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路桥移动式吊笼,属于路桥施工。
技术介绍
1、吊笼通常是指升降机上用以运送人员上下的笼状装置,在建筑工地、生产企业或施工现场,吊笼常被用作垂直运输工具,用于运送人员或货物,它通常通过绳索、电缆或链条悬挂在建筑物或结构的外部,提供一个安全的工作平台,供工人进行各种高空作业,如建筑、维护、清洁、检查等。这种吊笼通常配备有多种安全装置,如安全绳、防坠器、制动器、防风装置等,以确保工人的安全,吊笼的类型多样,以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和需求,吊笼广泛用于高层建筑的施工,包括混凝土浇筑、砖瓦铺设、钢结构安装等,在使用吊笼时,必须严格遵守安全规程和操作指南,以确保安全施工,在使用前应对吊笼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其结构完整、连接牢固、安全装置有效,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熟悉吊笼的性能和操作方法,在使用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吊笼的载重和人数,避免超载或超员,如遇紧急情况,应立即启动安全装置并寻求救援。
2、吊笼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在进行路桥施工时,由于钢箱梁吊装完毕后其连接处以及钢箱梁两侧均需要进行检测和后续处理,在利用吊笼实现施工人员处理时,不易施工人员的施工操作,增加安全隐患的同时,难以对路桥进行移动式施工处理,影响施工进度,现有吊笼大多为固定式的,使施工人员移动受到影响,在进行不同结构的路桥施工时不易进行快速操作,难以根据路桥施工时的结构进行吊笼位置调整,增加施工难度,降低吊笼施工的效率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吊笼施工时移动不便且安全性较差的技术问题,
2、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路桥移动式吊笼,所述路桥移动式吊笼包括:
4、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设置在路桥施工的钢箱梁顶面,所述移动组件一侧固定安装有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顶部通过行走组件与移动组件固定连接,且升降组件设置在钢箱梁一侧;
5、吊笼组件,所述吊笼组件固定安装至升降组件底部,所述吊笼组件由框架组成,所述框架靠近钢箱梁的一侧设有施工区,所述框架内部设有平台,靠近施工区一侧的所述平台表现通过压力传感器与施工台固定连接,所述框架内壁固定安装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位于平台两侧开设的开口内部,所述导向板内部嵌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电磁线圈,且所述电磁线圈对称分布至平台两侧。
6、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移动组件包括行走设备,所述行走设备底部固定安装有底板,所述底板底部固定安装有导轨,且所述底板底部转动连接有行走轮,所述行走轮与行走设备传动连接,所述导轨截面为u形结构,所述导轨与轨道表面嵌合滑动,且导轨固定安装至钢箱梁顶部一侧,所述导轨截面为t形结构且长度与钢箱梁长度相同。
7、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升降组件由升降架组成,所述升降架由方形钢结构材料制成,所述升降架底部与加固板固定连接,且加固板一侧通过若干个加强筋与升降架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架固定安装至行走设备一侧固定连接,位于升降架上方的所述行走设备内部开设有设备舱,且设备舱内部固定安装有曳引结构。
8、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曳引结构由曳引机和升降仓组成,所述曳引机固定安装至行走设备开设的设备舱内部,所述曳引机输出端与牵引轮固定连接,所述牵引轮表面设有牵引绳,且升降仓顶部与牵引绳固定连接,所述升降仓与升降架内部滑动连接,所述升降架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顶部固定连接有阻尼器,且支撑座和阻尼器均对应设置在升降仓下方。
9、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行走组件包括廊道,所述廊道固定安装至行走设备底部,且廊道与升降架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廊道一侧设有安全门,所述廊道两侧底部都转动连接有滚轮,所述滚轮和行走设备下方的行走轮都与钢箱梁表面接触,且廊道和升降架顶部连接处设备第一舱门。
10、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框架分别与加固板顶面以及升降架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框架和升降架底部连接处设有第二舱门,所述框架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数量为两个并对称分布至加固板两侧,每个支撑板都通过支撑筋与升降架外壁固定连接,且支撑板与框架外壁固定连接。
11、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框架底端内部固定安装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由驱动电机组成,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安装至框架底端内部,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与其中一个驱动轴固定连接,另一个驱动轴设置在驱动电机一侧并与框架内部转动连接,且每个驱动轴两端都分别与齿轮和收卷轮固定连接,且位于同侧的齿轮相互啮合连接。
12、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框架两侧的顶部和底部都与导向轮转动连接,所述导向轮对称设置在框架两侧内部,每个导向轮表面均设有拉绳,所述拉绳一端与收卷轮表面固定连接,且拉绳另一端与平台顶面固定连接,所述平台四周均开设有用于拉绳移动的缺口,且平台与框架内部滑动连接。
13、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框架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台,所述支撑台对称设置在驱动电机两侧,所述驱动电机的控制器与压力传感器电性连接,所述支撑台对应设置在平台下方,且支撑台的顶面与支撑座顶面位于同一水平位置,所述平台顶面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侧板,所述侧板分别与横梁以及若干个护栏的两端固定连接,且横梁和护栏均位于施工区一侧。
14、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框架底部设有两个锁紧机构,所述锁紧机构包括抵杆和电动推杆,所述抵杆中部与框架转动连接,所述抵杆一端与电动推杆的伸缩端转动连接,且电动推杆与框架底面转动连接,所述抵杆另一端位于两个相互啮合的齿轮之间,且抵杆转动时,所述抵杆与齿轮卡接。
15、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专利技术各较佳实例。
16、本专利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17、上述提出的路桥移动式吊笼,其采用吊笼组件进行施工人员承载以实现便捷施工,并通过移动组件实现吊笼的平移,在路桥施工过程中实现各个位置的施工处理,并通过升降组件和行走组件实现施工人员的运送,确保安全性的同时能够方便施工人员的行走,并在吊笼内部设置平台可实现施工人员的站立,通过调整平台高度可实现不同位置的施工处理,并通过设置施工区方便施工人员的处理,且在高度调整后实现平台锁定,确保平台的稳定性能,避免施工人员出现安全事故问题,并设置施工台用于检测施工区的人员分布,可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实现平台的升降,提高吊笼施工时的安全性能,且可实现路桥施工时钢箱梁侧壁的全方面施工处理,提高吊笼的使用性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路桥移动式吊笼,其特征在于,所述路桥移动式吊笼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桥移动式吊笼,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100)包括行走设备(101),所述行走设备(101)底部固定安装有底板(102),所述底板(102)底部固定安装有导轨(104),且所述底板(102)底部转动连接有行走轮(103),所述行走轮(103)与行走设备(101)传动连接,所述导轨(104)截面为U形结构,所述导轨(104)与轨道(106)表面嵌合滑动,且导轨(104)固定安装至钢箱梁(105)顶部一侧,所述导轨(104)截面为T形结构且长度与钢箱梁(105)长度相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桥移动式吊笼,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200)由升降架(201)组成,所述升降架(201)由方形钢结构材料制成,所述升降架(201)底部与加固板(202)固定连接,且加固板(202)一侧通过若干个加强筋(203)与升降架(201)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架(201)固定安装至行走设备(101)一侧固定连接,位于升降架(201)上方的所述行走设备(101)内部开设有设备舱(107),且设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路桥移动式吊笼,其特征在于:所述曳引结构由曳引机(204)和升降仓(207)组成,所述曳引机(204)固定安装至行走设备(101)开设的设备舱(107)内部,所述曳引机(204)输出端与牵引轮(205)固定连接,所述牵引轮(205)表面设有牵引绳(206),且升降仓(207)顶部与牵引绳(206)固定连接,所述升降仓(207)与升降架(201)内部滑动连接,所述升降架(201)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座(208),所述支撑座(208)顶部固定连接有阻尼器(209),且支撑座(208)和阻尼器(209)均对应设置在升降仓(207)下方。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桥移动式吊笼,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组件(300)包括廊道(301),所述廊道(301)固定安装至行走设备(101)底部,且廊道(301)与升降架(201)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廊道(301)一侧设有安全门(302),所述廊道(301)两侧底部都转动连接有滚轮(303),所述滚轮(303)和行走设备(101)下方的行走轮(103)都与钢箱梁(105)表面接触,且廊道(301)和升降架(201)顶部连接处设备第一舱门(304)。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桥移动式吊笼,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401)分别与加固板(202)顶面以及升降架(201)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框架(401)和升降架(201)底部连接处设有第二舱门(416),所述框架(401)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板(402),所述支撑板(402)的数量为两个并对称分布至加固板(202)两侧,每个支撑板(402)都通过支撑筋(403)与升降架(201)外壁固定连接,且支撑板(402)与框架(401)外壁固定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路桥移动式吊笼,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401)底端内部固定安装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由驱动电机(405)组成,所述驱动电机(405)固定安装至框架(401)底端内部,所述驱动电机(405)输出端与其中一个驱动轴(406)固定连接,另一个驱动轴(406)设置在驱动电机(405)一侧并与框架(401)内部转动连接,且每个驱动轴(406)两端都分别与齿轮(407)和收卷轮(408)固定连接,且位于同侧的齿轮(407)相互啮合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路桥移动式吊笼,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401)两侧的顶部和底部都与导向轮(410)转动连接,所述导向轮(410)对称设置在框架(401)两侧内部,每个导向轮(410)表面均设有拉绳(409),所述拉绳(409)一端与收卷轮(408)表面固定连接,且拉绳(409)另一端与平台(414)顶面固定连接,所述平台(414)四周均开设有用于拉绳(409)移动的缺口,且平台(414)与框架(401)内部滑动连接。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路桥移动式吊笼,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401)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台(413),所述支撑台(413)对称设置在驱动电机(405)两侧,所述驱动电机(405)的控制器与压力传感器(419)电性连接,所述支撑台(413)对应设置在平台(414)下方,且支撑台(413)的顶面与支撑座(208)顶面位于同一水平位置,所述平台(414)顶面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侧板(415),所述侧板(415)分别与横梁(421)以及若干个护栏(422)的两端固定连接,且横梁(421)和护栏(422)均位于施工区(404)一侧。
10.如权利要求1所...
【技术特征摘要】
1.路桥移动式吊笼,其特征在于,所述路桥移动式吊笼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桥移动式吊笼,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100)包括行走设备(101),所述行走设备(101)底部固定安装有底板(102),所述底板(102)底部固定安装有导轨(104),且所述底板(102)底部转动连接有行走轮(103),所述行走轮(103)与行走设备(101)传动连接,所述导轨(104)截面为u形结构,所述导轨(104)与轨道(106)表面嵌合滑动,且导轨(104)固定安装至钢箱梁(105)顶部一侧,所述导轨(104)截面为t形结构且长度与钢箱梁(105)长度相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桥移动式吊笼,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200)由升降架(201)组成,所述升降架(201)由方形钢结构材料制成,所述升降架(201)底部与加固板(202)固定连接,且加固板(202)一侧通过若干个加强筋(203)与升降架(201)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架(201)固定安装至行走设备(101)一侧固定连接,位于升降架(201)上方的所述行走设备(101)内部开设有设备舱(107),且设备舱(107)内部固定安装有曳引结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路桥移动式吊笼,其特征在于:所述曳引结构由曳引机(204)和升降仓(207)组成,所述曳引机(204)固定安装至行走设备(101)开设的设备舱(107)内部,所述曳引机(204)输出端与牵引轮(205)固定连接,所述牵引轮(205)表面设有牵引绳(206),且升降仓(207)顶部与牵引绳(206)固定连接,所述升降仓(207)与升降架(201)内部滑动连接,所述升降架(201)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座(208),所述支撑座(208)顶部固定连接有阻尼器(209),且支撑座(208)和阻尼器(209)均对应设置在升降仓(207)下方。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桥移动式吊笼,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组件(300)包括廊道(301),所述廊道(301)固定安装至行走设备(101)底部,且廊道(301)与升降架(201)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廊道(301)一侧设有安全门(302),所述廊道(301)两侧底部都转动连接有滚轮(303),所述滚轮(303)和行走设备(101)下方的行走轮(103)都与钢箱梁(105)表面接触,且廊道(301)和升降架(201)顶部连接处设备第一舱门(304)。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桥移动式吊笼,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401)分别与加固板(202)顶面以及升降架(201)侧壁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永峰,赫腾飞,李敏峰,张子杰,马瑞麒,宗子扬,张梓涵,任海龙,张澄,付饶,徐世浩,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