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古建筑隔震屏障
本技术属于建筑防震
,具体涉及一种古建筑隔震屏障,尤其是能同时对人工振动以及地震动具有良好的隔震效果。
技术介绍
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由振动引起的问题越来越广泛且数量与日俱增,由于我们生产生活产生的振动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更是威胁到了我国具有极高文化历史价值与重大人文意义的诸多古建筑物。特别是地震动,地震波是由地震震源向四处传播的振动,指从震源产生向四周辐射的弹性波。按传播方式可分为纵波(P波)、横波(S波)(纵波和横波均属于体波)和面波(L波)三种类型。研究发现地震动对古建筑的破坏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1.横波造成古建筑物水平摇摆,导致古建筑物损坏,破坏力很大。它相当于给房屋建筑物施加水平方向来回反复的作用力,大小和引起的变形超出古建筑梁结构抵抗地震的极限时,就会使整个古建筑物倾斜或倾倒从而导致破坏;2.纵波使古建筑产生上下颠簸,由于部分古建筑物年代久远,其竖向稳定性较差,而地震力较大时,会使底层作为承重结构的柱子瞬间增加很大的动荷载,叠加上部的自重,当超出底层柱子承载能力 ...
【技术保护点】
1.古建筑隔震屏障,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布在古建筑周围的隔震沟体,所述的隔震沟体的外侧垂直向下打入两排隔震排桩,所述的隔震排桩为空心管桩,隔震排桩的布置形式采取密集型布置,隔震排桩孔径小于相邻隔震排桩的间距;所述的隔震沟体内填充泡沫混凝土砌块。/n
【技术特征摘要】
1.古建筑隔震屏障,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布在古建筑周围的隔震沟体,所述的隔震沟体的外侧垂直向下打入两排隔震排桩,所述的隔震排桩为空心管桩,隔震排桩的布置形式采取密集型布置,隔震排桩孔径小于相邻隔震排桩的间距;所述的隔震沟体内填充泡沫混凝土砌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古建筑隔震屏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震排桩采取钢筋粉煤灰混凝土预制管桩。
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占学,杨宁,曹玉红,王帅,唐晓荣,吴军,杨平印,林德忠,张毅,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