷却液来实现大功率设备的降温,以保证其正常工作。在中国专利授权号为CN206235051U的专利,公开了双水箱的间歇供冷液冷设备,包括制冷机组、水箱、水泵、制冷循环管路及载冷循环管路,所述的水泵包括制冷水泵与供冷水泵,制冷机组包括压缩冷凝机组与蒸发器,压缩冷凝机组与蒸发器之前通过管路连接,所述的水箱包括高温水箱与低温水箱。本设备利用双温水箱不仅可以在设备制冷时分别储存高低不同温度的载冷剂,且能实现在相对冷量较小的制冷系统配置、相对较小的载冷剂容积下蓄存更多的冷量,保证制冷机组配置不致过大,并保证较高的制冷效率,更好满足短时供液时用冷设备冷量需求大且供液温度保持恒定的苛刻要求。上述专利中每次都是将全部的溶液来进行冷却然后进行散热的工作,不能够根据设备的功率来调节溶液的冷却量,容易造成能源的浪费,进而不便于人们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不能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短时冷却用液冷设备,包括制冷机组、水泵、大水箱(1)和小水箱(2),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水箱(1)内设有隔板(3),且隔板(3)的四侧外壁均与大水箱(1)的内壁相抵设置,所述隔板(3)上设有闭合机构和调节机构,所述闭合机构包括转板(4)、矩形管(5)和矩形杆(6),所述矩形杆(6)的一端贯穿隔板(3)的侧壁并向外延伸,且矩形杆(6)靠近大水箱(1)底部的一侧设置,所述矩形杆(6)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圆块,且两个圆块均通过第一轴承分别与大水箱(1)的两侧内壁转动连接设置,所述矩形管(5)与矩形杆(6)活动套接,所述矩形管(5)的侧壁通过环形块(7)与隔板(3)的侧壁转动连接,且矩形管(5)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短时冷却用液冷设备,包括制冷机组、水泵、大水箱(1)和小水箱(2),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水箱(1)内设有隔板(3),且隔板(3)的四侧外壁均与大水箱(1)的内壁相抵设置,所述隔板(3)上设有闭合机构和调节机构,所述闭合机构包括转板(4)、矩形管(5)和矩形杆(6),所述矩形杆(6)的一端贯穿隔板(3)的侧壁并向外延伸,且矩形杆(6)靠近大水箱(1)底部的一侧设置,所述矩形杆(6)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圆块,且两个圆块均通过第一轴承分别与大水箱(1)的两侧内壁转动连接设置,所述矩形管(5)与矩形杆(6)活动套接,所述矩形管(5)的侧壁通过环形块(7)与隔板(3)的侧壁转动连接,且矩形管(5)与隔板(3)相抵设置,所述矩形管(5)的外壁与转板(4)的一端固定连接,且转板(4)与隔板(3)的侧壁相抵设置,所述隔板(3)的侧壁开设有与转板(4)相匹配的通孔,所述矩形管(5)的内壁和转板(4)相向隔板(3)一侧的侧壁均固定设有橡胶垫片(8),其中一个所述圆块的一端贯穿大水箱(1)的内壁并向外延伸,所述圆块延伸至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9),所述限位板(9)的侧壁开设有限位孔,且限位孔内设有限位杆(10),所述限位杆(10)的两端均穿过限位孔并向外延伸,所述限位杆(10)活动套设有弹簧(11),且弹簧(11)的两端分别与限位杆(10)的侧壁和限位板(9)的侧壁固定连接设置,所述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贝孙新东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天鹅制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