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圈引线引出导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284212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7: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音圈引线引出导通装置,包括外壳体、音圈、振动膜片、周缘、双面导通体、第一音圈引线、第二音圈引线、第一内导通块、第一外导通块、第二内导通块、第二外导通块、橡胶筒、弹性橡胶块、夹板和移动块。该种音圈引线引出导通装置结构简单、设计新颖,便于将音圈引线通过橡胶筒进行限位固定,便于调节橡胶筒与音圈引线的放置位置,便于将橡胶筒进行固定在振动膜片表面,降低涂胶区域,同时避免引线涂胶,在使用时,便于将音圈通过音圈引线与双面通体进行连接,保障音圈在工作是稳定使用,降低失真比例,满足使用续期,实用性价值较高,适合推广使用。

Voice coil lead out conduc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音圈引线引出导通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音圈引线引出导通装置,具体是一种音圈引线引出导通装置,属于麦克风扬声器应用

技术介绍
音圈直接的定义是通过音频电流的线圈,是电动式扬声器振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可以说是扬声器的心脏;音圈的性能会影响扬声器的声压频率特性,声压级,阻抗曲线、失真、瞬态特性、扬声器参数、音质等,特别是关系扬声器的承受功率和寿命;正像心脏疾病的致命因素一样,扬声器的损坏往往是从音圈开始的。现有一些音圈引线采用与振动膜片涂胶粘着固定方式,在音圈与双面导通体连接时,引线不便于进行调节,涂胶范围较大,影响后续使用,不便于工作者进行安装操作,影响使用。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音圈引线引出导通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音圈引线引出导通装置。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音圈引线引出导通装置,包括外壳体、音圈、振动膜片、周缘、双面导通体、导通机构以及引线限位固定机构;其中所述外壳体底侧内设有音圈,且音圈顶侧设有振动膜片;所述振动膜片外侧的周缘处与外壳体内壁固定连接,且周缘底侧贴合有与外壳体内壁固定连接的双面导通体;所述导通机构包括第一音圈引线、第二音圈引线、第一内导通块、第一外导通块、第二内导通块以及第二外导通块,且第一音圈引线以及第二音圈引线均固定连接在音圈表面;所述第一音圈引线末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内导通块,且第一内导通块与固定在双面导通体的第一外导通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音圈引线末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内导通块,且第二内导通块末端与固定在刷双面导通体的第二外导通块固定连接;所述引线限位固定机构包括橡胶筒、弹性橡胶块、夹板以及移动块,且橡胶筒套接在第一音圈引线表面;所述橡胶筒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移动块,且橡胶筒内壁固定连接有弹性橡胶块;所述弹性橡胶块内壁固定连接有与第一音圈引线贴合的夹板。优选的,所述第一音圈引线与第二音圈引线结构一致,且第二音圈引线表面套接有引线限位固定机构。优选的,所述第一外导通块与第二外导通块结构一致,且第一外导通块连接至双面导通体表面。优选的,所述橡胶筒内的横截面设有四个弹性橡胶块,且弹性橡胶块关于第一音圈引线环形分布。优选的,所述橡胶筒内的横截面内设有四个夹板,所述夹板横截面呈圆弧形结构,且夹板关于第一音圈引线环形分布。优选的,所述夹板横截面呈圆弧形结构,且夹板与第一音圈引线紧密贴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种音圈引线引出导通装置结构简单、设计新颖,便于将音圈引线通过橡胶筒进行限位固定,便于调节橡胶筒与音圈引线的放置位置,便于将橡胶筒进行固定在振动膜片表面,降低涂胶区域,同时避免引线涂胶。2.在使用时,便于将音圈通过音圈引线与双面通体进行连接,保障音圈在工作是稳定使用,降低失真比例,满足使用续期,实用性价值较高,适合推广使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整体图1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橡胶筒与第一音圈引线连接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外壳体,2、音圈,3、振动膜片,4、周缘,5、双面导通体,6、第一音圈引线,7、第二音圈引线,8、第一内导通块,9、第一外导通块,10、第二内导通块,11、第二外导通块,12、橡胶筒,13、弹性橡胶块,14、夹板,15、移动块。具体实施方式为使得本技术的技术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请参阅图1-3所示,一种音圈引线引出导通装置,包括外壳体1、音圈2、振动膜片3、周缘4、双面导通体5、导通机构以及引线限位固定机构;其中所述外壳体1底侧内设有音圈2,且音圈2顶侧设有振动膜片3;所述振动膜片3外侧的周缘4处与外壳体1内壁固定连接,且周缘4底侧贴合有与外壳体1内壁固定连接的双面导通体5;所述导通机构包括第一音圈引线2、第二音圈引线7、第一内导通块8、第一外导通块9、第二内导通块10以及第二外导通块11,且第一音圈引线2以及第二音圈引线7均固定连接在音圈2表面;所述第一音圈引线2末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内导通块8,且第一内导通块8与固定在双面导通体5的第一外导通块9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音圈引线7末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内导通块10,且第二内导通块10末端与固定在刷双面导通体5的第二外导通块11固定连接;所述引线限位固定机构包括橡胶筒12、弹性橡胶块13、夹板14以及移动块15,且橡胶筒12套接在第一音圈引线2表面;所述橡胶筒12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移动块15,且橡胶筒12内壁固定连接有弹性橡胶块13;所述弹性橡胶块13内壁固定连接有与第一音圈引线2贴合的夹板14。所述第一音圈引线2与第二音圈引线7结构一致,且第二音圈引线7表面套接有引线限位固定机构,便于第一音圈引线2与第二音圈引线7放置;所述第一外导通块9与第二外导通块11结构一致,且第一外导通块9连接至双面导通体5表面,便于导通;所述橡胶筒12内的横截面设有四个弹性橡胶块13,且弹性橡胶块13关于第一音圈引线2环形分布,保障弹性橡胶块13放置紧凑,便于使用;所述橡胶筒12内的横截面内设有四个夹板14,所述夹板14横截面呈圆弧形结构,且夹板14关于第一音圈引线2环形分布,保障夹板14在第一音圈引线2表面放置紧凑,便于使用;所述夹板14横截面呈圆弧形结构,且夹板14与第一音圈引线2紧密贴合,便于橡胶筒12的连接放置。本技术在使用时,本申请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在使用时均外接连通电源和控制开关,将第一音圈引线2固定连接的第一内导通块8与第一外导通块9进行固定连接,同时将第二音圈引线7固定连接的第二内导通块10与第二外导通块11进行固定连接,保障音圈2与双面导通体5进行电性连接,然后在通过移动块15移动表面套接在第一音圈引线2或者第二音圈引线7表面的橡胶筒12移动,进而便于调节橡胶筒12放置的位置,通过由于弹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音圈引线引出导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1)、音圈(2)、振动膜片(3)、周缘(4)、双面导通体(5)、导通机构以及引线限位固定机构;其中所述外壳体(1)底侧内设有音圈(2),且音圈(2)顶侧设有振动膜片(3);所述振动膜片(3)外侧的周缘(4)处与外壳体(1)内壁固定连接,且周缘(4)底侧贴合有与外壳体(1)内壁固定连接的双面导通体(5);/n所述导通机构包括第一音圈引线(6)、第二音圈引线(7)、第一内导通块(8)、第一外导通块(9)、第二内导通块(10)以及第二外导通块(11),且第一音圈引线(6)以及第二音圈引线(7)均固定连接在音圈(2)表面;所述第一音圈引线(6)末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内导通块(8),且第一内导通块(8)与固定在双面导通体(5)的第一外导通块(9)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音圈引线(7)末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内导通块(10),且第二内导通块(10)末端与固定在刷双面导通体(5)的第二外导通块(11)固定连接;/n所述引线限位固定机构包括橡胶筒(12)、弹性橡胶块(13)、夹板(14)以及移动块(15),且橡胶筒(12)套接在第一音圈引线(6)表面;所述橡胶筒(12)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移动块(15),且橡胶筒(12)内壁固定连接有弹性橡胶块(13);所述弹性橡胶块(13)内壁固定连接有与第一音圈引线(6)贴合的夹板(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音圈引线引出导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1)、音圈(2)、振动膜片(3)、周缘(4)、双面导通体(5)、导通机构以及引线限位固定机构;其中所述外壳体(1)底侧内设有音圈(2),且音圈(2)顶侧设有振动膜片(3);所述振动膜片(3)外侧的周缘(4)处与外壳体(1)内壁固定连接,且周缘(4)底侧贴合有与外壳体(1)内壁固定连接的双面导通体(5);
所述导通机构包括第一音圈引线(6)、第二音圈引线(7)、第一内导通块(8)、第一外导通块(9)、第二内导通块(10)以及第二外导通块(11),且第一音圈引线(6)以及第二音圈引线(7)均固定连接在音圈(2)表面;所述第一音圈引线(6)末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内导通块(8),且第一内导通块(8)与固定在双面导通体(5)的第一外导通块(9)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音圈引线(7)末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内导通块(10),且第二内导通块(10)末端与固定在刷双面导通体(5)的第二外导通块(11)固定连接;
所述引线限位固定机构包括橡胶筒(12)、弹性橡胶块(13)、夹板(14)以及移动块(15),且橡胶筒(12)套接在第一音圈引线(6)表面;所述橡胶筒(12)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移动块(15),且橡胶筒(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志勇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宸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